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8年4月上

微傳播時代,如何做個好標題

2018年10月17日15:36 |
小字號

微傳播時代,如何做個好標題

主持人:黃馨茹

嘉 賓:楊翹楚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編輯

張 鵬 北京青年報都市新聞版組編輯

修相科 半島都市報社信網傳媒主編

主持人的話:“題好一半文”,對於媒體人來說,新聞標題的制作,是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的領域。微傳播時代,傳播的介質和渠道都發生了變化,新聞標題的制作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媒體的標題制作應如何呈現自己的特色,而不被所謂的流行和流量所裹挾?請看本期茶座嘉賓的觀點。

用共情為內容“點睛”

楊翹楚

流量焦慮是每個社交媒體賬戶運營者共同的時代焦慮。此前業界有公眾號在手機端以信息流形式呈現的沙盤推演,一時輿論嘩然。最大的爭議點是,信息流將弱化媒體品牌對受眾的吸引力。屆時業者爭取用戶第一印象的博弈點,將僅剩下標題和配圖。

這從反面証明著在這個注意力高度稀缺的時代,一個好標題的作用已經不僅是“題好一半文”,更可能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點睛之筆。

幾十個字裡講清一件事已屬不易,要有料、有情、有趣更是難上加難。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肩負著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政治任務,如何在政治性、新聞性和可讀性之間掌握平衡是我們每天面臨的考試。

實踐中,我們發現好的標題在准確、得體的基礎上一定是能夠打動人心的,有共情才能有共鳴,有共鳴才能與讀者形成同頻共振。具體到不同類型的標題,又有著不同的設計方法。

時政新聞“抓活魚”。跑現場、搶獨家,採訪時政新聞需要“抓活魚”。編輯、傳播稿件時,也要努力“抓活魚”,這要求編輯捕捉最具閃光點、最貼合用戶所思所想的新聞點放在標題中以求先聲奪人。“重磅!”常見在時政新聞標題中。短短兩個字,分量卻很重,它的意義在於為讀者設置閱讀的優先級。標為重磅的內容,往往涉及國計民生,是大事件、大決定。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提請全國人大審議時,人民日報微信曾推送了《重磅!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來了,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的文章。一個“重磅!”點明事件分量,一個“來了”突出時效性,“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總括了內文最抓人的新聞點。具體改革方案出來后,人民日報微信又及時發送了名為《一目了然!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一圖了解》的文章,“一目了然”“一圖了解”點明了信息增量,將具有專業門檻的政府公文轉化為老百姓願意看、能理解、記得住的內容。

社會新聞亮態度。社會新聞不僅映襯著時代現象,更傳遞著媒體本身的價值觀。在弘揚核心價值觀時,標題要敢於“表態”、善於“亮劍”。3月初,一男子在網上口出讕言侮辱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我們推送了《記住這張臉!說“南京殺30萬太少”被拘,獲釋后又發泄憤視頻》的文章。“記住這張臉”這種口語化的表達,點透了公眾對有違公序良俗者的憤慨。而后涉事人仍不收手,我們再次推送了他被刑拘的消息,標題隻有四個字“再作再抓!”。后台不少讀者留言,表示這一表達很提氣、道出了他們的心聲。新聞媒體不僅呈現事實,更要解釋事實。公眾號不是事實的第一落點,更要在解釋事實上下功夫。大是大非面前,編輯不應吝惜在標題中擺明態度。

實用信息點用途。在傳遞信息、價值觀之外,公眾號還承擔著知識普及的角色。較之於信息流模式,需要二級操作的公眾號在用戶行為成本上更高,這要求實用類推送有更高的信息密度才能留存住用戶。“一文讀懂”“關於××的××條”這類總匯性的標題,往往能獲得較好的閱讀、收藏。世界腎臟日當天,我們推送了《【健康】對照自查!符合這6個特征,說明腎不好》的文章,“對照自查”點明了文章正確的打開方式,“6個特征”向讀者做了內容長度預告,讓讀者有足夠的意願打開文章。

薦讀文章動真情。在信息性內容之外,人民日報微信會在每期推送裡安排一篇有感情、有趣味、有啟發的文章。2018年春節后不久,我們曾推送過名為《【薦讀】老公讓孩子坐后排,老婆坐副駕,后備廂留給爸媽……看哭了!》的文章。文中是不少網友年后返程時父母給自己轎車后備廂塞滿年貨的圖片。用“孩子坐后排,老婆坐副駕,后備廂留給爸媽”設置一個懸念,而后一個“看哭了!”表達了萬千網友對父母慈愛之心的感動。實踐發現,標題中用事實性、情節性的內容設置懸念,可以引逗用戶打開的願望﹔感動、歡樂等濃烈的真情則不妨點出,讓讀者在閱讀之前就可以產生匹配的心理准備。如果內容足夠好,情緒中的讀者點贊、轉發是順理成章的。

實踐中,設計標題要注意處理好以下三對關系。

選題與標題的關系。突發性、消息性的內容,標題一般不宜過長,以簡潔、准確為首要原則﹔實用類、薦讀類內容,標題要多換位思考讀者的需求,以抓人、共情為重要參考。

標題與配圖的關系。時政類的一組消息,標題按順序、按規律安排時,封面配圖也應遵循一致的規律。標題中設置懸念的,封面圖一定要避免“露底”,否則等於打消了讀者點開這篇文章的意願。

標題與標題之間的關系。同一次或相鄰幾次推送之間的標題,要有所配合,避免內容重復、形式雷同、情緒相仿,引起讀者的疲勞。

設計標題,既是硬功夫更是軟經驗。硬功夫,要求編輯在擬定時嚴格遵守新聞倫理和操作規范,保証守住質量底線﹔軟經驗,要求編輯在設計時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從用戶的情緒和需求出發,努力在標題中共鳴共振、一鳴驚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