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8期

論移動社交媒介的文化特征【3】

吳兵
2018年10月18日09:2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五、娛樂因子是移動社交媒介文化的黏性劑

美國傳播學者尼爾·波茨曼認為:“表達思想的方式將影響所要表達思想的內容。”﹝7﹞印刷文化時代,讀者接受的是有序的鉛字組合編碼,“閱讀文字意味著要跟隨一條思路,這需要讀者具有相當強的分類、推理和判斷能力。”﹝7﹞當前,在人們隨時、快速、廣泛社交需求的現實條件下,印刷文化所需的分類、推理和判斷的理性主義日益勢微,利用各類娛樂方式直接為它者釋義的偏向愈發明顯。首先, 追求快樂和享受是人類的天性,同時它也是“出於對現代史上持續積累的心理緊張與生理焦慮進行宣泄的內在需要。” ﹝8﹞有助於讓平淡的生活更加美麗。微信所以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成長為擁有5億多用戶的移動社交媒介平台,其根本在於它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收入階層人群的社會交往、群體宣泄、心理鬆弛的需求。因此,類似“冰桶挑戰”“明星封殺令”以及把擁有神秘微笑的《蒙娜麗莎》PS成筆記本甚至變成T恤圖案等等,都成為人們社交過程中重要的社交話題和相互娛樂的手段﹔其次,由於社會關系是“通過個體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質、思想和行為交流的有機渠道。”﹝9﹞而為了維系和建立更多、更廣泛的這種有機渠道,人們往往更喜歡用包括各種感官性甚至是身體性的“娛樂元素”來撬動其他人的淚點、笑點、痛點和尖叫點,以贏得人們的關注,增強與其他人社會交往的黏性﹔第三,社交媒介的自身特性也推動了這種偏向的加速。任何媒介都是通過“技術將一種知識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知識。”﹝10﹞作為迄今人類最融合化的媒介,社交媒介自身特性決定了它在實現人與人之間社會交往、知識轉化方式的獨特性——超強的元素融合和技術加載能力,使其具有最多樣化和融合化的知識轉化手段。而在多種知識轉化手段中,以圖片、視頻、動漫和交互式圖形無縫融合形成的娛樂“敘事流”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當然,如果僅將“娛樂”作為人們社會交往唯一的媒介文化因子, 那就難免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帶有形式化、快餐化、功利化色彩的“眼球效應”,不僅難以實現人們社會精神交往的目的,而且也容易導致對世界的認知變得淺薄,長此以往,甚至影響到我們的文明形態。誠如加拿大媒介技術哲學家麥克盧漢所言,媒介的使用規定了人與人的相互關系和人類的生活規則。移動社交媒介不僅創造了“擬態環境”,而且也將全社會拉入到這個環境的創造群體裡。在生活媒介化和社會媒介化的今天,我們既為社交媒介驚人的文化創造力欣喜,又不能忘記德福勒“文化規范理論”的警言:“媒介不僅直接地作用於個人,而且還影響文化、 知識貯存,一個社會的規范和價值觀念。”﹝11﹞既希望社交媒介能保持相對獨立的文化品格,又希望社交媒介的運用主體在運用他們的過程中,能自覺遵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使這種新型的媒介文化在引領社會文化上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戴元光等.傳播學原理與應用﹝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

﹝2﹞周毅.傳播文化的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5年微信用戶數據報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5-08/24/c_1116346585.htm.

﹝4﹞(德)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5﹞(美)阿爾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6﹞(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嘩譯.第二媒介時代﹝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美)尼爾·波茨曼.娛樂至死﹝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劉放桐等.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鄧偉志.社會學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10﹞(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11﹞(英)丹尼斯·麥奎爾,(瑞典)斯文·溫德爾.大眾傳播模式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