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0期

利用海外問答平台Quora改善國際傳播效果【2】

何冰潔
2018年12月18日09:1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利用Quora進行國際傳播的優勢

(一)涉華話題關注度高、范圍廣,問答曝光率高

目前,中國是Quora上除美國外最受關注的國家。“中國”這一話題下已有近11萬個問題,並有130萬用戶關注,僅次於美國的170萬,兩倍於第三名的德國﹔同時,相比去年同期的81萬,關注數增長了60.5%。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Quora上的海外受眾對我國有著較強的了解意願與信息需求,這也為改善我國國際傳播效果營造了積極的環境。

“中國”話題下有37個子話題,涵蓋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歷史、法律、食物、旅行、自然環境等方方面面,顯示出Quora用戶對我國興趣的廣度。其中關注數最多的問題是“中國有哪些令人震驚的事實?(What are some mind blowing facts about China?)”,有超過2000人關注,在全站熱門話題中排名60位左右﹔而其他話題下涉華問題中關注度最高的則是全站排名第18位的“關於你的國家(食物、旅游景點及最佳時間、人口學及獨特賣點),有什麼是外國人必須知道的?(What should every foreigner know about your country in terms of food, tourist destinations, demography, best time to visit, and USP of your country?)”,排名第五的高票答案對一些關於中國的常見刻板印象如濫食動物、強制執行獨生子女政策、壓制網絡言論等進行了澄清,瀏覽量達19.5萬。

此外,由於Quora頁面響應速度快、無廣告、社交指數高(Twitter、Google+等社交媒體分享頻繁)、鏈接質量高(常被維基百科、福布斯、熱門網絡時政雜志Slate等引用),故其在谷歌上的搜索排名十分靠前,且Quora不需登錄也可瀏覽頁面,因此該平台上的問答有極大的曝光率,這也是突破強勢西方話語、塑造真實中國的一個有利條件。

(二)非政府國際傳播主體更易得到海外受眾認同

我國的對外傳播長久以來由政府部門及中央級媒體主導,但隨著互聯網時代受眾獲取信息渠道和習慣的改變,可相應地更多發揮其他傳播主體非政治化的優勢,使其成為官方話語的有力補充。

在Quora上回答中國相關問題且較有影響力的答主主要有以下幾類:留學生、海外華僑及(曾)在華外籍人士。相較政府與主流媒體,這些個人用戶與海外受眾心理距離更近,也更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回答問題時往往從小角度切入,講自己及身邊具體的故事,認同度更高。這類具有人情味的自發性民間話語,恰好能夠與宏大的、目的性強的官方敘事互相補充印証﹔特別在一些國際傳播領域內較敏感的議題上,能夠發揮消除誤會、緩和矛盾的作用。

例如,“中國”話題下最常見的前十個問題聚焦當下海外受眾最為關注的兩個方面,一是騰飛的中國經濟,其模式是否值得借鑒﹔二是實力逐漸增強的中國是否會堅持和平發展。這兩大焦點,雖我國政府及主流媒體通過多種渠道、採用了豐富的表現方式進行了積極的闡釋,但其官方身份與積極正面的宏大敘事傳統無疑是影響海外受眾信任度的障礙﹔尤其是在和平發展的問題上,由於外媒對西藏、台灣以及南海爭端等議題的報道較為密集又有失公允,海外受眾已形成了中國在關於領土問題上強硬、霸道的刻板印象,由我國官方進行的傳播很難突破西方強勢話語的封鎖,傳播效果有時甚至適得其反。而在Quora這一海外受眾熟悉的社交化問答平台上,此類較棘手的問題都由個人用戶進行了有理有據、形式靈活的回答,爭議之處也多通過理性、平和的討論得到了通暢的交流,符合“展示,而非告知”的西方理念,從而更易得到國際受眾的認可與信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