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9年第1期

從《一本好書》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再創新與價值輸出【2】

常珂
2019年01月09日10:06 |
小字號

(三)滿足受眾需求的舞美設計

舞台美術是戲劇以及其他舞台演出的硬件。在舞美設計上,無論是現場的布景與道具、燈光的調控,還是演員的妝容與服裝都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物質條件的依賴性。以往的綜藝節目都使用單面式舞台,即演員對著觀眾表演。《一本好書》突破了這種傳統的舞台設計,採用環形舞台即360°沉浸式舞台,觀眾在中間,演員圍繞觀眾表演。這種設計將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完美結合。《月亮與六便士》中,隨著劇情的發展,空間地點在不斷地變化。從歐式建筑的住宅到巴黎臟亂的小酒館、空蕩簡陋的畫室,再到無人的街頭,這種高轉場效率和場景的無縫隙切換都令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燈光的變換在《萬歷十五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從昏暗的定陵到明亮的書房、朝堂和臥室,光線的調控十分到位,對觀眾形成視覺沖擊,既符合觀眾的心境也貼近人物所處的情境。從萬歷的青年時期到中年時期再到老年時期,不同的時空片段在同一個空間流暢銜接,給觀眾帶來極強的代入感。除此以外,節目組在道具和服裝上也最大程度還原小說所處的時代背景。比如在場景搭建上,歐式住宅、巴黎小酒館、中國宮廷、花園別墅、輪船、郵局等建筑都滿足了觀眾的視覺審美﹔在演員服飾上,歐式燕尾服、歐式女裝、宋代的朝服、宮女的宮服、后宮嬪妃的頭飾、三體人的長袍等既體現時代感也凸顯人物的外在形象。

(四)對白、獨白、旁白交叉融合的人物語言

台詞不僅是電影、電視劇的心臟,而且也是舞台劇的心臟。人物之間的關系與沖突、故事的發生與發展以及劇情的走向都依靠演員的台詞來完成。《一本好書》中演員在語言上運用對白、獨白與旁白相融合的方式。在觀看整個節目的過程中,觀眾明顯可以感覺到對白的次數要少於獨白與旁白。但演員之間每一次的對白都是一種轉折,都會推動劇情的發展。比如《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裡離開家時冷靜沉著的毛姆與歇斯底裡的斯特裡太太之間的對白,正是這場對白才導致毛姆去巴黎與斯特裡會面。德克的妻子布蘭奇死后,毛姆與斯特裡之間進行了大段激烈的對白,這場對白可以看作是斯特裡離開巴黎尋找新生活的一個動因。演員之間的對白看似很簡單,但卻能引導后續劇情的發展和走向。

“獨白是指角色在規定情境當中產生的內心活動,並用語言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它也就成為一種從內部來揭示人物性格的手段。”①《月亮與六便士》中德克在妻子布蘭奇自殺后回到家中,當他看到斯特裡留下的妻子的裸畫時,德克的心裡是復雜的。一方面他因妻子的裸畫對斯特裡充滿嫉妒和憤怒,另一方面他又感知到那是斯特裡突破枷鎖后以嶄新的靈魂創造的真正的美。一段充滿著華麗詞匯的、無交流對象的自言自語式獨白刻畫了一個內心十分矛盾,又執著於追逐美的藝術家的形象。

旁白在影視劇中往往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它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旁白分為第一人稱旁白和第三人稱旁白。無論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毛姆、《萬歷十五年》中的老年萬歷、《三體》中的羅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老年阿裡薩還是《查令十字街84號》中的老年海蓮,我們都可以看到主人公的旁白貫穿始終,這種演繹加旁白的方式給觀眾一種親切感,也讓受眾更能體會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萬歷十五年》中老年萬歷以第一人稱的旁白說道:“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生下來就得當皇上,就得背負天下,就得成為讓天下所有人滿意的神一樣的孩子啊。”“貴為天子不過是制度所需要的一種象征物罷了。”“萬歷”的旁白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詮釋劇情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無奈。

角色之間的對白可以推動劇情的發展,人物的獨白可以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的旁白能敘述和說明事件發展的脈絡,並表達主人公的主觀感受與評價。演員在舞台上將這三種語言形式巧妙融合,一方面能將每本書的精華內容呈現出來,另一方面觀眾在聽的過程中也更能感知到語言與文字的魅力,有助於觀眾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

二、《一本好書》的價值輸出

(一)文學與綜藝攜手推動“精神文化”的傳播

我國傳統的電視媒體一直追求的節目宗旨就是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綜藝節目作為電視節目的一部分,也必須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體現其社會價值。當前的很多綜藝節目都進入泛娛樂化模式的怪圈中,節目制作的時候往往過於浮躁,用刺激人們眼球、炒作的方式來獲取收視率。過於追求娛樂功能導致電視綜藝節目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傳播。那麼在這種環境下打造優質的綜藝節目勢在必行。在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眾生活壓力不斷增加、人們對於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越來越少的時代背景下,以輕鬆的、大眾可接受的綜藝節目的形式傳播精神文化具有很大的優勢。

《一本好書》找到了文學與電視綜藝節目之間的紐帶,通過舞台化演繹的形式將經典文學作品以視覺化的方式傳播給互聯網和電視受眾,並深深印在受眾的腦海中。演員以生動化的演繹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原作者的文字魅力和思想精髓,由此感召和影響人們去閱讀,去追求心靈的啟迪和精神的豐盈。這種輕鬆的、深入淺出的傳播方式,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經典作品的雅俗共賞。同時,這也促進了精英化閱讀向大眾化閱讀轉變,能夠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受眾在寓教於樂的傳播方式下更容易接受文化的內涵,而且節目的播出也能積極地引導社會輿論,響應國家提出的積極傳播精神文化的號召,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