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教育需面向移動時代
目前我國新聞單位新聘的記者編輯中,五分之四不是來自新聞與傳播專業﹔一些著名新聞院系的本科畢業生,進新聞單位的也不到三分之一,其他許多新聞院系的不到十分之一。有些人認為要控制新聞教育規模。竊以為,關鍵在於認清社會的新需求和教育的新條件,一方面積極培養新媒體、全媒體人才,另一方面擴大新聞教育的范圍,擴到面向其它專業的學生和傳媒素養教育,同時根據數字化發展的新環境、新條件,改進教材和教學方法。
一、對接移動傳播時代的新需求
與過去相比,移動傳播時代的傳播方式、傳媒格局有很大變化,傳統媒體人才大大過剩,然而同時,又有許多新的人才需求,至少包括:
——提供更專業內容的人才;
——新媒體、全媒體傳播人才﹔
——更國際化的新聞與傳播人才﹔
——跨行業、跨地區的傳媒經營人才﹔
——了解新技術、具有新觀念的傳媒管理人才﹔
——提高全社會的媒介素養和新聞素養的教育人才。
過去新聞與傳播學科基本是面向大眾傳播行業,現在還面向人際傳播、群體傳播、政府傳播、企業傳播等,我們的有關教育和研究一方面要抓基礎,能以不變應萬變,另一方面要更加多元化,能更好地適應萬變之需。高校的新聞與傳播院系可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或全面轉型,或打造特色,並可與傳播創新企事業單位合作,在百花齊放中爭創一流。
但萬變不能離其宗:加強學科基礎,堅持價值理性。在新的傳播現象扑朔迷離、新的市場誘惑繽紛繚亂之時尤需定力。
二、夯實新聞傳播專業基礎
社會科學的教學和研究要有哲學 、人文學科的基礎,猶如工科應有理科的基礎。新聞與傳播學科還應有法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的基礎。
例如:要從辯証唯物主義哲學、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思想來學習把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從民主政治建設、人民權利保障來看信息溝通、意見交流、輿論監督。
在這些基礎上,面對飛速發展的傳播技術,正確利用工具理性,保証實現價值理性;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正確利用商業原則,保証實現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
百花齊放的新聞與傳播專業還有兩點應是共同的:一是培養本專業基本素養。其核心為專業精神,包括力求新聞的真實全面、客觀公正和傳播的利國利民﹔二是培養本專業基本能力,包括思維能力和傳播能力——思維的語言、方式和廣度深度,傳播的材料搜集、內容加工、媒介制作,等等。
三、擴大新聞傳播教育范圍
(一)擴大到其他專業的學生
現在人們一上網,就能看到各種新聞機構的內容,對大多數新聞機構而言,通過一般的新聞業務提高,已不能保証其獲得受眾的選擇。對同一個重要新聞,有多少新聞機構能通過超出新華網、人民網、中央電視台等優勢媒體的報道質量和速度,而獲得受眾的選擇?因而現在比以往更需要在內容上有獨特的過人之處。
這對於新聞專業的學生比較困難,而對於其它專業的學生則相對容易些。如有經濟專業背景、又學習過新聞傳播的學生,對許多經濟新聞的敏感性和因果、影響的深度挖掘,就能超過新聞專業的。其他如文藝、體育、科教等新聞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現在的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新聞媒介,大部分內容已不是新聞和時事評論,而且新聞媒介的分眾化、專業化程度大大提高,新聞機構需要把內容做得更專更深更透,需要更多的有其它專業背景的人才。相對來說,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生再學習這些其他專業的系統知識比較困難,而其它專業的學生再學習新聞知識則容易很多。
此外,黨政部門、非新聞性的企事業單位等,也需要新聞與傳播能力較強的人才,其中大多數人不是從新聞專業畢業的。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從2012年起,讓本科新生先到其他院系學習兩年,第三年才回到新聞學院。我們新聞與傳播院系還可著力向全校、乃至其他院校和專業,開設公共課、選修課、輔修專業,並吸收全校、乃至其他院校各專業的高年級學生來讀本科或研究生。這也有益於提高全社會的傳媒素養和新聞素養,乃至培養“公民記者”,發展“公民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