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2期

新聞評論在融媒體時代的輿論引導探究【3】

桑翔
2019年01月15日10:1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評論之塑:多元路徑建設,提升輿論引導力

要使評論文章得到更廣泛傳播,實現輿論引導的初衷,就需要針對當下之困,從隊伍、內容、渠道、手段等幾方面,媒體、專家、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等多向聯手,共同推進。

(一)主體重建:形成高質量的評論員隊伍作為新聞評論創作的主體,評論員隊伍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評論的產出,進而影響輿論引導的效果。構建一支高質量的評論員隊伍,迫在眉睫。

作為新聞評論的內容主要提供方,新聞媒體單位應從更長遠的目標和高度來重視新聞評論主體的建設。誠如《人民日報》評論部副主任陳家興所言,“在信息化時代,評論日益成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引領社會輿論的引擎。﹝6﹞”新聞評論工作開展得好,對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會有促進作用。

誠然,在大部分媒體單位人力資本緊張的情況下,在內部養一批專職評論員,確實難度較大,這可以借力借勢來解決這一問題。

當下,政府部門、行業機構都日益重視輿情輿論,遇有重大政策出台,一般都會經過專家討論、風險評估等環節,過程中凝聚了一批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如上海市教委在出台重大政策前,除了准備文件、統發稿外,一般都會備有專家觀點或解讀文章。

媒體可以借助這一特點,加強與相關部門、行業溝通對接,物色一批學科特色、鑽研領域各有千秋的專家隊伍﹔在高等院校、學術機構、行業組織中積聚了一批有威望的智庫專家,也可以吸納進入。外援和內力的攜手,可以從數量和專業背景上,克服了評論員隊伍流失之憂,還能彌補固定評論員知識背景、觀點思維單一的不足。

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揮融媒體時代交互性強的優勢,注意從受眾來稿、后台互動、留言點贊中,挖掘並培養導向正確、富於表達、具有說服力的草根評論員。如《新京報》就利用評論微信公眾號“沸騰”開展了“超級實習生”活動,吸引在校大學生參與新聞評論的創作,凝聚了一批優秀的作者。

專家學者、行業精英、草根網民等組成的評論員隊伍,有助於構建起新聞評論創作的多元主體,再加以一定媒介素養和寫作技巧的培訓,形成一支有戰斗力的評論員隊伍。

(二)客體重實:形成有針對性的發聲內容在資訊發達的當下,專業評論員與受眾之間的信息鴻溝變得越來越小,要使說的話、講的理、論的道,老百姓聽得進,新聞評論創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新聞評論,首先是新聞的一種體裁,本身應具備新聞的基本要素,突出新聞性。在寫作的題材上,應圍繞當下政府的重點、社會的熱點、輿論的焦點、百姓的痛點,開展針對性的評述和引導。尤其在融媒體時代,傳播手段多樣,發布節奏加快,信息流動由以往報紙的天計、電視的時計,到當下網絡、微信的分鐘計算,更需要新聞評論迅速發聲,以正確的觀點,搶佔輿論的第一制高點。在立論、敘述的過程中,也要及時補充最新的觀點、案例,避免“老生常態”。

在評論的敘事技巧上,觀點要明、立意要深、切口要小。在大是大非上,評論必須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又有一定高度和全局意識。當下社會處於轉型期,群眾的情緒表達需求很迫切。新聞評論可以選擇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群眾誠懇交流、疏導情緒。在具體敘述上,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尤其是網民用戶的跨地域、跨年齡、跨文化等特點,多從大多數受眾都能理解接受的角度入手,逐次加深,在潤物細無聲中傳遞價值、引導輿論。多提建設性意見,化解社會情緒,減少憤青式敘述。

在評論的語言風格上,要注意通俗易懂、誠懇親切,避免說“大話、空話、虛話”,敘述上減少過於濃重的“專業味”和“學術味”,使其吃得進、搞得透、弄得清。“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發起者章豐認為,“大眾媒體的評論,應該盡量照顧到普通人的知識結構和閱讀心態,做到用盡可能通俗的文字表達。”﹝7﹞縱然遇到重大政策、突發輿情等,必須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進行專業性的解釋時,也要進行適當的“語言體系轉化”,使專業性的權威能實現普遍性的傳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