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12期

新聞評論在融媒體時代的輿論引導探究

桑翔
2019年01月15日10:1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輿論歷來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說,“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輿論導向錯誤,就會動搖人心、瓦解斗志,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1﹞新聞評論,作為有觀點、有態度的一種新聞報道產品,一直是輿論引導的有效利器和重要手段。

進入融媒體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媒介產品層出不窮,人人掌握麥克風、個個都是自媒體,眾生喧嘩,給輿論引導帶來巨大挑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聞評論要積極創新傳播手段,因時、因勢、因需主動發聲、釋疑解惑,切實提升輿論引導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改革事業推進,創造良好輿論環境。

一、評論之重:四兩撥千斤,輿論引導有效利器

新聞評論歷來是輿論引導的有效利器,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40年前,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評論文章,推動中國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刊載這篇新聞評論的《光明日報》也是一時洛陽紙貴,充分証明一篇好的評論文章,可以影響時代變革,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多年來的經驗和實踐也証明,每遇重大政策、突發事件和重要節點,特別需要新聞評論准確發聲,解讀政策、回應關切、凝聚共識,進而有效引導社會輿論。

(一)評論是重大政策釋疑解惑的有效幫手在信息直達的融媒體時代,受眾已不再滿足簡單的新聞資訊,了解“是什麼”﹔更想獲取新聞背后的故事,知道“為什麼”。

一有新政公布,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新聞平台都會第一時間推送,各種信息扑面而來,信息已不再是奢侈品﹔在海量同質的信息面前,受眾更加關心的是新聞背后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新聞評論將大有作為。誠如光明網原總編輯孫明泉所言:“在網絡背景下,很多人讀新聞已經覺得不解渴了,大家對評論的閱讀需求、閱讀期待更強,網絡評論成了一種社會期待的價值。”﹝2﹞

如上海自2014年率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后,圍繞先后出台的“一年兩考”“一二本合並”等政策文件,累計推出近100篇專家評論文章,就社會關心的改革熱點,及時答疑解惑,起到重要的“定調定向”作用,為高考改革平穩落地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實踐和經驗都証明,每當重大政策出台,除了需要有第一時間的准確資訊外,更需要第一時間有評論觀點,以專業的意見、建議來解讀政策、釋疑解惑,引導受眾向有利於政策推進的方向去理解,贏得共識,推動改革前進。

(二)評論是突發事件輿情引導的重要工具當下,突發輿情已成為常態,如何及時處置輿情、引導輿論,評論將是其中的有效助手、重要工具。有學者認為,“高質量的新聞評論是人們獲取專業意見的重要渠道,也是引導輿論、監督社會的重要工具。”﹝3﹞

2015年“學生為教師打傘”輿情發生后,初期輿論幾乎是一面倒地攻擊“師德師風”,隨后,知名校長李鎮西在博客上推出《學生給老師撐傘,何錯之有?》,中國青年網推出《學生為老師撐傘“不必大驚小怪”》,一批評論報道的跟進,開啟事件的另一角度解讀,引領受眾回歸理性,為輿情平穩處置提供支撐。

突發事件發生后,除了第一時間告知事實、真相、進展外,也需要及時發表觀點和解讀,安撫情緒、回應關切,對受眾關心的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和引領,以權威觀點有效引導主流輿論。尤其是權威專家、網絡大V等“意見領袖”的評論文章、言論觀點,將對輿情定向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輿論引導的重要工具。

(三)評論是重要節點議程設置的有力武器節慶、紀念日等重要節點,由於其本身時效性強,一直是新聞宣傳重點、百姓關注的熱點,需要加強議程設置,引導社會輿論。如果議程設置得當,將有助於提升宣傳價值﹔如果議程被負面輿情佔據,可能就會形成被動不利的局面,甚至對社會穩定構成危險。

美國學者科恩在解釋議程設置時認為:“很多時候,新聞媒體可能並不能成功地告訴人們怎麼想,但是在成功地告訴它的讀者想什麼方面,極為出色。”﹝4﹞在輿論引導中,新聞評論正好可以發揮自身的定向定調優勢,做好議程設置。

每年教師節前后,關於“家長送禮”和“教師收禮”新聞常常容易霸佔頭條,甚至引發輿論轟炸。今年第34個教師節來臨前,上海教育系統聯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新民晚報、上海教育新聞網等媒體,推出“師說心語”等評論專欄,約請高校和中小幼的專家、教師敘述從教心得,向社會傳遞師者的感人風貌,起到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

因此,要高度重視新聞評論在重要節點宣傳中的作用,借助各種聲音,第一時間搶佔輿論制高點,發揮議程設置功能。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