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2期

手機網民社交軟件使用行為的心理嬗變

李悅悅
2019年02月27日13:4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媒介格局處於信息源日趨多元,傳播生態日益豐富,終端內容日漸龐雜的階段。手機網民的媒介使用心理和反饋行為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行為的變化源於心理的嬗變。本文著重從傳播學和社會學研究角度對手機用戶社交軟件使用行為進行討論和分析,通過研究最敏感的信息渠道及其內容獲得對人類媒介使用行為有理性審視。手機社交軟件的使用行為折射了手機網民的心理態勢和選擇。

關鍵詞:需求層次﹔使用滿足﹔文化圈層﹔社會呈現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2-0000-02

正如研究其他媒體的需求一樣,手機社交軟件的使用與用戶的心理驅動和切實需求息息相關。匡文波認為“手機媒體是網絡媒體的延伸。” 1“人們對一項手機應用的關注,往往會有以下四個維度的活動過程:首先是接觸,即發現並下載嘗試某項應用程序,這是對應用程序的認識過程﹔其次是使用﹔再次是信任,也就是對一項手機應用,開始使用並且信任它,共享傳播有價值的信息﹔最后則是依賴或者放棄。”2智能手機對於傳統媒體的技術兼容和與互聯網交互的便利性,更加劇了用戶的使用依賴,並在無形中成為一種尺度,人們越來越樂意從中探尋標准,認知自己。麥克盧漢關於傳播技術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一些預判得到証實,人們正經歷著新的媒介力量帶來的種種革新。

1傳播學研究角度下的使用心理

1.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種,生理上、安全上和感情上的需要屬於低級的,通過外部條件可以滿足﹔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通過滿足多層次的需求,人類最終能夠達到“自我實現”。

科技的發達對於傳統社交形式產生了極大的沖擊,看似溝通便利帶來切實溝通的疏遠,個體遭遇自我認同困惑和歸屬感缺失。“手機是我們表演用的、將現代性裝進口袋的新道具。這個道具讓我們聯系越密切,疏離感卻越強。”3為彌合“遺憾”,手機社交軟件不僅在技術上對傳播形式改進和兼容,還在功能中體現對用戶個性充分尊重。

美國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認為自我認同感是個體“現實自我”、“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一致性關系的體現,依次來自親緣圈層、熟人圈層、社會圈層。手機社交軟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疏離時代自我認同感的實現。在社交平台,人們呈現生活、看法、心情,在收獲評論、點贊和轉發中找到“知己”,在共鳴中找到社交認同,以能夠發聲和分享為榮。在社交移動化的今天,手機社交軟件帶給用戶的身份認同重建顯得更為重要。

1.2 使用與滿足理論

信息索取是受眾首要需求。信息需求的滿足成為我們監測環境,獲取生存指導的重要來源。如:微博基於關注機制下傳播主題廣播信息的傳播機制,像是對外部世界“眺望”﹔微信基於熟人社交網絡和傳播主體推送信息的傳播機制,似用戶對自身所處小環境的“窺視”。從信息“變現”來看,微信中有關用戶切實利益信息到達率更高﹔微博中信息流轉和網絡節點不斷蔓延的特性,公共事務更容易在此形成網絡輿論。

自我表達與個性化展現是手機社交軟件用戶另一重要需求。社交媒體的出現使個人后台出現前移趨勢。社交軟件上信息發布和更新,實現了用戶自我傳播和消息記錄,也是在自我表達,從而獲得滿足。

社會交往滿足是潛伏在前兩者之下的心理原動力。人是群居動物,需要集體歸屬感。不論是了解內部和外部信息,或是“導演”生活故事、展現自我,心理根源都在於人類的社會性。信息工具的便捷隔開了物理距離,但人們追求成為社會潮流中一員的原始本能依然存在。手機社交軟件即是彌補這一不對等現狀的粘合劑。

1.3 受眾選擇的“實用主義”模型

麥奎爾受眾選擇“實用主義”模型認為受眾與媒介之間不斷相互適應、協調。人的社會文化因素是最穩定的,不同媒介總體構成和各種內容的組合則體現了人們的媒介傾向,可憑借知識和經驗來認知和修正。

我們假定傳播內容和受眾構成是對稱的,但受眾因素的復雜性使受眾群間沒清晰邊界,在不斷“聚合—離散”。社會文化背景下,手機用戶根據自身社會經驗、教育程度和社交需求,選擇不同特點手機社交軟件。微信用戶組成調查顯示,青年用戶接近50%,他們也是消費生力軍。社會地位分布上,微信用戶超過24%是白領,有相對穩定的收人和城市歸屬感,維系著包括微信朋友在內的人際圈。這也印証了“實用主義”觀點中的意識和使用媒介的具體環境因素相互影響。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