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精品賞析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1月
2018年11月2日,第28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台、電視台和新聞網站的348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2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98件,三等獎183件。這些作品體現了全國新聞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堅定“四個自信”,保持人民情懷,記錄偉大時代,在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過程中的成功探索。也是記者在“走轉改”活動中辛勤勞作的結晶。
筆者從獲獎作品中挑選出消息、通訊、評論各1篇進行賞析。這些作品主題重大,立意深遠﹔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以小切口洞察大變革。通過賞析,試圖幫助新聞從業人員豐富新聞寫作理論知識,提供學習范本,激勵新聞從業人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和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把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精品奉獻給偉大的時代、奉獻給偉大的人民。努力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做強做大做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撐和良好的輿論氛圍。
堅持“走轉改”,創新思維出佳作
——評消息一等獎作品《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致”》一文
刊登在《珠江晚報》2017年5月11日要聞版上的消息《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致”》一文,在第28屆中國新聞獎的評選中,榮獲消息最高獎一等獎。這篇消息除題材重大、內涵豐富、生動感人外,從新聞採寫上來看,它有如下三點特色值得學習和贊賞。
一是打破慣性思維大膽創新。在各行各業高喊“創新”的今天,媒體人面對的是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新鮮事物層出不窮、信息傳播技術加速迭代,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個月”。創新思維越來越成為媒體人安身立命之道,不創新,就落后,不創新,就永遠會慢人半拍。要麼被逆襲、要麼被淘汰,這就是現實。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我們媒體人必須時時刻刻想著如何打破慣性思維進行創新。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勇士,因為他大膽嘗試,吃前人所未能吃、不敢吃,從而創新了人類食譜。對新媒體產品,我們要及時嘗試,善於運用到我們自己的作品中去。
100多年前,法拉第在展示圓盤發電機時,有人問他,這東西有什麼用?法拉第反問道,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有什麼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20多年裡,有許多技術一開始被看作“玩具”,最終成為顛覆性的工具和應用。媒體人一定要保持開放的思想,保持危機意識,打破思維慣性,用警覺、超前、開放的眼光關注傳播領域的一舉一動,敢於大膽嘗試。這篇消息的兩位作者,在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的海量報道中,另辟蹊徑,以記者現場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實為由頭,引出“二次精調”這一鮮為人知而又驚心動魄的創舉。這不能不說是記者打破慣性思維,進行大膽創新的勝利。
二是背景材料運用得當。現在新聞傳媒上有部分新聞受眾看了聽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應有的深度,其傳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聞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為自己清楚,別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為從前的報道中已交代過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記者和后方編輯相互依賴,都不主動介紹背景﹔其五,一時情況不明,難度大,找不到有關的背景材料。任何一條新聞都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因此,新聞報道要正確反映新聞事實,常常就需要介紹與新聞事實有關的背景。新聞背景也是一種事實,它雖然不屬於新聞事實本身,卻是可以用來說明、映襯新聞事實的。
高明的記者在消息寫作中一般不直接發表評論和議論,但自己的觀點又必須表明,因為新聞作品都無法回避傾向性。那麼如何做到既是客觀手法,又能體現記者的判斷和傾向呢?大量的新聞實踐証明,巧用背景是一種極好的方法。中外記者都在不斷地利用背景的這種作用,通過選擇、組合、強調、分析、解釋等方式,將觀點“藏”在背景之中。《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致”》一文的記者,在這篇消息中使用背景材料對新聞事實進行補充、說明、分析解釋是很得當的。如文中寫的: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底深埋隧道,沉管總長度5664米,由33節混凝土預制管節和1節12米長的“最終接頭”組成。其中,“最終接頭”所採用的“小梁頂推”技術和裝備為自主研制並屬世界首創。
歡呼祝賀過后,最終接頭的線形偏差引起了爭論。“港珠澳大橋是120年設計使用壽命的超級工程,就像之前曲曲折折的33根沉管安裝一樣,這一次也絕不能留下任何遺憾。”3日早上,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指揮林鳴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重新安裝調整。
“在我參與的15座沉管隧道建設中,這個是最棒的,沒有之一,港珠澳大橋是世界造橋技術的最高體現,”喬爾感慨萬千。
荷蘭隧道工程咨詢公司TEC是世界沉管隧道領域的佼佼者,曾笑稱“中國企業不會走路就想跑”。
上述背景材料,使新聞的價值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運用當事人必要的直接引語,更增強了消息的可信度和現場感。而且背景材料運用得也很活,他沒有像有的記者常把背景材料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黑壓壓的一片,讀來讓人頭疼。而是把背景材料打散了用,穿插於幾個自然段中,讓人讀來順暢、自然、深刻,這是很值得贊賞的。
三是堅持“走轉改”,佳作定頻出。“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任何“成功”的背后總是包含著不為人知的付出。當下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應用對傳統媒體生態環境影響巨大,甚至改變了記者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角色、地位,但是無論技術手段怎樣變化,記者都應該堅守媒體人的職責和專業精神,隻有腳踏實地地堅持“走轉改”,才能採寫出優秀的新聞作品。好的報道不是編纂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而是記者深入一線扑下身子,忘掉身份,用心血換來的。這篇消息的成功,再一次說明了堅持“走轉改”的重要性。
據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介紹,作為離大橋最近的珠海媒體,為了率先來一個穿越海底隧道的體驗,經施工部門批准,記者進入了伶仃洋水下近50米深的海底隧道現場。在體驗採訪中,建設者們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驚天秘密,被稱為交通界“珠穆朗瑪峰”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其關鍵性控制工程“最終接頭”被建設者們二次“精調”了,將對接精度由15厘米縮小到毫米級。為此,記者立即找到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以及現場的多位建設者深入採訪,還原“精調”的全過程。同時,還挖掘到林鳴收到了昔日方案否定者荷蘭工程師的賀電:“你們的最終接頭施工方案,是對世界沉管隧道技術的重大貢獻。”於是,記者圍繞“追求極致”和“勇於擔當”的大國工匠精神,用消息的形式,以現場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實為由頭,引出了最終接頭二次“精調”的斗智斗勇過程和令人驚嘆的成績。在全國各大媒體關於大橋的海量報道中,獨家報道了這一鮮為人知而又驚心動魄的偉大創舉。可見,沒有記者的堅持“走轉改”,深入一線採訪,便無從獲得這條消息的線索,更談不上有這條新聞的產生。
“天道酬勤”。報道刊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引發了多家媒體的轉載和跟進報道。讓受眾看到了敬業、嚴謹、果斷的大國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級工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重大意義﹔同時也再次証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要說這篇消息有什麼瑕疵的話,筆者認為那就是文中寫的“一天沒上廁所、連續34個小時沒合眼、指令發出上萬次的林鳴終於笑了”的描述。“一天沒上廁所”可能是事實,“34個小時沒合眼、指令發出上萬次”就讓人難以相信了。是有人看著林鳴那麼長時間沒有一次“合眼”?有人專門統計林鳴發指令的次數?這裡涉及精確新聞語言和模糊新聞語言的運用問題。如改用“林鳴連續工作34小時,沒有顧得上休息”也許會更好些。新聞是要用真實、准確、可信的事實來說話的。對此,新聞大師毛澤東同志在《講真話,不偷、不裝、不吹》一文中告誡我們:“我們現在發一個通令,要各地打仗繳槍,繳一支講一支,不報虛數。”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准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退一步講,前邊的引語就算是真實情況,也不宜提倡和宣揚,因為別人難以學習和仿效。因為它顯得缺乏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的提高。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觀照,對人的尊嚴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人文關懷的核心是尊重人、關懷人、強調人的價值,主張以人為本,關懷人的生存和權益。相反,若刪去上述描述,消息的新聞價值絲毫不會降低。還是那句老話,“瑕不掩瑜”。這篇消息仍不失為新聞佳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