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4期

我國高校校園媒體的新聞生產研究【3】

黃信鵬
2019年05月15日09:2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高校校園媒體新聞生產存在問題的對策

針對上述高校校園媒體所呈現出來的問題,需要從學校政策、內容生產、內容傳播等多方下力。宏觀上,學校應當給予扶持,提高新聞生產者的素養﹔中觀上,要聯動內外的有效資源,聯姻新舊媒體,打造特色媒體品牌﹔微觀上,要創新話語體系,打造與讀者的共同意義空間。:

(一)學校給予扶持,提高新聞生產素養

1.政策為先導,輔以技術和資金支持

高校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在聽取學生和老師意見之后,制定出適合本校的校園媒體管理和扶持機制。以政策為先導,從資金和技術兩方面來幫助校園媒體進行正規化、專業化運營。同時,學校可以成立專門的監管研究小組,探尋校園媒體新聞的管理路徑和方法,統一規范管理,從而解決主觀色彩強烈的問題。

2.重在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教育

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上的幫扶,最終都要落腳於專業素養的教育。一方面對於新聞內容生產者,學校可以通過邀請校外專業媒體老師進行培訓等方式,來增強校園媒體的專業能力。第二,對於新聞內容接受方的受眾而言,可以通過將媒介素養納入學校通識課程體系等方式,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新聞素養,加強媒介倫理教育。

(二)上下內外聯動,打造特色媒體品牌

1.對內:找准定位,明確受眾市場

根據凱文·萊恩·凱勒所提出的品牌戰略理論,如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分的一塊蛋糕,首先就是要明確自身的定位,確定自己的受眾群體,從而反推生產的內容類型、傳播渠道、包裝方式等等。[2]同時,在明確定位時需要注意建立起自己的獨特點,例如內容、渠道,或者是表達形式、相關服務等等。以湖南商學院內的校園媒體為例,目前湖南商學院中有學通社、學工在線、《文新時報》以及《有觀》四大校園媒體。但是這四家媒體在校園內都佔有著不小的市場份額,究其原因就是這四家媒體在運營中都有著出自己的特色。湖南商學院學通社作為校黨委宣傳部直管的校園媒體,往往能夠第一時間發布校內的重大消息。而《有觀》則在發布新聞內容時伴隨著大學生視角的觀點,並歡迎不同的聲音進行討論。

2.對外:借力打力,利用優質資源

對於校園媒體來說,做好自身的內容還遠遠不夠,如何進行宣傳和推廣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於是,如何利用好校內外的優勢資源,借力打力,也成為了校園媒體團隊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來說有兩條可行的路徑,一是借助商業平台進行推廣,二是與其他高校合作。

第一,可以借助“騰訊校園”、“超級課程表”等商業平台進行推廣。大學生群體尚來就是商家進行市場開拓的重要之地,目前這種趨勢也愈演愈烈。校園媒體可以借助針對校園的商業平台進行推廣,例如APP超級課程表中有“社團入駐”等入口,入駐之中將給予一定的流量展示,而這就能夠有效進行自身品牌的推廣。第二,與其他高校合作。目前,通過高校校園媒體聯盟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相互導流,擴大關注度,,同時在進行招商時會更具優勢。

(三)新舊媒體聯姻,整合校園媒體資源

1.聯姻新舊媒體,跨越媒介藩籬

當前,傳統媒體遭受到“降維打擊”,渠道失靈。與此同時,受眾在多個新媒體渠道上共生,傳播渠道出現碎片化,單個渠道的影響力下降。因此,校園媒體品牌不能局限於一種傳播渠道之中,要聯姻新舊媒體,布局全平台,讓生產內容覆蓋到每一個渠道,通過形成“遍在”和“累積”效果,來增強傳播效果。例如湖南商學院《文新時報》所推出的“辣條新聞”欄目,由《文新時報》記者團隊負責出品新聞內容,校園之聲廣播站播音員將內容錄制成音頻,然后整合通過《文新時報》的微信公眾號平台上推送。將大學生自媒體和傳統紙媒、校廣播站等統一整合管理,資源整合共享,優勢互補。

2.建立全媒體生產機制,整合校內資源

“全媒體”指媒介信息傳播採用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利用不同媒介形態,通過融合的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以及互聯網絡進行傳播,最終實現用戶以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實現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在建設校園全媒體平台時,要明確不同媒體之間的差異化,將內容做不同的調整以適配不同的媒介,發揮出不同媒介的傳播優勢。另外,校園媒體還可以利用全媒體平台的挖掘相關價值鏈外延,整合在內容、渠道、市場等優勢,充分發揮不同媒體之間的協同效應。

(四)創新話語體系,打通共同意義空間

1.堅持“三貼近”原則

校園媒體要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方式。改變過去傳播效果走弱,傳播出現“真空“的局面,打通與受眾之間的共同意義空間。在具體的新聞內容生產過程之中,要堅持“三貼近”原則,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第一,抓住大學生群體的關注點,設置受眾感興趣的議題,抓住注意力。第二,講究宣傳技巧,將情理結合,產生情感共鳴。第三,使用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承載內容,提高傳播效果。

2.借助媒介技術,擴展內容版圖

隨著垂直化、分眾化的越發顯著,借助新媒介技術拓寬內容版圖,不僅有助於積累特定用戶資源,提高用戶黏性和忠誠度,幫助信息精准抵達,同時,也有助於快速確立小平台的個性化形象,利於差異化競爭。例如由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宣傳部策劃推出的“帶上祝福,溫暖回家——中國傳媒大學VR全景校園”作品,借助VR這一技術,為廣大師生獻上一份新春祝福,獲得廣泛好評上,上線一周就達到近10萬的點擊量。[3]

參考文獻:

[1]中國高校傳媒聯盟.2016中國高校校園媒體發展報告[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6-11/07/nw.D110000zgqnb_20161107_1-12.htm,2016-11-07.

[2]凱文·萊恩·凱勒.戰略品牌管理(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中傳37位校友VR大拜年 白岩鬆馬思純等除夕回"家"》[EB/OL].人民網,2017年,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129/c14677-29052364.html.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