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媒體融合時代的《解放日報》:新空間 新出發

2019年05月28日07:3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新空間 新出發

年輕一代解放報人。 李茂君 攝

  為適應移動閱讀需求,2014年起解放日報推出“上觀新聞”客戶端。

  2015年12月18日,解放日報啟動“深度融合整體轉型”改革。

  2016年3月1日起,解放日報探索“一支隊伍兩個平台”,率先實現主力軍向互聯網輿論主陣地戰略轉移。

  眼下,解放日報的融合發展正向縱深推進。

  新一批員工眼中的解放日報傳統

  延安中路816號的三棟小樓裡,會議室名字皆源自報社舊址,如1050會議室就源自延安《解放日報》舊址所在的清涼山海拔1050米。庭院裡還佇立著一座座於報社文脈、於中國新聞史有重要意義的人物雕像。於鬧市中藏一方靜謐,看得見的建筑中有對“從哪裡來”的時刻回眸。

  輪崗期間,我看到了更多解放人的日常:夜班編輯對版面的“苛求”,特稿記者對真相的“較真”,條線欄目對選題策劃的“精密”。在全媒體時代,新聞的價值、方向的把握和觀點的靈魂都在這裡得到一以貫之的堅持。

  傳承,堅守,初心不改,我想,這就是《解放日報》延續70年的傳統,也是最值得珍藏的財富。(機動記者 鞏持平)

  “開始新選題前,先翻翻稿庫吧”,這是編輯老師經常對我說的話。在對某領域一無所知時,在要串聯一件事的發展脈絡時,看到有前輩們留下密密匝匝的針腳,會感到信賴和心安。

  70年前的5月27日,漢口路309號的報社裡,編輯部、排字房、印刷車間,徹夜燈火通明,那時的光,一直亮到現在。從隻有一支筆、一根尺、一把剪刀、一瓶糨糊的辦公桌到現在的全媒體環境,不變的是幾十字的新聞也要去現場,每個導語要寫好幾種來比較琢磨,對細枝末節嚴格審校的傳統。

  在這裡,新聞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痴迷,是一種精彩的生活方式,與富有創造力的人一起共事,永遠在學習新鮮事物、討論焦點話題。70歲的解放,依然年輕。(特稿記者 劉雪妍)

  “再看一遍。”

  自進入要聞編輯部,這句話便不斷被重復。稿子要再看一遍,清樣要再看一遍,下班前稿庫要再看一遍……一個“再”字,就是作為編輯的第一課。

  報紙,不僅有傳播之職,同時也肩負記錄之責。一旦付印,便無法更改,再細小的瑕疵也會永遠刻在這張紙上,當世之人因錯而笑,后世之人或許便會因錯而錯了。

  因此,每篇稿件,解放編輯都會一看再看、一審再審。盡力細心嚴謹,努力不錯不漏,既是對現在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

  一個“再”字,70年未曾變。

  (夜班編輯 范志睿 檢校員 倪鑫淼 丁明瑋)

  記者就是要到現場去,這是使命,也是責任,更是傳統,永遠都不會改變。今年是《解放日報》在上海創刊70周年,我們的報史展陳又進行了新的擴容,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是光榮的歷史。前輩們深入一線、永遠在路上追新聞的優良傳統,至今值得我們年輕記者學習。《解放日報》記者的身影,在重大新聞現場努力永不缺位。

  2018年上海屢受台風侵襲,從崇明到金山到奉賢,我們逆風而行,堅守一線,用影像記錄,視頻直播,第一時間傳達現場信息。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我們秉承《解放日報》老報人優良傳統,到現場去。

  (攝影攝像記者 賴鑫琳 司佔偉 孟雨涵 沈陽)

  我眼中的《解放日報》傳統是從細節出發,見微知著。前不久的報慶征文中,有一位居委會干部提到,她做了將近30年的居委會工作,而《解放日報》對她的報道持續了20多年,社區很多工作也都是通過報紙的報道來推動的,讓她最感動的就是原來社區裡的“小事”也能得到黨報細致而持續的關注。聯想到此前種種有影響力和口碑的報道,無不是從細節出發,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記得剛到部門時,主編要求最多的就是“去現場,抓細節”。有細節才有故事,也更動人。抓細節讓報道更逼近真實。

  (長三角報道記者 朱凌君)

  新一批員工眼中的解放日報未來

  《解放日報》70年風雨兼程,一張精品黨報由無數人耐心打磨而來,輝煌歷史由一代代接力創造。一張報紙不僅記錄歷史、關注現實,更啟迪著未來。

  在未來,延安中路816號的小院裡,或許會多出一些機器人同事,和我們一起寫稿﹔在未來,《解放日報》將有愈加豐富的媒介形式,讓全世界受眾通過方便、快捷的途徑了解上海故事﹔在未來,《解放日報》記者的採訪足跡不僅遍布國內外,還將去往更廣闊的地方……

  未來可期,但《解放日報》作為黨報的基因和傳承不會改變,對新聞內容的高品質要求不會改變,我們新一代解放人也會帶著初心和理想大步向前。 (特稿記者 王倩)

  在我眼中,未來的《解放日報》將更加具有專業性,能夠解讀第一手的政經新聞,剖析區域經濟文化,對產業發展看法獨到﹔技術運用也走在前沿,會用人工智能等科技秒發新聞消息。

  她還將更具傳播力,更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能夠以新媒體手段傳播優質內容,吸引更多用戶群體,未來的輻射面也將更加廣泛。 (區域報道記者 李成東)

  衛健委一次介紹醫療援藏工作的新聞發布會,是我第一次在發布會上主動提問。我的提問,關聯著上海數百位醫護人員4年援藏。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作為一名《解放日報》記者,提問並非依照個人喜好,而是替我們的受眾提出讀者關心的問題。《解放日報》的70年,始終同時代、國家和這座城市緊緊相連,她的未來也將依然如是。

  (駐京記者 肖彤)

  未來的《解放日報》,會迎來很多變化,但也會有恆久流傳的內核。未來,我們將會有更多的創造空間。從載體來說,《解放日報》也許不會單單是一張報紙或是一個App,會有更多的展現形式。從表達形式來說,記者們也不再局限於文字、圖片、音視頻。未來的新聞制作也有更豐富的工種、更多智能的參與,但也永遠有不忘初心的解放人在為創造更多的精品而奮斗。《解放日報》,未來可期。

  (編輯中心編輯 宋彥霖)

  一艘沿著航道行駛了70年的大船,它的慣性是巨大的,前方依然會有巨浪與暗礁,《解放日報》傾全社之力,努力在媒體轉型的時代把好舵。

  每一位年輕的舵手都在注視自己的航向,而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都會為我們指路。《解放日報》正如其名,我們天生充滿了革命與進取的精神。

  我們深信:無論是在可見的明天,還是更遠處的未來,《解放日報》這艘大船會一直向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