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子眼中的傳媒界【4】
傳播美好,相向而行
景嘉伊
我曾用腳步“丈量”過20余個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用與中國定位相似的“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來描述它們的共同特征最合適不過。但在大眾認知的另一面,他們也經常被歸類到“小眾”“陌生”的標簽裡去。原因大可解釋得通,他們既不是大熱的留學和旅游目的地,也不是國際事務的核心參與力量或矛盾焦點,受眾的熟悉感與認知度自然不高。
在當前不平衡的國際傳播格局中,這些國家雖居於信息流的末端,但2018年,依然不斷在中國讀者的新聞閱讀版面上佔據重點版塊。我真實地走過每一個國家,因此也切實地與生活在那裡的人共同經歷著感情震蕩。
國際新聞報道是國內民眾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而這扇窗的打造者正是傳媒界。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說:“新聞在如今的社會上佔據信仰的位置。”事實上,新聞是構筑起世界景象的主要力量。仔細審視見諸報端與手機端的他國新聞,尤其是有著“非主流”刻板印象的國家相關內容,不免對未來充滿更多思考與期望。
未來的中國傳媒界,我期待它因更懂自己而愈發自立。自立,並非實現報道量級上的單純超越,也非追求傳播技術上的片面優勢,而是真正樹立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的全面客觀的價值觀與方法論。在中國傳媒界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要警惕西方報道范式的誘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不能因進入傳播領域晚、布局淺,就有意或無意地大量轉引西方媒體信息,模仿其意識形態框架,迎合其發布口徑與表達方式。長此以往,國際傳播秩序將更加失衡。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尋找自我定位”成了盤旋在眾多國人心頭的一個問號,迷失之人也不在少數。但隻有認識自己的特性,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方能牢固掌握自我命運。不僅中國,這也是所有國家在傳播自我時需首先解決的問題。
未來的中國傳媒界,我期待它因更懂別人而愈發包容。包容,不是抹殺差別后的千篇一律,而是用更寬廣的眼光看待彼此,在發現、承認並尊重不同的基礎上,推動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會制度在平等對話中並肩前行。2018年的世界並不盡如人意,僅在中國讀者的記憶中,就植入了中國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對待、意大利杜嘉班納辱華等碰撞記憶。如果2018年終將被歷史銘記,但願后人看到的不只是畫地為牢與故步自封,還有中非合作論壇召開、板門店歷史性會晤等對既有框架突破的長久努力。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中華文化在構建人類新文明中承擔了獨特責任。新聞傳播的本質是關於人、關於對話的學問。當眾人的目光聚焦在孤立與對抗上,有著“瞭望塔”之稱的傳媒界,更應在尋求對話與合作的道路上久久為功,而非添一把無用之火。
人類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今天,跨越地理空間、歷史長河的傳媒界承擔起了不同主體間溝通的橋梁與紐帶作用。二十年前,《相約1998》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唱響並流傳至今,歌中唱道:“快讓我們擁抱彼此的夢想/你用溫暖的目光迎接我從昨天帶來的歡樂。”那時,電視讓中國人的美好希冀傳遍大江南北,傳進每個人向好的內心。適逢世界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時期,傳媒界也變革層出、進步不止。既然我們沒有等到2018年的彼此擁抱,那麼2019年,我們理應寄予高速發展的傳媒界更多期望,通過傳播美好,去幫助人們相向而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