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9年1月上

新聞學子眼中的傳媒界

蔡笑元 孔德淇 陳禹潛 汪谷 景嘉伊
2019年06月12日13:54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1月上

主持人:蔡笑元

嘉 賓:孔德淇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第六屆范敬宜新聞學子獎獲得者

陳禹潛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生、首屆“弄潮號”全國大學生評論大賽特等獎獲得者

汪 谷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第十三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景嘉伊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第六屆范敬宜新聞學子獎獲得者

主持人的話:近幾年傳媒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聞傳播專業的學子們作為未來的希望和骨干力量,懷有學生特有的理想、熱情、進取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對新媒體、新技術有更強的適應性和熟悉度。他們對當前中國傳媒界、世界傳播格局有何看法?對未來傳媒界又有哪些懇切的建議和期待?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2019年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聽聽新聞學子們的聲音。

傳媒業轉型 不妨“專”一些,“精”一點

孔德淇

從技術驅動到數據驅動,近年來各大媒體改革動作頻仍,有的在“唱衰”聲中突圍,取得多個維度的增量,有的在轉型期宣布關停,風流雲散,黯然離場,成為絕唱。傳媒環境的變遷使傳播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在部分傳媒從業者中甚至形成了“技術至上”的邏輯,也使新聞編輯和記者職業定位和角色不斷發生轉變,面臨著對自身角色認知的空前焦慮和本領恐慌。

傳統媒體機構紛紛祭出了“媒體融合”的大旗,要求新聞工作者轉型為身兼數職的“全媒體記者”,集採、寫、編、評、攝、錄、播及其他網絡技能運用和現代設備操作能力於一體,以適應不同媒體渠道及新聞生產流程的重新整合。全才固然好,但術業有專攻,個體的精力十分有限。從目前的情況看,大部分記者雖然掌握了一些現代化的媒介技術,但離全能型記者尚有一定距離,記者的成長速度與新技術發展的節奏形成了較大落差。我認為,就業務素質而言,全而雜不如專而精。在全媒體時代,記者的採訪能力和寫作能力仍然是新聞媒體的“硬通貨”。尤其是在新興技術的“加持”下,新聞生產節奏短平快,海量的信息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受眾面前,傳統媒體機構不再是唯一信源,新聞報道也不再是稀缺資源﹔受眾對資訊的要求“水漲船高”,必將傳統媒體機構的內容生產推向縱深發展。這時候,報道的質量至關重要,“去技能點”,回歸專業化、精細化,並不代表沉淪為技術革命的輸家,反倒是輕裝上陣、逆勢上挺的破局之道。

走專業化之路,轉型中的傳媒業還當保持清醒、無畏的批判精神,保衛自己的意識,警惕拜倒於技術面前。德國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經說過,工具理性的濫觴必將帶來價值理性的衰弱。技術給傳媒行業帶來的變革,倘若處之不慎,不但專業精神被洗刷,人本精神也行將不復。

正因如此,在技術革命的沖擊下,傳媒業比任何一個時期更需要呼喚“精耕細作”,更亟待理論指導。很多人認為“新聞無學”,不學新聞專業,其他專業背景照樣可做新聞。在全媒體時代,自媒體運營門檻一再降低,這種觀點更甚囂塵上。但實情並非如此,經過近90年的發展,新聞學已是一門年輕的顯學,有著一套自成體系的操作規范、價值觀念,“新聞無學”體現的是對一個新聞工作者綜合素質的高要求。對於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來說,它是一個復合的知識結構,不僅限於掌握新聞學知識,還需其他學科的知識加以補充延展。新聞理論也不僅是新聞倫理、操作規范、價值觀的抽象化,更是看待問題的視角。很多關乎公共利益的議題,需要學術視野與理論支撐,在報道前要參閱大量文獻。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社會環境更趨復雜多變,將一個故事寫透徹,寫清一些社會問題的根源、新聞背后的社會結構,少不了專業知識和理論功底,還要從扎實的學術調研中尋找答案。

我認為,傳媒業要轉型,恰恰要慢下來,不被信息洪流綁架,寧專勿多、寧精勿雜,回歸到自身的優勢之中:真實為先,內容為王,以及經歷長時間的反復試錯和沉澱,形成的一套成熟生產邏輯和把關規范。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