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5期

網絡暴力信息對未成年人心理發展的影響【3】

張海晏  李建偉
2019年06月19日08:2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網絡暴力信息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一)容易使部分未成年人產生暴力傾向,從而形成人格障礙。

傳播的內容具有特定的價值與意識形態的傾向,這些傾向總是潛移默化地“培養”而形成人們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如前文所述,大多數的網絡游戲存在著暴力信息,長期接觸暴力信息的兒童,其潛意識深處也會刻上“暴力”的烙印。長期受網絡暴力影響的兒童與青少年內心往往有著很強烈的攻擊性,攻擊性促使他們的共情能力被削弱,情感被嚴重隔離。他們的行為輕則對家庭成員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阻礙他們的人際關系建構﹔重則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對整個社會造成危害。調查顯示,47%的未成年犯在小學階段就曾受到網絡暴力信息的影響【21】,而網絡游戲是他們獲取暴力信息重要的途徑。此外,未成年人的辨別能力比較差,他們使用的多為較為原始的心理防御機制﹔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並不客觀理性,因此容易混淆社會的實際情況與媒介的實際情況﹔長期沉迷於網絡游戲的人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人格障礙: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沖動型人格障礙,重則會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三種人格障礙的共同特征是自大,自戀,對現實稍不滿意就會暴怒﹔網絡游戲中唯我獨尊,征戰沙場的英雄主義使得他們變得自大而又自戀。網絡之中,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是無所不能的,而在現實之中,他們又是無能為力的,反復對比之下會更加激化他們的自卑和痛苦的心理,巨大的反差使得他們難以承受內心的落寞,而人格障礙就是在這種巨大的反差中逐步形成的。

(二)容易影響未成年人自我認同的構建。

網絡暴力信息會使得兒童或者青少年的心智更加空虛,“空心病”年齡范圍呈低齡化。 “空心病”是2016年北京大學徐凱文教授提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在北大新生中,有30%的學生厭學,有40%的學生認為人生空虛沒有意義【22】。徐凱文在提到“空心病”的最大症狀是快感喪失,孤獨,部分學生會出現嚴重的情緒問題,“空心病”與抑郁症類似,但是按照抑郁症的療法卻並不管用。“空心病”的成因是因為大學生這類群體出現自我認同的危機。自我認同的構建是21世紀自體心理發展的方向,其包含自我理解與自我實現兩部分。自我理解即對自己內在潛力與能力的覺察﹔自我實現即實現自己宏觀的目標,是內心對“客我”(社會化自我)的定位。受“空心病”影響的學生自我認同感較低,與內心深處的聯結不夠緊密。與內在自我聯結度的不夠導致了與客觀世界的情感隔離,這也是絕大多數患“空心病”的大學生內心孤獨的根本原因。“空心”使得當代大學生無法感悟生命的意義。從大的環境下來講,“生命意義”的困惑不僅僅存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許多中小學生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許多未成年人把對學校和老師的不滿投射到游戲中,隻有在游戲中他們才能顯示他們的強大,但是虛幻並不能代替現實﹔網絡游戲中的暴力信息使他們迷失自我,形成浮夸的“自我”,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對青年時期自我認同的構建起到阻礙作用。如果說,當代中國的價值虛無主義是“空心病”形成的社會基礎,那麼網絡游戲中的暴力信息則使得未成年人的心智更加空虛,進一步喪失與內在自我的聯結。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個體內心充斥著迷茫和無力,勢必影響著青年期和成年早期人格的發展,進入大學后患“空心病”的幾率更大。

(三)促使未成年人“心靈麻醉”,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認為 , 現代大眾媒介具有明顯的負面功能。它將現代人淹沒在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的滔滔洪水當中【23】。從微觀上分析,遭受網絡暴力信息襲擾的青少年精神萎靡,無心學習:他們注意力不在課堂而在網絡。注意力的分散致使他們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最終會促成他們形成厭學心理。中國的基礎教育向來注重個體的學習成績,分數的多寡決定了個體在成年早期所在平台的高低。

從宏觀上分析,他們會逐步地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度思考是成功者必備的素養之一,社會的轉型需要先進思想的推動,隻有把零散、碎片化的精神信條加以整合,進一步形成思想上的結晶,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繁榮。我們黨一直在各級學校中宣傳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就在於此。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思想的廣度和深度直接決定著幾十年后民族文化發展的厚度。而網絡游戲中暴力信息使他們隻關注現實中的沖突而不著眼於長久,當下正需要越來越多的兒童與青少年去了解中國,關心世界,未成年人正確的的人格培養關乎國家未來的前途和命運。

(四)極易影響未成年人人際關系的構建

社會是由各種復雜的關系構成的,客體關系流派主張人類行為的動力源自尋求客體,關注外部客體(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對於建立內部心理的影響。客體關系理論同樣著重討論自體人格的變化和成長﹔人們的核心人格是在幼年時與父母的互動關系中而形成的,但是人格始終處在不斷的變換和發展之中,我們在后天與人交往中會發展出新的人格。在家庭中,家長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主要影響源﹔個體在邁入學校之后,同伴則是與其互動最多的客體【24】。被暴力信息所吸引的未成年人在與父母同伴之間互動中會表現出鮮明的攻擊性特征:事與願違,他們便會把他們自己的攻擊性投射給外界,投射於與之相關密切的人和物或者社會團體。在潛意識層面,他們對與之互動頻繁的客體是充滿仇恨和敵視感的。“客體關系之母”克萊茵曾經提出“投射性認同”這個概念:指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廣泛的應用在人際交往中【21】。如果個體內心對他人充滿著攻擊和敵意,那麼他們的潛意識會誘導他人做出帶有攻擊性的行為來傷害自己。他們內心的這種仇恨和敵視部分則來源於網絡游戲中的暴力信息。因此,帶有攻擊性的行為特征勢必影響他們良好人際關系的建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