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年10期
摘 要:70年以來,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從最初的方針政策出發,在歷經曲折的同時,逐漸形成了廣播電視基礎理論、應用理論、決策理論和史論研究的四大體系, 依托於專業學術機構、理論期刊以及各類學術組織得以發展壯大,充分發揮了引導事業發展,回應行業熱點、引導路徑決策的重要作用。 70年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歷史軌跡既是一種歷史的觀照,也是一種方法的梳理,有助於更清晰地認識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出發源與落腳地,在多元媒介環境下尋求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走向新的發展。
關鍵詞: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變革發展,
理論研究是引導行業發展、提供行業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伴隨人民廣播電視事業起步、發展,至今已70年整。作為見証並參與新中國誕生、發展壯大的核心媒介系統,70年來人民廣播電視事業為我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且寶貴的對象資料,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體系。重梳70年中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具有典型的歷史價值和路徑意義,能夠為廣播電視在未來的理論方向以及新興媒介系統的理論研究提供鏡鑒或軌跡的觀照。
一、新中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起步時期(1949-1976)
新中國成立初期,廣播成為聯系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於人民教育與娛樂的重要工具。1950年胡喬木提出廣播要“學會自己走路”,開始了廣播性質與功能的廣泛探討,廣播理論研究逐漸拉開序幕。然而,1966年開始受到來自“左傾”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制約,剛剛萌芽的廣播電視理論研討風氣中斷,研究陷於停滯。
起步時處於新中國成立初期,政權鞏固與經濟恢復成為上下一致的主要任務,廣播理論探討雖有所起步,且主要的研究均來自於廣播業界即實踐一線的經驗反饋、分享與交流。
1、廣播(電視)研究機構設立,理論研究意識覺醒
設立專門的廣播研究機構,是早期我國為更好的發揮廣播功能、實現廣播聯系群眾,服務、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作用的有益手段。1949年11月3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建立地方編播研究部,是廣播(電視)系統第一個業務研究機構。1957年6月5日中央廣播事業局成立研究室,開始比較系統收集、整理廣播文件、史料和譯介外國廣播電視材料。1959年9月7日,北京廣播學院正式成立,在新聞學框架內開始廣播(電視)教學和研究工作﹔1960年,哈爾濱廣播師范大學、哈爾濱電視大學創辦,分別招納來自工廠、企業、學校、機關和部隊的干部及工人萬余人。 為適應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發展的需要,多快好省地培養農業建設人才、提高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的科學技術水平。1960年5月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和東北農學院聯合舉辦“黑龍江廣播農業大學”開始試講。 這一批廣播理論研究和業務機構的創辦,在為人民廣播事業培養全方位素質人才的同時,也推動了廣播事業的科學化發展。
2、創辦廣播電視刊物,建設理論研討的陣地
50年代起,我國創辦了首批廣播研究的理論刊物:1955年10月由中央廣播事業局主辦的全國性刊物《廣播業務》正式創刊,至1958年底共出13期, 1959年1月至1966年3月止,共出100期。 刊載大量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教師的文章,對后來廣播電視的理論研究有較大影響。1958年中國開始創辦電視,電視理論也隨之起步,其主要成果集中在《廣播業務》上,直至停刊共刊發電視研究類文章400多篇。
就這一時期的研究文章來看,最早圍繞廣播進行帶有理論爭鳴意味的文章發表於1951年《人民音樂》(1950年創刊)期刊上的《關於介紹西洋音樂的幾個問題——對南京人民廣播電台“唱片音樂會”的意見》、《從廣播音樂談到介紹西洋音樂問題》、《規模巨大的蘇聯音樂廣播工作》三篇文章,標志著我國廣播理論研討意識的初成,且主要側重於廣播音樂方面的思考。此后,1954年發表於《物理通報》之上的《無線電廣播的物理學原理和超短波》文章首次從物理學的角度對廣播播音和運作原理作出了闡釋。1956年《新聞業務》創刊,1957年始刊發了大量圍繞廣播性質、介紹國際廣播組織的理論文章,如《我們是黨的宣傳喉舌》、《蘇聯廣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1957年6月)。1956年《新聞戰線》創刊,發表了《對廣播宣傳工作的幾點意見——在華東省市台11月杭州寫作會議上的發言》(周新武,1958)﹔《通過多種多樣的廣播形式指導工作》(丁宗輪,1958)等文章,圍繞廣播性質和業務的研究逐漸走上正軌。1958-1960年間《新聞戰線》共刊發廣播理論文章17篇(表1),從廣播文風、廣播節目的教育性和知識性等方面提出積極的思考並借鑒和吸收國外如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廣播生產經驗,極大豐富和推動了廣播理論研究以及對於廣播實踐的指導工作。1961年后《新聞戰線》歷經刊名的更改以及“左傾”等政治影響被迫停刊,剛剛興起的基於廣播實踐經驗基礎之上的理論研究萌芽被壓制,直至1978年《新聞戰線》復刊。
從這些文章的選題可以看出當時廣播電視研究的基本特點。
3、起步探索,廣播電視研究曲折發展
“文革”十年間,廣播電視被定性為“階級專政工具”,其間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陷入停滯,但廣播電視在技術研究方面有所發展,尤其圍繞“農村有線廣播網”的建設推進,相關的政策和調研報告紛紛出台。1968年隨著調頻廣播技術的發明,廣播技術理論在1973年出現。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電視技術的推廣,1966年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開始啟用黑白錄像機,電視相關的理論調研活動有效指導和推動我國電視傳播的發展。電視的理論概述文章《工業電視發展的現狀及其應用》(段裡仁,1974)發表於《武漢大學學報》。廣播電視技術也有所推進,廣播“村村通”工程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電視技術研發逐步推開,為“文革”后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我國廣播電視理論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4、起步時期廣播電視研究的特征
起步階段的廣播電視研究,對當時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由於歷史背景的影響,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研究特色。階級斗爭論、政治意識形態化、現實主義,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研究理念。缺乏個體話語和美學建構,其研究標准是以是否符合當前政治斗爭的需要,甚至走向“左”傾政治運動和意識形態研究的極端化。1966年4月,北京電視台播出紀錄片《收租院》,爾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系列文章強調,紀錄片表現了“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的革命主題。現在看來,這些文章形而上學,缺乏研究張力,深深地打上了那個時代的印記。
起步階段廣播電視的理論研究在思路上基本沿襲新聞理論和藝術理論的路徑。研究對象主要是來自於業界的操作和實踐經驗,內容主要停留於描述層面,尚且缺乏學理性研究成果,理論研究基本處於一種自發狀態。 但應該看到,這同當時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和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起步時期的廣播電視研究為后來的探索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溫濟澤、康蔭、左漠野 苑子熙、裴玉章、周峰、許歡子等學者開啟了中國廣播電視研究之先河。
二、新中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探索時期(1977-1991)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徹底否定了過去對廣播電視“階級專政工具”的定性,從尊重媒介規律和傳播效果的角度制定了諸多有利於推動廣播電視發展的舉措。從“農村網”的推廣到“四級辦”廣播電視,再到調頻廣播、衛星頻道等一系列與時俱進的技術、管理決策的實施。廣播電視自身特征突出,節目體系建設基本成熟。我國廣播電視在這一階段實現迅猛發展,初步奠定了民眾心目中以及理論研究“第一大核心媒介” 的地位。隨著黨中央對廣播電視性質功能認識的進一步成熟,廣播電視性質功能等定性理論逐漸清晰並初步搭建起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科學框架,推動廣播電視學術研討和活動的常態化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廣播電視理論的學理化進深,廣播電視學開始自立於各個社會科學學科之林 。
1、 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體系的頂層設計逐步完善
我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與廣播電視政策理論一脈相承、相互支撐,成為具有中國特色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傳統。廣播電視事業方針政策的話語影響力引領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方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新的廣播電視方針政策陸續出台,初步形成了以廣播電視功能屬性理論、廣播電視媒介生產理論和廣播電視藝術理論為代表的三大理論框架。
1980年“自己走路”方針的再次明確,擺脫了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附屬於報紙、新聞學研究的片面思路,真正開始將廣播電視作為獨立的媒介系統進行符合其傳播規律和社會價值的理論研究。1983年4月全國第十一次廣播電視工作會議提出了以新聞改革為突破口、推動廣播電視宣傳改革的理念,為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提供了鮮明的研討方向,以新聞改革為主體的廣播電視改革成為研究熱點。1988年吳冷西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議上講話,專門探討建立新的廣播電視新理論體系。在本次年會上,陳爾泰發表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類型》演講,首次全面系統地以較為宏觀的視角總結梳理了當前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幾種類型,為即將啟程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提供了科學的思路。同年首屆“關於廣播電視性質、功能和任務”理論研討會在京舉行,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進入理論體系建構階段。
在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方面,1982年10月22日廣播電視部部長吳冷西在華東七省市廣播電台新聞報道經驗交流會上對廣播電視宣傳問題發表意見,明確提出“新聞是廣播電視的主體、骨干”。 同年,吳冷西在《提高電視劇質量 開展電視劇評論》一文中首次將電視和電視劇納入藝術領域加以思考,為電視劇批評和電視藝術發展提供了新的理論思路。1984年,《文藝廣播學十講》出版 ,左漠野在讀后給作者回信中,著重闡述了關於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播學、電視學的設想,明確提到“廣播學的建設,……還需要參考新聞學、教育學、心理學、美學、電子學等有關方面的著作” ,在“信息時代”的學術研究中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由此為以后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指明了多學科融合的創新方向 。
2.學科理論基礎鞏固與理論研究學理性提升
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專著以及對廣播電視學科建設的理論著作逐步出版。伴隨諸多廣播電視理論專著的出版,廣播的電視理論基礎得以完善並鞏固。1986年《廣播與電視》出版,詳細闡述了廣播電視的性質、功能、特點以及廣播電視宣傳的規律 ,豐富了“廣播電視學”的理論成果。同年作為我國第一部系統介紹廣播電視視野發展過程和成就的大型工具書《中國廣播電視年鑒》出版。左漠野、甘惜芬等理論工作者參與編撰。 1987年《當代中國廣播電視》(上下冊)(左漠野、胡若末、鄒曉青,1987年)出版,對以往的廣播電視發展經驗作出完整、細致的梳理與總結。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重大攻關項目的成果《中國廣播電視學》(閆玉、何大中、趙水福、白謙誠、方亢、韓澤、陸原、孫以森、壯春雨、陶皆良、施旗等)於1990出版,首次將廣播電視作為一門學科進行系統的建構與理論闡釋,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論述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的著作,標志著我國廣播電視學科體系的走向成熟,為其后廣播電視的學科建設作出重要的理論貢獻。這期間還出版了《廣播電視概論》(施天權,1987年)、《電視文化學》(田本相,1990年)、《新聞廣播學研究》(康蔭,1982年)等著作。這些研究為廣播電視學深化起到了奠基作用。
3.學術期刊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載體,問題研究更加深入
這期間,廣播電視學術期刊已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陣地,大量的理論文章豐富並完善了我國廣播電視的理論建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於1979年創刊,1994年更名為《現代傳播》,創刊初期,《北京廣播學院學報》刊載大量對美國、南斯拉夫等國家廣播電視行業的研究文章,如《電視的生命源泉在人民群眾之中——南斯拉夫電視事業現狀》(裴玉章,1979年)、《美國廣播電視一瞥》(胡耀亭,1980年)、《英國廣播電視事業的歷史和現狀》(馬元和,1980年)、《日本廣播協會和它的新聞報道》(賈桑,1981年)、《羅馬尼亞的廣播電視事業》(武子芳,1981年)、《挪威的廣播事業》(何光,1982年)等,開創了國際化視野觀照的理論研討風格。同樣具有國際視野和理論前瞻性定位特色的刊物《國際新聞界》創辦於1961年、早期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內部刊物,自1979年起將廣播電視納入研究視野,刊載了如《蘇聯廣播、電視發展趨向》(趙永福,1979)等一系列研究介紹國外廣播電視趨勢的文章。《廣播、電視的“神經”和“耳目”(上)》(裴玉章,1980)一文將作者在日本聯合攝制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期間對NHK廣播輿論調查所的訪問考察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首次將關注視野聚焦於電視“輿論調查”的引導價值和功能意義之上 ,為我國受眾調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論基礎和學術視野。
1984年廣播電視部創辦業務性刊物《廣播電視戰線》,北京廣播學院新聞所於1984年創辦《新聞廣播電視研究》,此外還有《電視文藝》《電視業務》(《電視研究》前身)等刊物創辦。1981年《電視大學》創刊,該刊圍繞發揮電視的社會教育功能進行充分的理論研究,吸收借鑒國內外優秀的電視教育經驗,發表了大量電視教育領域的研究文章。1987年7月,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創辦了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全局視野的《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到1990年全國共有相關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刊物60余種。
相較於起步時期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這一階段的理論研究深受國外影視藝術、傳播學、語言學等理論的影響,有了較為系統的跨學科研究體系、出現了較多具有一定深度理論價值的研究型文章,為廣播電視業務發展提供更為科學、有價值的理論指導。諸如廣播電視的受眾研究《我國廣播電視中的受眾參與形式與功能》(周江南,1987)等,以及廣播電視史學研究《廣播史學研究芻議》(哈艷秋,1987),廣播電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研究如《廣播電視的軟科學研究芻議》(吳賢綸,1987)、《探討廣播電視事業的經濟屬性》(周鴻鐸,1990)則首次提出並觀照了廣播電視的經濟產業功能,成為當時具有前沿意識的廣播電視理念。
4. 學術陣地的專業化建設、學術研討活動常態化
期間,電視理論研究的隊伍不斷壯大,1982年廣播電視部成立政策研究室,1983年中央電視台成立研究室, 1985年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成立,1986年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成立, 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之下,還出現了各類專業化二級研究委員會,如“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史學研究委員會”以及各省市的廣播電視社會團體,如江蘇省廣播電視學會(1987年成立)。除廣播電視業務領域研究陣地的壯大之外,廣播電視學術理論陣地也在北京廣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中建立。至1986年5月,廣播電視系統的研究機構已經發展到15家,專業研究人員近百人。
各省級廣播電視學會紛紛成立並圍繞本省廣播電視業務展開理論探討與經驗分享。電視理論研究實現了從業務探討與學術理論的相互配合,圍繞“四級辦廣播電視”“以新聞改革為突破口”“電視藝術”“電視文藝”“電視節目欄目化”等一系列舉措展開探索與理論爭鳴,形成了一批既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又富含理論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同時通過評優評獎等活動進一步調動業界和學界在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方面的積極性,為廣播電視領域“理論引導實踐”創造更具影響力的平台。 1982年,相關期刊開展了全國首屆優秀電視劇評選活動。1990年,北京廣播電視學會舉行新一屆廣播電視學術論文評獎活動。各省級廣播電視學會也紛紛效仿,在全省或全國范圍內開展各種形式的評獎活動。
作為促進業界與學界的溝通交流、創造更為便捷高效的理論研討環境的廣播電視學術研討會在此期間紛紛舉行,成為了支撐廣播電視業務改革、理論拓展和學術升華的重要組成部分。1983年5月第十三屆國際電視討論會召開。1986年,首屆廣播電視學研討會舉辦,會議圍繞廣播電視“有學”與“無學”展開爭鳴,進一步明確廣播電視研究對象為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史學三大類,努力為建設並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廣播電視學作出貢獻。 1986年和1987年,中央電視台分別在北京召開“電視新聞改革研討會”、在太原召開“全國電視劇美學研討會”。同年四川省廣播電視學會召開了首屆理論研討會, 探討廣播電視性質、功能、任務等論題。1986年6月,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首次召開中國廣播電視史志研討會。1988年4月,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舉辦“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研討會”。1990年《當代電視》舉辦“胡連翠戲曲劇個人研討會”。1991年,中央電視台 召開了“黃一鶴電視藝術研討會”。這些研討活動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走向高質量和高水平。
1981年始,由中央電視台組織(后轉為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組織)的電視評獎活動成為電視節目評價和業務研究的重要理論支撐,在追求業務提升的同時也帶動理論探討的針對性價值。1991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發起組織全國廣播外宣評獎活動並常態化為每年一屆。評獎是有效銜接行業實踐與理論研究的重要渠道,從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角度而言,進一步提升優化了理論研究的對象、有效引導了理論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三、新中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繁榮時期(1992-2001)
自1992年鄧小平南巡提出以改革開放的變革舉措開始,中國各領域均發生了實質性的飛躍式發展,作為輿論信息陣地和文化藝術橋梁的廣播電視首當其沖,無論在內容生產、話語方式還是理論研究方面,均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一方面積極回應廣播電視行業熱點、總結經驗、提升質量﹔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廣播電視本體與電影、文學等藝術文化理論的融通,進一步延伸廣播電視理論探索的范疇與深度。這一時期我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初步形成基礎理論、應用理論、應用決策和史學理論四大板塊的學術格局,理論發展的思路更為清晰、理論研究隊伍進一步壯大,廣播的電視理論研究逐漸擺脫初期的經驗總結式話語方式,在學理性和專業性方面得以強化,廣播電視理論價值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同。
1、理論研究接軌國家戰略、與行業實踐共融並進
1992年3月,廣播電視部政策法規司和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聯合召開首次全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工作會議,共部署規劃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課題115個,其中重點課題22個,標志著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進入國家戰略,實現全局意義上的規劃與發展。此間,出版了一批優秀著作:《廣播電視概論》(劉愛清、王鋒,1997年)、《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鐘藝兵、黃望南,1994年)、《新聞廣播學研究》(1982年)
《電視文化學》(陳默,2001年)、《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綱》(吳素玲,1997年)、《廣播電視評論學》(涂光晉,1998年)、《廣播新聞與音響報道》(周小普,2001年)、《實用電視傳播學》(吳信訓,1996年)、《十評飛天獎》(仲呈祥,1996年)、《中國電視文藝學》(張鳳鑄,1999年)、《廣播電視學概論》(黃匡宇,2000年)、《電視文化學》(苗棣、范鐘離,1997年)、《廣播電視廣告學》(朱月昌,2000年)等等。1993年,北京廣播學院重點課題成果《中國應用電視學》(朱羽君、王紀言、鐘大年,1993年)出版,引起業內人員關注。1998年國家“九五”重點社科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視理論研究”,在吸收以往電視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視的特色、性質、任務和功能,從宣傳、技術與管理、產業經營、受眾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建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電視理論體系。 課題成果《中國電視論綱》(楊偉光、王甫、歐陽宏生、王鋒、張君昌、胡智鋒、尹鴻、郭鎮之、時統宇、童寧等,1998年)的出版標志著電視作為一門核心學科的基本確立。
1992年,北京廣播電視學會與北京台聯合召開《星期三熱線辦公》節目的研討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在1992年期間發表大量業界、學界關於“振興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將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重要價值進行弘揚的文章,使得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陣地作用開始發揮並顯現,《學刊應成為廣播電視改革的智囊》(蔣為民,1992年)、《進一步發揮理論對改革實踐的指導作用》(邵漢開,1992年)等一系列文章再次強化並肯定了學術刊物作為廣播電視事業實踐和改革發展的前沿力量和指導作用。1999年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內部刊物《廣播電視理論動態》創刊,理論研究的期刊陣地繼續基礎發展壯大。
2.廣播電視四大板塊理論為格局的研究體系初步形成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國電視研究逐漸形成了以電視基礎理論、電視應用理論、電視決策理論和電視史學理論四大板塊為基礎的研究體系,多角度、全方位、縱深化的全國性理論學術格局漸成規模。
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是從廣播電視作為媒介的本質屬性出發進行的理論分析與思考,除了廣播電視學科總的基本理論以外,更多的是各個二三級學科的基礎理論。如廣播電視傳播研究、廣播電視新聞研究、廣播電視藝術研究、廣播電視經濟研究、廣播電視受眾研究等等,1998年高鑫出版《電視藝術學》,結合電視藝術創作實踐,深入、全面闡釋電視藝術的語言表達、審美特征與規律,建構了電視藝術作為學科的體系。2000年,歐陽宏生出版了《電視批評論》,建立了一套中國電視批評理論體系。受眾研究方面,《論電視的受眾》(胡正榮,1996年)出版。《新聞廣播電視受眾》(陳崇山,1992年)系統、全面、科學地闡述了改革開放試下背景下的受眾觀念,探討廣播電視傳播中受眾工作的方法與意義。 此外,廣播電視文藝學、美學、心理學的研究在這一時期廣播電視理論研究中繼續推陳出新,逐漸形成與國際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研究相當的話語水平和學術格局。 《電視劇美學》(路海波,1987年)、《電視劇藝術論》(劉曄原,1995年)》等著作將電視劇(片)藝術審美理念植入電視劇(片)創作與欣賞中,為推動電視(劇)藝術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廣播電視應用理論主要是針對當前廣播電視領域存在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研討、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自90年代初期開始,圍繞廣播電視新聞改革的理論研討增多,理論成果也逐漸豐富,加之廣播新聞改革中“珠江模式”的成功效應,廣播電視的理論研究也掀起了關於經濟台、系列台等廣播電視節目改革的浪潮,為全國廣播電視的節目改革提供了理論引導。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和思考方面的應用型文章也從實踐的角度為各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此外,廣播電視的語言藝術研究、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採訪理論等直接源於一線並有針對性的指導實踐的研究也走向了深度與專業。
決策理論研究方面,對廣播電視在新時期的性質與功能進行再確認,明確廣播電視的宣傳導向作用的理論文章為廣播電視政策的頂層設計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論探討。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方向的明確,廣播電視作為黨和人民喉舌,承擔起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與紐帶 、把握輿論導向等議題成為廣播電視性質與功能研究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量學術研討文章從宏觀策略方法等角度進行全面的闡釋 。此外,從產業經營和管理的角度思考廣播電視決策方向的理論文章也在此期間成為主流,如周鴻鐸教授在90年代中期圍繞廣播電視產業發展和經濟功能進行的系列理論研討:《廣播電視信息產業的功能》《關於電視節目市場研究》,陸地出版《中國電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1999年)等。
史論研究方面,在上一階段以趙玉明等學者倡導下,廣播電視史學研究學術陣地逐漸壯大。1992年,郭鎮之發表《歷史與情感 歷史與經驗——廣播電視史研究札記兩題》一文,以提高專業是研究水平的方法和措施為目標,突破以往紀念文集、資料匯編式的廣播電視史研究成果,賦予廣播電視史學新的內涵價值。 1990年由趙玉明教授主持的“中國廣播電視通史”成為我國首個國家社科基金研究廣播電視領域的項目、列入國家規劃項目建設。由此,中國廣播電視史論研究不僅實現了行業歷史的文獻和資料梳理,而且實現了行業的理論歷史資料的總結與匯編,體現了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深入、專業化發展達到新的歷史階段。
3、廣播電視研究現代化與理論期刊特色形成
這一時期廣播電視研究成果體現除學術論文、評論、專著等以外,中央電視台研究室王甫等創辦的《精品賞析》欄目,以電視手段研究電視,一時間全國出現了一批類似節目,使電視研究日趨現代化。
隨著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四大板塊格局體系的完善與有序發展,原有作為廣播理論研討陣地的廣播電視刊物也相互配合,各自在四個領域內突出特色、形成鮮明的風格,如《現代傳播》(原《北京廣播學院學報》)成為廣播電視基礎理論和決策理論的主要陣地,在進一步介紹國內外優秀的基礎理論和發展趨勢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特色廣播電視學的學科理論基礎和深度價值﹔《中國廣播電視學刊》與《電視研究》《中國廣播》成為廣播電視決策理論應用理論研究的主要話語陣地,在此期間從各個角度、各個領域對廣播電視的內容生產提供了大量具有前瞻性和務實價值的理論研討成果。
此期間,全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蔚然成風。為了推動理論研究的開展,更好地表彰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經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批准,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在全國展開了一年一度的廣播電視論文、兩年一屆的廣播電視論著評選活動。在全國開展“十佳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評選活動,一批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得到表彰獎勵,大大地鼓舞了廣大理論工作者理論創新的積極性。
四、新中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轉型發展時期(2002-2019)
隨著上一階段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體系的逐步成型,理論源於實踐並作用於實踐的研究趨勢愈發成為廣播電視業界和學界的自覺。圍繞廣播電視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新聞改革等一系列行業發展轉型的理論研究進一步充實廣播電視理論的研討范疇。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在我國的推廣與新千年的逐步普及,網絡化傳播重構以往廣播電視的媒介傳播格局,加之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興移動傳播終端作為整合多元傳播渠道的立體化媒介迫使廣播電視面臨深度的融合與轉型,在困境與機遇並存的當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一方面肩負起改革探索與路徑決策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推動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向著更為豐富的跨學科和跨文化視野拓展。
1.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穩定發展,其它理論與時俱進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廣播電視事業進入轉型期。其基礎理論建設也進入一個重要階段。2004年,部級重大攻關項目:“當代中國廣播電視學理論建構”立項。歷時10年,2014年作為新世紀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又一次全方位、大跨度、整體性理論梳理的著作《當代中國廣播電視學》(張振華、歐陽宏生、張君昌等)出版,該專著承繼了1990年《中國廣播電視學》和1998年《中國電視論綱》以來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傳統,在新的行業格局中梳理並探討了“基本屬性”、“時代環境”、“傳媒生態”等十個關鍵理論問題,成為新時期中國廣播電視理論發展的綱領性著作。2019年,《中國廣播的電視學》(張振華、張君昌、歐陽宏生等)出版,是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對2014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廣播電視學》的修訂增補和完善。這些著作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探究了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的新定義,以“智慧廣電”為核心打造智慧城市、服務智慧社會建設。在多元媒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兩部著作敏銳捕捉行業變革發展的動態,立足“當代”視野,為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提供新興的布局導向。這些著作體現了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思想,對現實具有權威性、指導性作用。
進一步拓展並建構廣播電視的學科理論體系,史學研究取得了較好成果。如《中國電視史》(劉習良,2007年)、《中國廣播電視通史》(趙玉明,2004年)、《中國廣播史考》(陳爾泰,2008年)、《中外廣播電視史》(郭鎮之,2004年)、《中國電視批評史》(歐陽宏生,2006年)、《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何蘇六,2005年)、《中國紀錄片發展史》(方方,2003年)、《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研究簡史》(王文利,2008年)、《中國廣播研究90年》(申啟武,2010年)、《中國電視史(1959-2018)》(常江,2018年)等等。進入21世紀以來,跨學科研究成為廣播電視研究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政治學、哲學、美學、藝術學、文化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被大量用於廣播電視研究,廣播電視基礎理論、應用理論、決策理論研究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出現了一批優秀著作。如《電視傳播藝術學》(胡智鋒,2004年)、《生態電視論》(劉炘 2004),《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廣播電視業》(陳富清,2002年)、《類型化廣播的中國發展道路》(李欣,2018年)、《當代廣播電視概論》(孟建,2011年)、《紀錄片創作》(朱景和,2002年)、《電視劇原理》(曾慶瑞,2006年)、《紀錄中國》(呂新雨,2003年)、《中國民營電視公司現狀報告》(李幸,2002年)、《電視媒介經濟學》(吳克宇,2004年)、《電視批評理論研究》(時統宇,2004年)、《電視收視率解析》(劉燕南,2006年)、《電視藝術概論》(藍凡,2005年)、《電視批評藝術》(劉曄原,2008年)、《中國電視產業評估體系與方法》(李嵐,2004年)、《廣播影視產業支柱性與轉型發展研究》(魏文楷,2018年)、《批評與建構——聚焦中國電視》(譚天,2009年)、《電視時代—中國電視新聞傳播》(陸曄,2007)、《電視修辭學》(張小琴 2013)(21世紀中國廣播前沿系列叢書10部 覃信剛等總主編)等。
2、探索廣播電視在新時代的變革,回應行業熱點
與此同時,伴隨著廣播電視在新時代的轉型變革,諸多積極回應行業熱點、探究轉型方向的理論文章塑造了當代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新格局。
一是圍繞廣播電視集團化、產業化改革而產生的成果。時任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徐光春指出,要“形成一批在國際、國內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大型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和“全國性的廣播影視網” 。2000年12月27日我國首個省級廣電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正式成立運營。根據知網以“廣播電視”、“集團化”為關鍵詞的搜索結果顯示,相關話題的理論研討在2000年起步,2001年達到高潮,2002-2003年保持平穩態勢,從經驗借鑒、辯証反思、戰略決策、運行機制、評估體系等多方面為這一行業改革實踐提供了充分理論支撐與路徑保障。
二是廣播電視頻率頻道專業化建設。早在80年代起中央電視台就開辦了少兒節目,80年代后期開辦經濟頻道,至2003年新聞頻道的開播,經濟頻道、少兒頻道的改革,頻道專業化的浪潮迅速在全國電視行業中興起。廣播方面,自2002年起,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首進行以“頻率專業化、管理頻率化”為核心的改革也迅速啟動,並形成了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等8個專業化頻率。2002年,關於“頻率頻道專業化”的相關理論研究達到頂峰。
三是以“真人秀”電視節目掀起的泛娛樂化批判研究。這類研究源於2003年起以湖南衛視“超級男聲”、“超級女聲”等草根類歌唱選秀類節目所帶動的全民選秀浪潮下的一種過渡娛樂化反思。
此外,對廣播電視行業年度熱點的總結式研究以及理論研究的再研究再此階段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形式,為年度理論梳理總結、理論的回顧與在提高提供了一種宏觀和全面的思路視野。《電視研究》在每年的1、2期刊發電視理論研究的年度述評。《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將第一期的“聚焦”專欄設定為上一年度廣播電視理論行業的綜述研究匯總, 系統地總結上一年的廣播電視熱點。《中國廣播》也在每年1、2期辟出專欄,刊載理論研究評析性文章。
3.互聯網語境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轉型
“互聯網+”、“三網融合”、“媒介融合”、“融媒體中心建設”等論題成為這一時期研究的熱點難點問題。
隨著互聯網、移動媒體、VR、AR等新興媒介技術手段的推廣與運用,廣播電視面臨著視聽率下滑的危機與新技術介入、融媒體建設等新的挑戰。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要及時回應,為廣播電視在新媒體、多元媒介傳播時代的內容生產、主流價值觀傳達和信任度研究等領域提供理論支撐,拓展和延伸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全國公開出版有關媒介融合的著作40多部、在核心期刊以上發表這方面的專業論文500多篇。2010年起,為更好的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傳授需求,廣播電視的理論研究也緊密圍繞“三網融合”、“數字化轉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各方面展開。
我國廣播電視等刊物在繼承理論引導實踐、探路實踐的傳統功能的同時,也引領理論研究的前沿探索。提出並探討了“TV+”與“廣播+”等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視轉型發展的路徑理念。其中“中央廚房”的理論研究在2012年起步 , 2017年達到理論研究的高潮,各個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廣播電視借助“中央廚房”策略實現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轉型路徑建言獻策。
2019年隨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推進, “縣級融媒體”理論研討成為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的新興熱點,《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謝新洲,2019年)、《當前縣級融媒體建設的問題思考與策略探究》(曾祥敏,2019年)、《5G與人工智能時代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關鍵點——以江蘇邳州為例》(胡正榮,2019年)等理論研究文章充實與完善了這一決策的理論基礎。
4、廣播電視學術隊伍壯大、各自特色鮮明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廣播電視進入轉型發展期,各種需要探討的問題多、急需廣播電視研究作出回應。此時,我國各級各類管理部門、媒體、高校,廣播電視研究機構大量增加。2004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時任總局副總編輯的黃勇兼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各省市自治區廣播電視管理部門、媒體、各科研院校或前或后都建立了研究機構。據不完全統計,到2019年全國與廣播電視直接相關研究院所中心等550個左右。期間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全國廣播電視研究隊伍壯大,並形成各自鮮明特色。聯合會下屬56個二級分會和專業委員會、24個國家一級學(協)會,11個各類學術研究基地,涉及到我國廣播電視業界和學界的各個專業領域。廣播電視事業的繁榮也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據統計,全國有800多所院校辦有廣播電視專業,有3萬人從事廣播電視教學科研工作。各級各類管理機構以及各類媒體,有1萬人從事研究工作,累計全國有4萬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以管理機構、媒體、高校為代表的研究隊伍,逐步形成自身研究定位和風格,共同筑就中國廣播電視理論大廈。
應該看到,21世紀以來,我國廣播電視研究的形式呈多樣化,除傳統表現形式外,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已成為廣播電視研究的重要載體。早在2002年,央視國際網站在劉連喜的主持下,開辟了“電視批判”欄目,為電視研究搭建了網絡平台。廣播電視研究表現形式的現代化網絡化進一步促進了理論研究的繁榮發展。
在當前多元媒介環境下,我國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雖有轉型的理論自覺,但還缺乏真正的媒介“融合”理論研究。隨著“融媒體”、“兩微一端”、“中央廚房”等新型媒介發展觀念的確立與實施,傳統廣播電視的理論體系將被打破,真正與移動互聯網、VR等新興媒介技術融合的“大視聽”研究體系,包括從內容生產、媒介整合、效果評估等多方面全新的研究體系將會繼續推動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進一步轉型。一方面借鑒並依托於傳統廣播電視系統70年來探索形成的視聽語言表達系統,將新型媒介技術如移動互聯、VR感官體驗、場景化模式等植入傳統優秀的廣播電視視聽節目中,在理論研究方面主動並積極探索視聽節目與技術銜接的方式、策略與機制,如多屏互動、互動敘事電視節目等﹔另一方面,廣播電視理論研究要致力於拓展並延伸傳統視聽傳播渠道、挖掘傳統視聽內容的多媒介、跨媒介生產與再生產結構方式,如CNTV、@央視網、H5等新興的跨媒介視聽傳播方式。中國正在由廣播電視大國向廣播電視強國邁進的征途上,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任重道遠!
注釋:
張承芳:《哈爾濱廣播師范大學、哈爾濱電視大學開學》,《新聞戰線》1960年5月,第4頁。
黑龍江台對農村廣播部,《黑龍江台舉辦廣播農業大學》,《新聞戰線》1960年5月,第11頁。
左漠野(主編):《當代中國的廣播電視》(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21頁。
趙玉明:《“文革”前的<廣播業務>究竟出了多少期?》,《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年04期,第83頁。
歐陽宏生、李宜蓬:《中國電視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現代傳播》2009年第2期,第14頁。
根據知網“廣播電視”為關鍵詞的搜索結果,1966年后僅有《廣播電視的未來》(1973年發表於《廣播電視技術》之上)一文在技術方面進行了論述、1974年《工業電視發展的現狀及其應用》(發表於1977年《武漢大學學報》)。
張振華主編:《中國廣播電視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8年版,第8頁。
根據知網“廣播電視”為關鍵詞的搜索結果顯示,1978至1992年間,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呈現出較高的增長態勢,為其他階段年度增長率之最,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成為一塊“熱門”陣地。
楊青:《新聞是廣播電視的主體——吳冷西同志談廣播電視新聞》,《新聞戰線》1982年06期,第4頁。
《文藝廣播學十講》由牛印文著,四川廣播電視廳於1984年出版,為內部印發。
“我們需要廣播學、電視學——左漠野同志的一封信”,《現代傳播》1985年06期,第40頁。
參見“新書《廣播與電視》與讀者見面”,《新聞知識》1986年9月。第48頁。
參見裴玉章:《廣播、電視的“神經”和“耳目”(上)——NHK的輿論調查》,《國際新聞界》1980年04期,第3頁。
1986年,中央電視台運用分層隨機后仰的方法對全國28個城市進行大規模調研,創辦《全國28城市受眾抽樣調查分析報告》。
歐陽宏生、李宜蓬:《中國電視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現代傳播》2009年第2期,第15頁。
羅弘道:《改革開放十三年的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工作》,《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2年10月,第37頁。
陸原:《為創建中國廣播電視學作貢獻》,《新聞界》1986年12月,第30頁。
歐陽宏生、李宜蓬:《中國電視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現代傳播》2009年第2期,第16頁。
陳崇山:《新聞廣播電視受眾調查研究十年》,《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2年12期,第10頁。
楊偉光:《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深化廣播電視改革——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體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6年12期,第7頁。
相關應用理論研究文章如《建設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的電視文藝》(劉習良,1996)、《廣播電視理論研究邁向新台階》(胡妙德,1996)等。
參見郭鎮之:《歷史與情感 歷史與經驗——廣播電視史研究札記兩題》,《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2年02期,第20頁
趙玉明:《中國廣播電視通史》,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4年版,第408頁。
秦敏:《“中央廚房”: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採編方式創新》,《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年12月,第90-92頁。
參考文獻:
《中國廣播電視年鑒》(歷年)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歷年)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歷年)
《現代傳播》(歷年)
《電視研究》(歷年)
《中國電視》(歷年)
《中國廣播》(歷年)
《中國廣播影視》(歷年)
《新聞戰線》(歷年)
(作者簡介:朱婧雯:成都大學傳媒研究院副研究員、新聞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歐陽宏生系成都大學特聘教授、傳媒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