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以文化之厚重,賦影視劇以沉靜格調

楊昕

2019年11月12日15:17  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原標題:《鶴唳華亭》:以文化之厚重,賦影視劇以沉靜格調

 

  “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作為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歷史傳奇劇,《鶴唳華亭》的開場是漫天飛雪裡的呼嘯風聲,是古典弦樂的迂回悠長,亦是屏息凝神間的劍拔弩張。正如劇名營造的深沉意境,該劇以大宋百年傳統文化底蘊為筆,格調更顯靜謐厚重。

《鶴唳華亭》:以文化之厚重,賦影視劇以沉靜格調

  禮儀之立:宋代美學的匠心雕琢

  一種沉穩優美的歷史質感,貫穿於《鶴唳華亭》之中。追根溯源,這種質感的提升離不開對文化的深耕與雕琢。故事以宋代風貌為參照,構建出了以往影視劇中並不多得的宋朝美學風范——它區別於唐代的華美繁復、明清的清冷浪漫,一種獨有的素淨典雅緩緩流露﹔而貫穿始終的禮儀之美,更使這種氣質達到極致,故事厚重,基調沉穩。

  具體而言,其美在仁義重禮的君子氣節。太傅盧世瑜在學生誤入歧途之時用“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相匡導﹔蕭定權遭遇絕境之時仍能“君子死而冠不免”,從容不迫地整理儀容。在面對危機和挑戰時,《鶴唳華亭》中的人物們恪守堂堂正正的的君子品格,描繪出一種不與污濁合流的理想化精神美感。

  美在千回百轉的古風雅樂。典雅純正的傳統宮廷音樂,復刻了宋代的人文風貌,畫卷的展開和節奏的張弛蘊於音樂的起伏,感官觸動間,仿佛讓觀眾穿越回悠遠的歷史長河。

  美在精湛巧妙的點茶技法。劇中多次描摹的點茶場面,還原出“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的宋代茶藝。其中用茶筅擊茶湯,使之起湯花的動作——“運筅”或“擊拂”,這一點茶的重要手法貫穿全劇始終,也成為蕭定權與父親之間情感起伏的重要線索。

  美在蕭散逸氣的行筆書法。宋代美學在書法上建立起一種“柔文化”,《鶴唳華亭》中蕭定權的獨家秘技——“金錯刀”就是對宋徽宗瘦金體的完美化用。更重要的是,“金錯刀”不僅成為推動劇情的重要元素,也使蕭定權小怯大勇的性格得以藝術化體現。

  無論是君子之美、雅樂之美、點茶之美還是書法之美,《鶴唳華亭》將傳統文化之美融於情節之中,觀眾的代入感和古朴的意境美油然而生。

  經由台詞、服飾的細節雕琢,一顰一笑的動作考究下,建筑、辭賦、器物、禮儀、規制之美相融匯,呈現出宋朝的獨特風貌。這部劇既增進了觀眾對於古代音樂、茶藝、書法、儒家思想等多文化內涵的了解,也為人物的性格形成和劇情走向的迂回反轉,注入了扎實的戲劇化動因。

  人物之立:細膩深沉的秉性勾畫

  不以奇觀化場景和浮於表面的激烈戲劇沖突奪人眼球,反而在沉靜的節奏中勾勒出深度的內心糾葛。《鶴唳華亭》的人物定調,於景,在人。

  大雪紛飛的詩意場景,庄重沉郁的宮廷建筑,冷調的畫面襯托出人物復雜深沉的內心形態。言語辭賦中,帶有哲學意味的思考得以吐露,幾分哀傷貫穿始終。開篇不用解說詞加以闡釋,而以景烘托,以神聚焦,談吐動作和細節神態間,寥寥數筆,人物基本的性格、秉性便得以突顯。

  當故事不斷推進,主人公的怯弱莽撞與遠瞻大局交相輝映,同一場戲的不同節點甚至設置了多次轉折,層層遞進,人物形象也逐漸豐滿。

  隨之遞進的,是多線故事邏輯下人物的情感層次。少年喪母喪妹的皇太子蕭定權對父親既敬愛又畏懼,既期望獲得肯定,又害怕面對希望落空時的窘境。劇中的父子關系有誤解猜疑的阻隔,也有消融堅冰的溫情﹔而陸文昔與的太子偶遇相知,則刻畫了兩個小怯而大勇的人為了社稷安寧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使命感,以及逆風執炬、相持相伴的動人愛情。

  人物關系循序漸進的變化,自然地穿插在故事進程之中,借由動作、神情的頓挫,表現豐富的內心情感。

  文化之立:哲學美學兼備的歷史故事

  以文化執筆,《鶴唳華亭》不僅有歷史傳奇,更在整體的敘事把控上兼具傳統的哲學和美學意味。劇中的敘事節奏,隱匿於富有意境的畫面語言和詩化配樂之中,卻帶來了環環相扣的故事密度。

  在畫面呈現上,《鶴唳華亭》既有大場面,也有穩細節,動中帶靜,以靜襯動。全劇通過穩定的畫面構圖營造出周正厚重的視覺體驗,高純度、低明度的色彩風格,古朴的歷史質感躍然紙上。

  而在配樂選擇上,劇中的音樂考究也頗顯匠心。該劇以音破局,縈繞耳際的弦樂鋪墊牽動著情節發展,斷續的鼓點精准地把控著敘事節奏。宋代禮樂在劇中,既承擔了聽覺美感,又化身為敘事的轉折象征與連續性符號。

  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關系中設計出多層反轉,難以預測的故事走向牽動著觀眾的神經,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而多線並進、成長式的敘事模式,則讓故事具有了十足的張力,相互交織成一個基於儒家思想和傳統家國情懷的復合網絡。

  無論是點茶使手法的變化、停頓暗示出的情緒起伏,還是以書畫帶出的轉折,以象征手法實現線索的串聯,是《鶴唳華亭》在敘事推動的關鍵。禮儀文化與懸念的有機結合,使人物典型更為立體,也復刻出傳統文化的典雅之美。

  從各個影視元素進行文化深耕的《鶴唳華亭》讓我們看到了影視劇的品質延續。而扎實的創作手法之外,頗具正劇感的敘述又還原出專屬的時代文化,影像風格不斷推陳出新。相較於其他影視劇,《鶴唳華亭》氣質似乎更加沉靜,內容的縱向維度卻更為深邃,借由劇中人、事、情,觀眾可以期待一次美學延展,感受一次文化復歸。(楊昕)

(責編:燕帥、趙光霞)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詳細】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