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9年8月下

“現場評論”對黨報新聞評論的創新與啟示

李文學
2019年11月21日15:33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8月下

“現場評論”是人民日報評論部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增強“四力”重要指示精神,於2018年7月在評論版推出的新聞評論新欄目,也是一次對黨報新聞評論生產機制的改革與創新。創辦以來,從長江河堤到進博會,從與河長面對面到與兩會代表談心,過去囿於書齋的評論員化身為奔赴新聞第一線的記者,寫出了一系列“既帶思想力量,又沾泥土氣息”的好文章。人民日報“現場評論”的創新實踐給當下黨報的新聞評論創新以啟示。

“現場評論”的創新實踐

新聞評論作為媒體的靈魂和旗幟,擔負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務。人民日報“現場評論”打破傳統新聞評論的生產流程和生產范式,為黨報新聞評論改革與創新找到了新的可能。

1.新聞評論生產機制創新。人民日報“現場評論”作為一種新的評論生產范式,著力補足過去新聞評論員“腳力”不足的缺憾,將評論員從辦公室推向新聞第一線,在採訪中尋找新聞評論寫作的由頭和素材,從而改變了過去評論員囿於書齋、坐而論道的評論生產方式。這樣,既能讓評論員“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①,以此增進對國情、民情、社情的體察與了解﹔又能培養評論員扎實、朴素、深入的工作作風。除此,還能讓評論員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找“活水”、抓“活魚”,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讓黨報評論“上連黨心,下接民心”,從而增進黨報評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2.新聞評論表達方式創新。過去的新聞評論實踐中,為了追求立場的中立性和評論的客觀性,評論員多採用非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評論。但在人民日報“現場評論”的寫作實踐中,評論員直接在新聞現場尋找評論寫作的由頭和素材,並以“我”的視角,“在場”對新聞事件發表評論。所以在“現場評論”的表達和論述中,明顯帶有一種“鏡頭感”,給受眾一種置身於其中的感覺,增加了評論的“感染力”。例如《竹海、石斛與鮮花的生態經濟學》一文,評論員將四川宜賓的蜀南竹海、貴州赤水的丙安古鎮、雲南昆明的“花兒街”等三個不同時空的產物連綴在一起,以一種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通過場景轉換來突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評論主題,帶給受眾強烈的新鮮感和沖擊力。

3.新聞評論論証模式創新。“現場評論”除了在新聞採訪中尋找評論由頭和提煉觀點外,在論証模式上也一改過去“觀點+材料”的傳統論証模式,挖掘新聞現場,甚至是直接引用採訪對象的原話來論証評論員自己的觀點。這種述評結合的論証方法,兼具新聞的故事性與評論的邏輯性,讓新聞評論更為生動和具有感染力,克服了過去評論文章過於強調思辨性和邏輯性的弊端,更容易讓讀者接受並產生“共鳴感”,評論的論証效率進一步得以提升。例如在《石鼓鎮裡說植綠》一文中,評論員“在雲南麗江石鼓鎮的林蔭道上行走,看到一位戴草帽的老人在慢慢踱步”,隨后就以84歲的趙碧和77歲的和澤周兩位老人的回憶和講述作為論據展開論述,最后又從年輕的石鼓鎮林工站站長和朝明的述說中落筆,文章邏輯清晰,讀來讓人信服。

4.新聞評論傳播方式創新。一篇優秀的新聞評論要形成傳播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還在於新聞評論傳播方式的創新。人民日報“現場評論”充分發揮人民日報在報、網、端、微的傳播優勢,在做好報紙“現場評論”欄目的同時,深入挖掘和利用新媒體傳播技術和傳播方法,創新使用H5、短視頻直播等傳播手段,為黨報評論插上了新媒體的“翅膀”。例如,在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體採訪活動中,“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不僅開設了《評論君的“長江號”》專欄,每天推送一篇“現場評論”,還推送了H5產品《快看!我把我印在了長江上》。用戶在閱讀評論內容的同時,還可以上傳個人頭像制作精美的明信片分享到朋友圈,形成了“二次傳播”的良好效果。這種“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的傳播方式,讓黨報評論更添影響力。

“現場評論”創新實踐的隱憂

“現場評論”作為一種新的新聞評論生產范式,突破以往人民日報評論的宏大敘事模式,評論員深入新聞第一線,以老百姓可見可感的形式,創新新聞評論的生產、表達、論証以及傳播方式,獲得了良好的反響。但在“現場評論”的創新實踐中,由於評論員“我”直接介入“新聞現場”,並以此選題和寫作,所以如何在實踐中保持和平衡新聞評論的客觀性、代表性以及材料與觀點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思考與應對。

1.“我”與新聞評論的客觀性。“現場評論”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評論員以“記者”的身份參與新聞採訪,在採訪中尋找新聞評論寫作的由頭和素材。雖然新聞評論本就是觀點表達的文體,但作為主流媒體的評論員,其觀點對受眾來說,顯然並非評論員的“一家之言”。所以,如何既以“我”的視角去採寫新聞評論,帶給受眾“置身感”,產生“信服力”,又從實踐本身的瑣碎中抽離,以客觀的眼光打量和分析問題,進而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評論,是每個置身新聞現場的評論員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評論員不斷提升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和敏銳性,堅持新聞的客觀性准則,恪守新聞專業精神,以此來破解和平衡由於評論員“在場”而可能導致的“客觀性”難題。

2.“小事件”能否反映“大問題”。“現場評論”的寫作實踐中,評論員奔赴一地進行採訪寫作,面臨的就是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和具體問題。那麼,如何透過這些“點”上的“小問題”,反映“面”上的“大問題”,從而抓到“真問題”,由此“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這也最能考驗評論員的功底與積累。這就要求新聞評論工作者既要“上接天線”,熟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我們時代發展的大背景﹔又要“下接地氣”,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以及普遍關心的問題﹔同時,還要在採訪前做好扎實的材料和知識准備工作。隻有這樣,評論員才不會被囿於一事一地,也才能“由點及面”“由表及裡”,從“小事件”中洞悉“大問題”,真正做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3.如何平衡“述”與“評”。新聞評論作為一種觀點表達的論說性文體,說理性和思辨性是其基本的特征。“現場評論”的創新實踐中,新聞評論員依靠新聞現場捕獲的新聞事實,以新聞敘述來代替過去“觀點+材料”的論証模式。這種論証模式,一方面,帶有強烈的“現場感”,能透過評論員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增加評論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過多新聞事實介入評論文本,又會在客觀上造成新聞事實的堆砌,讓讀者隻見“新聞”難覓“觀點”,從而影響整個新聞評論的論証效率。故此,如何在論証中平衡“述”與“評”的關系,也是評論員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現場評論”作為一種觀點表達的實用文體,所有的論據都應該為觀點服務。那麼,在“述”與“評”的關系中,也當由“觀點”來統攝所有新聞事實,以此作為論証中事實選擇的標准和依據。

啟 示

“新聞宣傳是否善於創新,是否能夠做到常做常新,是其發展壯大、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關鍵。”②新聞評論作為輿論宣傳和思想引領的“金話筒”,作為黨報黨刊公信力和權威性的來源,更應“常做常新”,不斷適應新形勢下思想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需要。探究和反思人民日報“現場評論”的創新實踐,就是為了能給當下黨報新聞評論創新以啟示。

1.著力增強“四力”,強化供給側變革。伴隨網絡新媒體的發展,互聯網日益改變著現有的輿論傳播格局,使傳統媒體尤其是黨報評論面臨嚴峻考驗。“現場評論”的創新實踐表明,新形勢下要“承擔起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宣傳好、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報評論這支‘音量最大的金話筒’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③。這就要求黨報評論要“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要以增強評論員“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抓手,守正創新,不斷拓展黨報評論的表達空間和選題范疇,從而改進和優化黨報評論的生產范式和生產流程,以此強化黨報評論的供給側變革,使黨報評論真正做到“三貼近”,使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

2.培育融合思維,掌握傳播新手段。媒體融合是當下傳媒發展的一大趨勢,技術賦權讓普通人也能通過互聯網自由發表評論,一個“人人都是評論員”的評論格局已然成形。這種語境下,黨報評論要在新的輿論格局中掌握主動權,就必須注重對評論員融合思維的培育,革新現有的傳播手段、傳播技能和傳播語態,形成新的表達和論証范式。人民日報“現場評論”創新使用“蒙太奇”和H5技術等手段,取得了良好的評論效果。足以說明黨報評論要充分發揮黨報評論的權威性和思想性優勢,就必須掌握新的傳播技能和表達方式。隻有這樣,才能讓黨報評論發揮所長,增強自身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3.注重渠道拓展,堅持內容仍為王。融媒時代,新舊媒體互相競合,形成了新的傳播生態和傳播格局。黨報評論創新,一方面,要不斷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在發揮傳統黨報傳播優勢的同時,借助“兩微一端”構建起立體的傳播網絡,實現全媒體覆蓋,形成黨報評論傳播的新矩陣﹔另一方面,新聞評論作為一種觀點表達的文體,最重要的還在於評論本身是否有新意、是否有真知灼見,這才是生成評論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關鍵。因此,黨報評論在革新傳播方式和內容表達的同時,要繼續堅持內容為王,充分發揮黨報評論的權威性和思想性優勢,以在當下的輿論格局中佔據主動地位。

結 語

“現場評論”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增強“四力”重要指示精神的踐行與回應,也是一次對黨報新聞評論生產機制的探索與創新。新聞評論作為黨報輿論引導的主陣地,在傳統媒體式微、新媒體發展欣欣向榮的今天,更加需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來革新傳統新聞評論的生產、表達以及傳播機制,從而擦亮黨報評論這支音量最大的“金話筒”,增強黨報的輿論引導力和傳播力,壯大主流聲音,形成線上線下同心圓。

注釋:

①習近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J],《求是》,2019年第8期

②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311頁

③陳凌 盛玉雷:《唱響主流聲音 傳播主流價值——2018黨報評論融合發展論壇綜述》[J],《新聞戰線》,2018年第17期

(作者為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