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盤點2019廣播業:新媒體全場景放大傳播聲量

劉書峰
2019年12月19日09:3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媒體全場景放大傳播聲量

廣 播

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各廣播主流媒體以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目標,圓滿完成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全國兩會、“一帶一路”、精准扶貧以及其他重點宣傳報道活動。各級廣播主流媒體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的創新,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了明顯提高。2019年9月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粵港澳大灣區之聲及新媒體平台開播上線,作為區域特色鮮明的傳播平台,以“一流灣區、一流生活”為理念,突出服務國家大局,聚焦財經科創、生活資訊服務,以粵語播出為主,受眾目標年輕化,及時提供更多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信息內容,掌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

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2019年9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全面啟動高質量發展改版工作。突出“台網並重、先網后台、移動優先”理念,努力在“5G+4K/8K+AI”全新戰略布局下推進內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改版涉及17套對內廣播頻率、44種語言對外廣播和主要新媒體平台,廣播端積極拓展傳播渠道,努力形成“全場景”傳播。2019年,全國廣播行業的發展普遍進入“台網一體、移動優先”的階段,廣播技術建設與內容建設逐步深度融合,把握移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社交化傳播特點,更多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成果,進一步鞏固擴大主流輿論陣地。

2019年,多檔優秀廣播節目克服重重困難得以完成,有的在大雪封山之際深入極寒地帶,有的為一個選題蹲點一年之久,有的發動全國媒體及新媒體融合協作,有的幾易其稿查閱史料,廣播人以“工匠精神”完成一個個廣播作品。他們是廣播行業增強“四力”的優秀典型,在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不斷超越中把廣播推向前進。

年度推薦

《冷極慢火車》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的公益慢火車4182次已經默默運行了40多年,每天從根河市滿歸鎮開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這是大雪封山時,沿途百姓走出大山就醫、上學、購物、做生意、走親訪友唯一的“生命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在寒冬深入林區,用聲音記錄在極寒深處居住,卻又積極樂觀向往外面世界的追夢乘客,也展現了列車組成員甘於寂寞、為守候深山的追夢人助力的不平凡形象。

《真理的味道》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交通之聲、義烏市廣播電視台合作,以3集廣播劇的形式,生動再現了陳望道先生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的艱難過程。廣播劇以嚴謹的劇本、極具年代感的音效音樂、豐富的浙江地域元素,把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融合在一起。

《無聲合唱團》

一個偶然的機會,兩個來自北京的新銳藝術家李博和張詠對聾啞人的聲音產生了關注。他們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支持,訓練聾啞孩子發出標准的音高,組成特殊的合唱團。經過6年多無數次的訓練,2018年,由14名聾啞孩子組成的“無聲合唱團”,踏上有“中國音樂聖殿”之稱的北京音樂廳的舞台,感動了無數人。

《回家》

2018年,四川廣播電視台綜合廣播記者對“中國黑頸鶴之鄉”進行全年蹲點式深入挖掘,用大量場景聲音,“長鏡頭式”地還原了記者的所見所聞,真實、生動地講述了發生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保護故事。

《我家住在解放路》

許多城市有“解放路”,湖南廣播電視台廣播傳媒中心從與新中國相伴而生的“解放路”這一獨特角度切入,聯動全國70家廣播媒體,共同制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70集系列報道。挖掘和講述全國各地解放路上的歷史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變化。

(盤點、推薦人系《中國廣播電視年鑒》編輯部副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