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傳統媒介融合的輿論空間探究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媒體的迅速崛起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與挑戰。本文在回顧新媒體發展歷程、媒體融合現狀的基礎上,對輿論空間開放性、導向性、包容性等形態特點進行了探討,認為媒體融合條件下的輿論空間具有官民互動距離更近,輿論空間繼續擴大,亞文化豐富多樣,“網紅”與“意見領袖”層出不窮等特點,應辯証看待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與缺點,逐步完善社會輿論空間體系。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媒介﹔融合﹔輿論空間
近年來,新媒體的發展如日中天,對於傳統媒體業態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然而,是不是傳統媒介“已死”?目前,這個結論還懸而未決。新媒體與傳統媒介正處於不斷融合的階段,佔據不同的市場份額,吸引著不同的受眾群體。在當今信息流與大數據的時代,在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碰撞融合的過程中,輿論空間自身的特點也顯現出來。
一、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融合
(一)新媒體的發展
一是新媒體的界定和特點。新媒體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新”的傳播媒介。“新媒體”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67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的技術研究所所長P.高爾德馬克發表了一份計劃書,計劃書裡他第一次將“電子錄像”稱為“New Media”(新媒體),新媒體這個概念因此誕生。近年來,新媒體的發展在我國十分迅猛,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新媒體的中介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時間維度來說,新媒體的“新”只是一個比較概念,曾經的報紙、電視對於收音機來說,也是新媒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媒體作為一種工具,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演變、更新與升級。回顧媒體發展史,在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周期逐步縮短的今天,新媒體的內涵不斷深化,而外延也在延伸。在信息時代,不僅是技術變革和物質形態的變化可以產生新媒體,新的軟件開發、新的信息服務方式的推出都可以稱為一種新媒體的誕生。[1]3從技術的維度看,新媒體是基於數字技術的媒體,數字技術是新媒體所有功能實現的前提。新媒體的信息載體是比特,比特的流動不依靠於物質實體,隻要有一台連入互聯網的終端,就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與其他受眾發生互動。
對於新媒體,許多學者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新媒體受眾大致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超媒體性。也就是說,隨著網絡的普及,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接收終端不斷面世,超媒體信息服務成為新媒體提供的基本服務,人們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點擊鏈接選擇性地選擇接受內容,用戶可以自己掌控信息的選擇權。第二,交互性,是指信息發送者與信息接收者的交流是雙向的,且整個過程中互相可控交流的程度和效率大為提高,這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最明顯的區別。數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信息的發送與接收更加方便且成本逐漸降低,這是交互性增強的技術基礎。第三,個性定制。新媒體更注重用戶個人體驗,重視一對一、點對點式的信息服務,尤其是借助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私人定制,越來越符合個人的需求。第四,超時空性,新媒體利用連接全球電腦的互聯網和衛星通信,使整個世界徹底成為一個打破地理界限的“地球村”,通信速度也大大提升,降低了交流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
二是我國新媒體的發展現狀。作為后發制人的新媒體發展大國,雖然起步晚,但是在近十年來,中國的新媒體發展速度在全球位居前列。隨著中國新媒體用戶的持續增長及應用的不斷豐富,新媒體的發展儼然成為推動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其具體表現在:網民數量龐大,新媒體產業不斷升級,產值飆升﹔新技術新設備頻出,移動互聯網展現新活力﹔傳播應用不斷豐富,新媒體逐漸成為主流等。
(二)新舊媒介融合的現狀
國內第一個引入媒介融合概念的張雯教授認為,研究媒介融合,可以從技術融合角度展開,也能從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開,還能從媒介組織結構融合角度展開研究等。因此,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融合研究應從四個方面來探討。
第一,技術融合。首先是傳播手段的融合,可以利用新技術改造傳統媒體,也可以理解為大型傳媒集團運用不同媒介的傳播手段在一個大平台上進行整合,使這些媒介之間內容互相推銷互相補充。再次是終端融合,手持媒體的發展,比如手機、平板電腦使傳播終端與通訊終端相融合。最后是三網融合,也就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的融合。第二,市場融合。由於新媒體和傳統媒介的物質形態已經融合,受眾市場的劃分自然也不會十分明確,媒介的需求市場一定是包含新媒體和傳統媒介的。其業務也呈現融合的趨勢,不同形式的信息要通過廣播電視、紙媒和互聯網等行業的互相聯通,導致媒介組織的業務滲透融合,正如“互聯網+”促進媒介緊密融合。第三,制度融合。不論說互聯網還是傳統媒介產業,技術和經濟的融合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問題,這需要管制方法的調整與更新。對於新生媒介環境帶來的倫理問題,政府要及時對媒介市場進行調控,建立健全相關立法。第四,文化融合。毫無疑問,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融合是符合全球化趨勢的,這樣的媒介融合有助於消除文化差異,促進文化交流。受眾終究是利用媒介來進行信息的交流置換,這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同文化的傳達溝通。融合媒介平台帶來的文化交流,不僅有助於人們拓廣知識面、加強交流效率,也能促進人們進行更全方位深入的有效溝通。
目前,隨著信息產業融合和改革的深入,媒體產業並購使媒介融合形式更加多樣化,給媒介運營帶來新的機遇。媒介之間跨媒體、跨地區融合,以及媒介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多元化融合,可以使媒介組織結構與工作流程發生巨大變化,從而大大增強媒介的實力和影響力。尤其是知識付費的觀念漸漸深入人心,自媒體大軍也越來越多參與進來分一杯羹。應當看到,新媒體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潛力,不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文化方面,都是大勢所趨,新舊媒介融合的變動狀態日新月異。
二、輿論空間的形態特點
(一)輿論的界定
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對輿論的定義不一,最常見的是《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定義,“輿論是社會中相當數量的人對於一個特定話題所表達的個人觀點、態度和信念的集合體。”[2]也有人認為,輿論是基於大多數人意見基礎上的集合,還有人認為輿論是精英和媒介的意見,這些觀點還值得商榷,但必須肯定的是公眾輿論會反映群體利益的沖突。
(二)輿論空間的形態特點
輿論空間具有開放性。輿論空間有一個前提條件,每個人所表達的意見要是自由和自願的表達欲求的集中。輿論和民意是有區分的,輿論的基礎是民意,但民意並不一定表達為輿論﹔公開表達的輿論並不必然代表民意。輿論空間要保障輿論能夠自由和自願地表達,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集中體,在這個空間裡進行表達和傳播的過程中,增強意見的有效交流,取得社會更廣泛的認同。在輿論空間內,要有適當的輿論表達機制來控制和促進輿論空間更加完善。
輿論空間有具體導向。輿論空間通常會有一個指向,針對某個組織或某個事件或具體人物。輿論空間的指向性,也就決定了人們會對其關注的內容進行從頭到尾的細致的追蹤,也決定了人們對內容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參與輿論空間的人們會有自己不同的立場,但都是指向所關注的事件。
輿論空間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輿論空間是抽象的,它並不局限於任何環境,不論是大到整個世界,還是小到個人家庭,隻要有輿論產生與交流的地方,都可以視為輿論空間。但是輿論空間有時需要一定的載體傳導,比如報刊、書籍、廣播電視等,特別是新媒體對輿論空間的建構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輿論的傳播形式的多樣化和交互化,輿論空間的普遍性和包容性也逐漸明晰。
輿論空間動態開放發展。輿論空間的時時更新變化發展,是由社會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信息交換過程簡易而交換量巨大,各種輿論意見的匯聚變得更加快捷。並且,“因為輿論的存在是以公眾的關心和持續性的意見表達為前提的,如果喪失了公眾的關心和持續性的意見表達,輿論也就自動消失了。”[3]15人們的思想和輿論是無法掌控的,人們的關注度是輿論空間膨脹或縮減,熱烈或冰冷的決定性因素,更何況有時還會有個別主導力量的引導,所以輿論空間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三、新媒體與傳統媒介融合下的輿論空間特性
(一)官民互動距離更近,垂直交流不斷深入
新媒體的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背景下,輿論空間的載體范圍也擴大,輿論傳導的效率更快、容量更大,這意味著人與人之間互動距離拉近,輿論的溝通交流途徑更加暢通。
首先,官民意見的融合交流更便捷。國外的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等拉近了大明星和普通粉絲的距離,而我國的微博、微信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政務微博在輿論空間中起到了穩定民心的作用,也促進了官民交流的深度發展。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特治國”,是人們討論的一個熱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政治家對媒介融合帶來的新輿論陣地的重視。再次,輿論監督方式多元化。輿論監督是社會公眾運用輿論的力量制衡權力的越界、糾正社會偏差使之沿著符合社會共同准則的法制方向運行,輿論監督從根本意義上說就是追求社會正義。新媒體與傳統媒介融合,受眾通過輿論的方式監督政府和社會活動的作用更加明顯。針對社會熱點事件,每一位受眾都可以通過傳統媒體進行監督,也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更合理更全面的輿論導向和監督。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融合,讓官方輿論與民間輿論逐漸能融在一個場域中互通有無,也有助於促進官方活動的透明度與民主化。
但是官方媒體的新媒體運營機制有可能過度重視外部影響,因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力,並且有可能危機處理不當就導致官方部門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下降等問題﹔也有可能遭遇網絡水軍的蓄意襲擊等。這些問題在輿論空間擴大的情況下,是需要警惕和防范的。
(二)亞文化種類紛繁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與碰撞帶來的便利與效率讓人們跨越地理空間和時間的界限,形成一個個特立獨行的團體,甚至是形成某種強大的“亞文化”現象。不斷拓寬的輿論空間給了不同群體之間更大的自由和更強有力的亞文化認同感。例如“小清新”文化,由於媒介融合,擁有不同文化認同需求的人能在各種媒介渠道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愛好者,加強了這樣一個文化群體的緊密程度,讓“小清新”走入主流話語體系,成為一種消費與生活風尚。
在新媒體浪潮洶涌而至的時代,有這樣一群人走在了時代的前端,他們是“自媒體人”。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網絡化的方式,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個體傳遞各類所需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可以稱為“個人媒體”。現在自媒體主要在各類網絡視頻平台、微信公眾號平台和微博、類博客(LOFT等)平台進行自我傳播自我營銷。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4]。以“羅輯思維”這檔自媒體節目來說,羅振宇可以說是開創了自媒體知識付費的先河。羅振宇作為曾經的自身媒體人華麗轉身蛻變,剖析了互聯網的時代特征。他秉持著這樣的觀點,互聯網正在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基礎設施”,它將徹底改變人類協作的方式,使組織逐漸瓦解、消融,而個體生命的自由價值得到充分釋放。自媒體抓住了知識輿論場的核心,讓傳遞知識變得簡單而平等,也更有目標性。
在新媒體與傳統媒介融合碰撞的時代,有人仰仗新媒體的快捷便利效率,但也有人固守傳統媒體陣地﹔有人亟待在大數據大媒體環境下尋找一個依托的輿論載體站住腳貼上標簽不願變化,也有人充分積極利用各種新媒體技術充實自己兼容並包。輿論空間產生了許許多多的亞文化群像,這需要人們明辨方向,找准位置,謹慎吸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三)“網紅”與“意見領袖”層出不窮
隨著自媒體的興起,為了獲得一時人氣,各種網紅層出不窮,消費主義下美妝達人們興起﹔也有對於熱門事件積極尋求解決途徑的意見領袖。人們紛紛在新媒體環境下尋求關注的定位,真正渴望利用公共輿論空間學習與吸收的大多數群體也不可忽略。在眾多欲望和期許當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交錯的輿論空間生態問題值得人們關注並為之努力改善。傳統媒體需要保持自身輿論空間的權威性、思想性、准確性和引導性。要穩固傳統媒體的地位,新媒體要對傳統媒介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要確保信息得到快速流通與及時回應,要積極運用新媒體與傳統媒介交叉使用,確保信息的正確性、即時性和多樣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與傳統媒介融合正為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輿論需求創造了有利條件。媒介融合通過交互性十分強大的平台提升了廣大群眾的輿論探討熱忱,充分刺激受眾發揮主體性作用,進一步拓寬了輿論傳播的范圍和途徑。同時,這也為廣大受眾不斷延展出新的話語邊界與空間。不同媒介的融合是信息傳播方式的融合與革新,載體的更新必然使輿論空間拓展與延伸,輿論空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也層出不窮。在傳統媒體主導地位的基礎之上,又要多加利用新媒體引以為輔助,辯証看待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與缺點,逐步完善社會輿論空間體系。輿論空間的建構主體不僅僅需要每個參與的公民提高自身素質,切不可堵塞民眾輿論意見之路,因為自網絡逐漸成為公眾自由言論的大眾化與社會化載體后,宜疏不宜堵。社會進步所需要的是要讓輿論疏通與流暢,要利用有益的輿論監督推進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多樣性,進一步提高社會的現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參考文獻:
[1]宮承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
[2]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第14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3]許靜.輿論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美)謝因波曼·克裡斯威理斯.We Media(自媒體)[J].研究報告,2003(7).
作者簡介:陳茜(1994—),女,廣西柳州人,單位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