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20年第1期

快時代與慢綜藝——對綜藝同質化現象的反思【2】

劉莉
2020年02月19日09:39 |
小字號

(一)節目形式

嚴格說來,慢綜藝節目並不是一種新的節目類型,而是一種新的制作理念。針對當前受眾普遍存在的文化焦慮、審美疲勞等問題,慢綜藝著重通過人設、體驗等元素來滿足受眾,用情感內核去打動受眾疲憊的心靈。

慢綜藝具有體驗感的主題設置是其頗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例如湖南衛視《向往的生活》的節目內容十分簡單,只是嘉賓與主持人在農家小院裡做一日三餐,但是這簡單的一日三餐卻能體現出洗去鉛華的真實。每一位嘉賓到達蘑菇屋之前需要點菜,主人公們據此做出一頓飯。素顏出境的明星們沒有台詞,也沒有劇本,甚至會出現嘉賓在床上呼呼大睡幾小時的情況,節目中鏡頭大體上也負責真實記錄。但正因為如此,明星們接地氣的一面才被表現出來,從而在簡單中升華,展現出煙火氣息。性格各異的嘉賓展現出來的內容是有人情味和性格邏輯的,觀眾們從中往往可以觀照自身,從而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農家小院中,被逐漸治愈。

可以看出,慢綜藝對體驗、人設等元素的運用十分充分。一方面,觀眾是旁觀者,與節目存在一定的審美距離﹔另一方面,觀眾又是體驗者,他們將自己的親身經歷代入到節目中,產生一種自己也被治愈了的滿足感。

(二)敘事方式

在真實的主題設置之下,慢綜藝在情節展示上也是以真實自然為主,再輔以個別的亮點。在《向往的生活》中,節目組在屋內安裝隱蔽攝像頭,最大限度地還原了主人公從日出到日落的生活場景。燒柴生火做飯之后沒過多久,又要開始為下一頓飯忙碌,明星們多次素顏出鏡,在做飯的間隙絮絮叨叨地聊著天。作為觀察類綜藝,其所營造出來的“生活在別處”的意象深深地吸引著忙碌的都市人,當本真在這樣的生活中被表現出來時,觀眾便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就是他們“向往的生活”。田園的生活節奏變慢,人們便會注意到天上的星星,留下充足的時間去等待一顆流星劃過,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正如電視觀察者楊智帆所說:“《向往的生活》用一種清新的田園風光,向大家展示著農村生活前所未有的魅力。”③

在浩如煙海的素材中,節目組通過“減法藝術”,隻留下必要的內容。貫穿節目整體的溫暖的色調、踏實舒心的氛圍、萬籟俱寂時天上的繁星點點,村落裡可愛的中華田園犬小H等,都是節目的動人之處。在點菜做飯等重復事件中,注重人物之間的互動,聚焦人物情感,使節目變得豐富而濃郁。

(三)價值取向

慢綜藝所體現出來的正是一種歸隱的價值取向。而這種歸隱與陶潛不同,更多是一種內心的安寧。忙碌的都市人哪怕內心再疲憊,也很少會去真正選擇“採菊東籬下”的生活。他們需要在忙碌的間隙能有休息的機會,尋找到片刻的寧靜。所以慢綜藝所傳達的歸隱,更多指的是內心。在略顯重復的日常生活中去發現許多亮點,一道賽螃蟹,雖然做法簡單,但是其中所夾雜的孫紅雷和黃磊之間的回憶,讓人不自覺地動容。夜晚室外難以拍攝的情況下,嘉賓們依然堅持等待流星出現,在其出現的那一刻,他們手舞足蹈,眼含淚花。正如何炅所認為的那樣,農村的星星比城市裡更亮,是因為這裡更慢。人們願意花上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去虔誠地等待一顆星星,隻為在它出現的那一刻體驗到透徹心扉的舒適感。通過一道賽螃蟹,或是一顆流星,人們觀照自身,觀照自己與物之間的關系,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加懂得生活乃至生命的意義。例如《親愛的客棧》以“慢下來,去生活”作為標語,點明節目主旨,《向往的生活》將節目立意直接體現在標題上,都是在傳達一種遠離喧囂、回歸自然的意境。雖然肉身置身於田園生活中的時間是有限的,但在這有限的時間中,我們卻會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體味出一種無限的境界。所謂慢,並不是指情節的拖沓與重復,而是內心的節奏放慢,在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中,關注生活體驗與人情冷暖,展現出一種從容的心態。

三、慢綜藝反思

在慢綜藝集中爆發的當下,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是否所有慢綜藝都重在傳遞人文價值,帶來內心的從容?如果不是,那麼它們出現的原因是什麼?阿多諾認為,我們無法用具體的概念來定義藝術,因為其本身就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自由洒脫,難以掌控。不論是在風景優美的地方開一家旅社或餐廳,還是在野外建造一所全新的房子,都是在一個遠離都市喧囂的地方完成一件系統的事,立意都是符合慢綜藝的設定的。但是透過許多節目的內容,我們卻發現其往往落入了簡單重復之嫌,只是在所謂慢綜藝的表面行走,而並沒有觸及其內核的歸隱取向,而這才是慢綜藝最打動人的地方。雖然打著慢綜藝的旗號,但其實許多節目依然馬不停蹄,不論是前期的策劃,還是節目中嘉賓的身份轉換等,都沒有慢下來的感覺。

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電視處於產品時代。所謂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主,觀眾、廣告商等客戶的需求是節目制作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在商業資本狂歡的背景下,商家們為了攫取利潤,總是會選擇迎合大眾的口味。在文化工業的條件下,藝術的獨創性成為商家投資的契機④,如果一種制作理念被認為是新穎的、有個性的、符合大眾口味的,那麼在科技的推動下,其會被迅速地復制生產,進入商品流通市場。久而久之,同質化現象便愈發嚴重。慢綜藝原本是為了讓浮躁疲憊的都市人得到放鬆,使其內心多一處棲息之地,然而在文化工業大背景下,卻陷入了又一種死循環中。不難看出,目前的慢綜藝一定程度下正處於發展的瓶頸期。由於其內容及形式不能設置得太復雜,並且要在日常簡單的內容中做出新意,不能與以往的慢綜藝重復,所以慢綜藝的策劃難度本身是很高的。所以策劃要名副其實,慢慢探索,放慢制作的步伐,在確定好整體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后,以獨有的模式開啟節目,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節目風格,隻有這樣,才能避免陷入同質化的桎梏,延長節目的生命周期。

四、結語

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為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和諧才能生世間萬物,實現發展,如果隻存在同一性質的事物,則無法繼續發展。消費社會下,被符號價值淹沒的人們一度喘不過氣來,所以忙碌的他們擅長尋找精神寄托。“慢”這個概念在民謠、詩歌等領域得到展現之后,又來到了綜藝的門前。然而,如果只是參與商業資本的角逐,那麼慢綜藝很難打動觀眾的心。節目制作者隻有讓自己慢下來慢慢地雕琢,在具有新意的節目模式下用心發現亮點畫面,再通過感性剪輯深化節目內涵,才能使觀眾感到溫暖,才能真正將慢綜藝與其他節目區分開來,賦予其以真正的意義。

注釋:

①營立成.“物”的邏輯VS“人”的邏輯——論鮑德裡亞和鮑曼消費社會理論范式之差異[J].社會學評論,2016(05):65-77.

②姚文放.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的“症候解讀”[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88-98+196.

③陳文旭.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困境與啟示[J].教學與研究,2014(11):102-109.

④殷俊,劉瑤.“慢綜藝”:電視綜藝節目的模式創新[J].新聞與寫作,2017(11):50-53.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