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代與慢綜藝——對綜藝同質化現象的反思
來源:《視聽》2020年第1期
摘要:由於經濟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社會這台大機器運轉的速度持續加快,被商品符號淹沒的受眾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麻木感。影視藝術方面,同質化現象愈演愈烈,以競技、對抗為主的快綜藝充斥著熒屏,給觀眾帶來了審美疲勞。作為一種新的制作理念,慢綜藝在節目形式、敘事方式和價值取向上相比快綜藝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扎堆出現的慢綜藝同樣陷入了模式化的困境。快時代下的慢綜藝如何保留本真,的確值得思考。
關鍵詞:消費社會﹔文化工業﹔慢綜藝﹔同質化
消費社會的來臨使人和物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文化藝術也不例外。千篇一律的電視節目扎堆出現,沖擊著觀眾的視聽感官,在人們逐漸疲勞之時,節奏舒緩的慢綜藝起到了一定的治愈作用。
一、快時代背景
(一)快節奏下的文化焦慮
經濟發展之后,“快節奏”成為了一個常見的詞匯。以消費社會為例,人們迅速而頻繁地進行消費,成為了當今的常見現象。二戰后,隨著加爾布雷斯宣稱人們開始進入“非常豐裕且豐裕程度還在不斷增長的”社會①,學者們開始以消費為中心描繪世界圖景。從表面看來,大眾被商品所包圍,但由於商品是符號的體現,所以在消費社會中,大眾其實是被符號所淹沒的。體現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物品的符號價值大行其道,形成了對人的支配,人們便會更加期待從其他方面得到滋養和熏陶,例如文化藝術。
(二) 快綜藝下的審美疲勞
被符號價值所支配的人們渴望一片寧靜之地,但是在傳媒藝術時代,人們卻仿佛又掉進了一個新的漩渦。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的封面上展現了這樣一個畫面:一家四口圍坐在沙發上觀看電視,然而四個人都是沒有腦袋的,這意味著他們只是電視節目的被動接收者。這一具有諷刺意義的畫面其實是當代大眾的真實寫照,影視藝術中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的內容缺乏思辨性,長期觀看此類內容的觀眾也成為馬爾庫塞所說的“單向度的人”。
放眼當今的電視綜藝市場,的確如此。當一檔節目開創了先河並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之后,電視節目制作人們便會如法炮制出上百個相同性質的節目。在這場商業資本的狂歡中,人們在不停地角逐利潤,迎合大眾的胃口,於是同類型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但是在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競技類真人秀中的對抗、競技等內容一開始會讓觀眾耳目一新,但當同質化的節目完全佔據了熒屏,觀眾便會不可避免地感到麻木。大眾狂歡熱潮下,人們開始渴望重拾傳統文化,社會文化和價值審美從膨脹走向內斂②。
(三)快傳播下的信息過剩
信息轟炸之下,人們隻能選擇部分內容進行簡單解讀。從媒體的角度來講,他們所營造出來的媒介生態是以吸睛效應等作為導向的,追求的是一種審美驚顫。媒體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他們為受眾提供海量的信息,配以奪人眼球的宣傳手法,渴望服務對象的駐足停留。從受眾的角度來講,作為被爭奪的對象,他們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媒介壓力,需要做出選擇。然而在每一個快速的選擇過后,受眾對該信息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卻很少會進行解讀。正如盧卡奇所認為的那樣,在人類與機械的關系中,本應該是人類處於主導地位,但是到頭來卻變成人類被機械所支配。這種形式讓我們的內心變得麻木,隻有進行創新的思考與嘗試,才有可能擺脫這種快節奏下人被逐漸物化的局面,讓人們回歸內心的本真。
二、慢綜藝分析
在受眾面臨與日俱增的媒介壓力時,慢綜藝的出現便宛如一場及時雨,讓受眾從競技的疲累中暫時地解脫出來。所謂慢綜藝,是相對於競技類快綜藝而言的,節目嘉賓之間沒有激烈的身體對抗,而是將日常生活展現在鏡頭之下。2009年,挪威推出了鐵路紀錄片《卑爾根鐵路的分分秒秒》,其拍攝的方式十分簡單——將攝像機放置在窗邊,由起點站開始,到終點站結束,記錄一路上的風景點滴。這部紀錄片一經推出便獲得了意外成功,“慢電視”自此開始被人們關注。近年來,由於市場的變化和受眾的轉型等原因,慢綜藝開始集中出現,不僅收獲了高收視率,也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