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細心人用“笨辦法”成就編校高質量

2020年07月07日14:3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細心人用“笨辦法”成就編校高質量

3年前的一天,《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接到上海某高校青年長江學者的一封信,信中提到這樣一個細節:“貴刊編校工作非常到位,其中有一條很神奇,1844年2月27日,譯著上說是禮拜六,我沒有核對,就這樣引用了。編輯查后發現是周二,非常專業,我很佩服。”

核查170多年前的一天到底是星期幾,這一細節贏得了作者對期刊編輯部的尊敬,也正是這樣一個個心細如發的瞬間,成就了《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連續兩年編校差錯率小於萬分之一的成績。

《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近日出台,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那麼,期刊低差錯率怎樣煉成?出現差錯又怎樣整改?《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對多家期刊社進行了採訪。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對稿件進行集中會審。

選“好苗子” 避免先天不足

“對於稿件質量要從源頭抓起”,天津大學期刊中心主任陳金龍介紹,《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投稿網站設立了《作者園地》專欄,公布“校對須知”“論文修改注意事項”“論文格式模版”等投稿規范,配有詳細的編校規范樣例,讓作者在投稿之初便了解學報嚴謹的內容質量要求。同時,該學報還通過開展學術論文寫作公益培訓服務作者,傳播學術論文寫作標准與規范。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常務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張叢介紹,該學報在“投稿須知”中明確列出了關於稿件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引文、圖表公式以及參考文獻等的格式規范,以供作者參考。他特別強調,編輯部要求稿件所使用的專有名詞必須准確無誤、地圖標注和人物稱謂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涉及領土主權和民族宗教類選題要導向正確並規范用語等。

就學術類期刊而言,對於英文摘要的校對同樣不能放鬆。《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副主編徐楓提到,編輯部要求作者自己翻譯好英文摘要后,請有翻譯資質的譯者審校復核、潤色語言后才能遞交,否則編輯部有權退修﹔編輯部每期都會聘請至少兩位外語專家對作者提供的翻譯稿進行審讀修改、語言潤色。

耐心除“雜草” 手勤心又細

“多年來我們學報一直要求校對標准的差錯率是萬分之一,比國家標准高。”《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期刊部主任段志超介紹,為了努力達到這個標准,“我們一直採用不計人力投入的‘笨辦法’。”

黨校刊物涉及很多政策文件和經典著作,為了保証內容准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從多方面實施了非常嚴格的操作規范。編輯們會被要求加強理論學習,所有涉及政策文件和經典著作的引文和文件名稱等一律查原文﹔凡涉及政策文件或經典著作的內容,編輯要與作者再次核對。段志超總結其編校質量管控有五個環節。一是對所有擬發文章利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利用黑馬校對軟件進行機器校對。二是嚴格執行三校制度,增加“交叉輪流校對”環節,即所有編輯人員必須輪流校對他人責編的文章(包括封面和目錄頁等),也就是說每位編輯要把每期所有文章全部認真校對通讀一遍,並簽字確認。三是增加借助外力進行差異化校對環節,《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天津行政學院學報》根據實際,把稿件在三校后傳給作者,讓作者再通讀校對一遍﹔《求知》除讓作者校對外,還外請專業校對人員全刊通校一遍。四是在編輯部將稿件處理完后,由主編對所有稿件再次進行審校。五是在最終發排前,編輯人員到印刷廠一對一盯著排版人員校正修改。這樣下來,每期的文稿在印刷前的校對環節要經歷約8遍的全文校對,辦法雖“笨”,工作量也非常大,但質量上卻有保証。

徐楓介紹,《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要求編輯部實際負責人必須深入一線擔任具體的編校工作,不僅對每篇待發論文至少做1—2次全文逐字校對,並且負責整本期刊每篇論文上網前的復校把關,紙本印刷前的清樣審校把關。在編輯部內部互校基礎上,編輯部還特別重視作者的參與,每篇待發論文,編輯部一定會請作者本人至少校對一次。除此之外,編輯部還特別聘請了出版社的兼職審讀員對稿件進行一次印前全文通讀和審校把關。這樣下來,每篇論文至少經過6個人、7次以上的校對和審讀,外加多次核紅和復核。該學報還特別重視英文摘要校對。2006年1月,其率先嘗試論文參考文獻雙語出版,此舉不僅為國際著名檢索機構檢索中國論文提供了便利,也為中國學術期刊在技術操作層面進一步接軌國際做了努力和嘗試。為提升長英文摘要、概要及雙語參考文獻的質量,該學報建立了由外語教授為主的審校團隊,所有摘要及參考文獻均由作者與具備翻譯資質的譯者通力合作完成后,由編輯部聘請審校專家審讀修改。海外學者全英文論文則請出版社外籍專家做語言潤色和把關。由於嚴把質量關,2009年,在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的“學術期刊英文摘要編校質量評估”抽檢中,《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成為被抽檢期刊中唯一合格的非外語類社科期刊。

張叢則介紹,2019年,《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文章網絡首發比例超過98%。為確保網絡首發論文的編校質量,該學報在網絡首發前創新地增加了校對環節,實現了首發版論文三校和印刷版論文三校的結合,編輯要和作者來回進行至少3次以上校對,全程保留編校痕跡。網絡首發后,文章方能發排,在前期編校基礎上,繼續採用“三校一審讀”流程對稿件清樣進行校對,包括交叉互校等方式。

知識勤更新 賞罰必分明

“校書不易,如掃落葉,所以掃葉山房會引古人‘校書如掃落葉,隨掃隨落’的含義來名其書肆。今日之校對,也如掃落葉,旋掃旋生,一定要多學習,最好多校幾次。”每次帶新人學習時,徐楓總會用明清之際著名的民間出版機構掃葉山房的命名緣由,來激勵編輯以勤補拙。

西安交通大學期刊中心則組織全校主辦期刊召開“期刊高質量發展推進會”,邀請了陝西省委宣傳部出版處負責人進行指導,幫助編輯提高對編校質量的重視程度、提升編校能力。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社長、主編王啟濤則介紹,自己本身是文獻學出身,作為主編,經常給編輯們培訓。

同時,天津大學期刊中心也十分注重編輯的自身能力提升,在每年完成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基礎上,邀請專家、學者為編校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專業素養培訓,定期組織集體集中編校學習,研討、解決編校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從而不斷提升編輯職業素養,保証期刊出版質量和水平。

加強培訓的同時,少不了用明確的獎懲措施設置“高壓線”,讓做得好的成為榜樣,為需要改進的指明出路。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制定了“三審三校”工作獎懲細則,以編修校對完成稿件的數量、質量記錄,以及在期刊監管、主管、主辦等單位開展的檢查、抽查、評價、考核中的結果等為計算依據,分年度對每位編輯的工作績效進行評定,並與獎勵性津貼的發放挂鉤,進行動態管理。對於重要人名、地圖、常識等嚴重錯誤,視后果嚴重程度進行懲罰。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同樣注重用嚴格的規章制度量化獎懲措施。段志超介紹,績效考核相關規定將編校質量直接或間接地納入其中,從而提供了編校質量管理的基礎性制度規范。

在最近的編校質量檢查中,《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差錯率超過國家標准。在收到整改建議后,主管部門和該學報推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編輯部主任文武介紹,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召集期刊分管領導和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指派專家審讀刊物,針對編校質量問題,尤其是在有關國家方針政策的表述准確性,文字表述的事實性、知識性、邏輯性和語法性錯誤,標點符號及數字用法的規范性,文章編排的格式性錯誤,以及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標准性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該學報多次召開專題整改會議,成立編校質量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認領指出的問題,並進行逐項梳理、逐條對照,制定《關於期刊編校質量問題的整改任務清單》,明確整改時限和相關責任人,督促全體人員加快推進整改,推動編校質量整改取得實效,相關責任編輯寫出深刻書面檢討並在整改會議上發言表態,責任編輯則均需寫出書面認識和體會。通過一系列整改,該學報編校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整改成效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肯定。(見習記者 隋明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