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江蘇:內外配合 嚴把編校質量關

2020年09月01日13:1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江蘇:內外配合 嚴把編校質量關

優秀出版物,需要有好的編校質量作為保証。 資料圖片

對報紙媒體來說,對編校質量的把關貫穿每天的工作,要想一直保持較高的編校質量,不僅需要優秀負責的編輯、校對人員,還需要有好的管理機制作支撐。

作為縣級報紙數量較多的省份,江蘇多家縣級報紙在日前的編校質量檢查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通過採訪發現,這些媒體之所以編校質量較高,與其重視人才培養、加強制度建設密切相關。

環環重視 拉起警戒紅線

不僅要求編輯、校對人員注意編校問題,甚至發動美編、圖片處理、印刷照排等崗位人員一起查堵差錯,《江陰日報》用“全流程總動員”的方式,鼓勵大家重視編校質量問題。為了加強對編校環節的內控管理,《江陰日報》通過差錯追溯機制明晰責任,對於查糾差錯不力的員工,除下調月度績效考核系數,還將在年終考核等級評定上進行限制。

《宜興日報》同樣深知,要降低錯誤率,就要從源頭抓起,在報社所有採編人員中,進行全過程的考核。為此,報社出台了《採編差錯追溯辦法》,明確責任主體,落實了採編發各個環節的管理責任,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形成了撰稿記者、責任編輯、部門主任、值班領導等全責任鏈條,不僅從制度上嚴格規范,還在責任上建立倒追機制,加強了各個崗位和環節的責任意識。

《靖江日報》通過嚴格的獎懲措施拉起編校質量“高壓線”,報社對每日差錯核實后登記在冊,當日或隔日由值班總編按《差錯責任追究辦法》規定進行扣罰﹔對糾錯成效顯著人員,優先參評“五星員工”。

《丹陽日報》則出台了編輯版面質量考核規定,明晰了版面加減分的規則。對沒有差錯、編排精美的版面,版面分值會增加50%。對見報差錯多於3個的,版面分值則會減少50%。

網絡採編平台已經在媒體中被廣泛採用,《東台日報》啟用網絡採編平台后,進一步強化了出報各個環節的編校審核,嚴格執行編審制度,同時要求記者通過採編平台對大樣稿件進行復核。

花樣培訓 調動學習熱情

提高編校質量,歸根結底是要提高人的職業素養。為此,多家媒體創設了反思編校差錯出現原因的機制,並通過多樣有趣的方式進行編校知識的培訓。

從2019年開始,《太倉日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一批學歷高、專業對口、年齡在25歲左右的專職校對,新鮮血液的加入,一改過去“以退休教師和老年文字工作者為主”的編校隊伍老齡化狀況。

為了提高新入職編校人員素質,《江陰日報》要求新入職的涉文字工作崗位員工都要在校對崗位輪崗至少3個月。對於老員工的要求同樣很高,報紙制訂了貫穿全年的“對標提質”學習計劃,主要通過每天個人自學、每周小組互學、每月部門共學的方式,增強相關崗位的責任意識和編校業務能力。學習、討論的內容包括對上級紙媒的遣詞造句以及稿件處理、排版設計方式等方面的學習和討論﹔報紙期刊編校領域的專業文章﹔日常工作中發現的“疑難雜症”等。

《東台日報》創刊於1912年,著名新聞學者戈公振曾經在此工作。由東台市融媒體中心舉辦的戈公振新聞學校,會不定期為採編人員講授編輯校對課程。在重要時間節點,《東台日報》還會組織採編校人員及時學習新華社公布的規范用語、常見錯別字等內容,共同提高大家的編校能力。

《吳江日報》每年會根據最新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聽道講壇”分享活動,由編輯、校對方面的資深從業人士,針對易犯差錯進行講解。此外,報社還會舉辦一些趣味活動,如默寫詞匯等,來提高從業者的文字水平。在部室層面,周例會上,部主任會通報、解析一段時間內出現的印前差錯,給大家提個醒、敲個警鐘。報社還編輯了《校對規程》,裡面列出了校對步驟、方式、方法和各種文字細節的處理模式,還出版了《報紙糾錯攻略——排雷421例》,大家在平時會經常翻看學習。

《海門日報》通過多種方式對採編人員進行編校質量培訓。一是專題培訓,包括組織編校人員參加省市傳媒監管部門組織的培訓考試以及本單位每年自行組織的專門培訓,一般自辦專題培訓每年組織兩次,分別由報社邀請的專家和本報分管業務的領導對所有編校人員進行培訓。二是分散培訓,通過每天的早編會、晚編會以及每周例會、每月點評會,有機滲透針對編校質量的培訓,同時將每天的簽版樣張貼公布,讓大家從中學習。三是網絡培訓。報社會不定期在工作微信群中推薦有關編校工作的經驗文章,組織編校人員自學。

《武進日報》針對編校質量的培訓也常年開展,包括組織人員參加市、區宣傳部門主辦的相關業務培訓﹔參加省記協、縣市報研究會等組織的培訓﹔參加省報刊編校技能大賽等。

《靖江日報》則通過測試讓採編人員“不被一塊石頭絆倒兩次”。報社定期舉辦出報差錯樣本研討班和編校業務測試,化個別教訓為全員經驗,還在全社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一次《報刊質量管理規定》知識測試。類似的還有《宜興日報》,會每隔兩三年,就在全體人員內進行語文常識的突擊考試,重點考查採編一線人員的語言文字功底等。

《昆山日報》把對編校工作的要求落實到每天的工作中,報社要求每一位編輯校對人員每日做到“三個一”,即讀一篇好新聞、記一個好標題、列一個易錯處。

兼聽則明 聽取外部意見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在提高編校質量方面,對外部意見建議的關注同樣不可缺少。

《宜興日報》聘請了多位退休老教師、老編輯等做“語林啄木鳥”,以月為單位,對報紙上的語言文字錯誤等進行糾錯,並總結出評讀意見。《吳江日報》同樣聘請了社外退休人員作為報紙的審讀員,定期對報紙編校質量進行審讀,並撰寫分析報告。

《海門日報》有一批忠實讀者,長期關注這家報紙,該報有篇文章題目便是《海門103歲老壽星 每天必看海門日報》。每年,報社開展的讀者問卷調查活動,都會收到七八百份讀者寄來的答卷,其中多數讀者會就報紙的內容、形式等提出建議,也有部分讀者就報紙編校方面提出建議。

《丹陽日報》的讀者以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和中老年為主,同樣有一大批忠實讀者,許多人自費訂閱了二三十年報紙。讀者們對報紙的編校質量很是關注,時常有讀者就報紙上出現的差錯打電話來指正。報社也不定期開展“啄木鳥行動”,邀請社會各界給報紙找差錯,並對找得多的人給予獎勵。

《報刊質量管理規定》出台后,為媒體提供了細致的規范要求,不少報社根據這一規定進行了編校工作的細化。

對照《報刊質量管理規定》,2020年年初,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成立編委會,梳理完善了全新的適應融媒體的規章制度,制定了《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編委會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等具體規定。

宜興市融媒體中心則結合成立一年來的實際情況,對照《報刊質量管理規定》,根據媒體融合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著重對新媒體的“三審三校”工作進行了再明確、再規范、再提升。(見習記者 隋明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