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萬象

總台《上線吧!華彩少年》創意加演 突破自我彰顯少年力量

2021年01月31日11:43 | 來源:北青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上線吧!華彩少年》創意加演 突破自我彰顯少年力量

  “立華彩之風骨,強中國之少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首檔台網互動國風少年創演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第三期播出。延續上期節目,6位少年成功上線,剩余29名少年將按照綜合成績,進行1對1創意加演。若前兩期節目的關鍵詞定格於“華彩”,第三期則以“突破”入幕,展開一場又一場名為“展現少年力量”的創意盛宴。

  何為少年力量?那是李白筆下“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的壯志勇氣,亦蘊含於一輩又一輩“少年強則國家強”的深厚寄語裡。《上線吧!華彩少年》將傳統文化與創新結合,以全新的國風形式講述傳統文化之魅力,多元舞台彰顯“華彩少年”之青春力量,受到廣大觀眾與媒體的好評熱議。

  強強交鋒勇者勝,敢闖敢拼展青春風採

  少年當不負韶華,勇敢逐夢,第三期的舞台上便迎來這樣一群勇者。初舞台時以輕靈身姿“化魚”的張樂瑤搖身一變為活力少女,一首與扇子舞結合的《水仙》唱出少女甜美﹔程宇吉以女子之軀舞出蒙古族漢子的豪爽奔放,用蒙古族筷子舞《吉祥頌》表達自我突破的決心﹔從未在台上亮過歌喉的劉津言在與程宇吉的1對1加演中不遑多讓,用一首交融著童謠和兒時記憶的《小白船》表達自我,做出不一樣的嘗試﹔放下木偶戲,執起吉他彈唱的徐一航則用一首溫暖小曲將上線官們帶入“丟手絹”的童年故事裡。選手們的勇氣被上線官點贊:“在舞台上敢闖敢拼,展現了華彩少年敢於嘗試的一面。”

  一隻大堂鼓,兩把擊鼓錘,賦予在往期節目中文質彬彬的少年以血氣方剛之姿,這是來自中國台灣的少年鄭吏佑至今為止對自我突破的最大嘗試。他將現代說唱、街舞與大堂鼓、朗誦相結合,一曲《少年志氣》讓上線官們連贊“進步很多”,這個自稱“傻氣”的男孩,以身將唱詞生動地詮釋:“莫言語,且看那翩翩少年郎”。實力派唱將湛嘉麗則選擇魔術作為自己的突破點,將音樂劇與魔術相結合,《新尋仙·憶仙姿》在魔術裝點下頗顯出幾分仙夢繚繞,一縷“華彩”自她手中舞起,毫無疑問,這番創意獲得了現場滿堂彩。

  古風今韻國風創新,傳統文化展現當代魅力

  如何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化、大眾化,既有傳統文化內核,又貼合當代表達易被大眾所接受,亦是《上線吧!華彩少年》始終探索的課題,它在本期節目中給出了新的答案。當西域之路上唱響飽含民族特色的長調,聚來提用一曲《不鼓自鳴》為觀眾展開一幅“冷火銀沙,幻色晚霞”﹔房靜用大鼓和颯爽說唱演繹《楊門》,被上線官們公認“氣質與別人不一樣,本就像楊門女將”的她吐字間鏗鏘有力,“勇善忠義”的唱詞亦道盡中華自古流傳至今的楊門精神。

  田苗苗將京劇與時下流行的脫口秀相結合,頗具創新的演繹、對同伴們細心的觀察與形象的唱詞贏得現場掌聲一片,合轍押韻間不免讓觀眾感慨:“原來如今的流行,在百年前便已有其形。”與她1對1加演的方洋飛則嘗試以《颯》詮釋“國風”,蒙古族舞、朝鮮族舞、維吾爾族舞、藏族舞的精彩串聯,讓上線官們在抉擇之時頗感為難﹔王玥則將中國傳統節擊樂器撒拉姬、三個碗、牛胯骨、漁鼓與現代的打碟相結合,一首《響》雖不盡完美,卻滿含她想要發揚傳統文化的決心。

  黃欣苑說唱與戲腔融合的《我的新衣》、馮晟畫面感十足的吉他彈唱《思合院》、卞子嚴以“趕雞”開場的《別甘心你》、方書劍的音樂劇選段《萬千微光》與黃子弘凡將古曲與現代電子音樂元素結合的《鳳凰於飛》......或許“傳統文化新表達”的探索之路漫漫,然少年們已以行動與作品表達出他們“將上下而求索”的決心,這也成為第三期《上線吧!華彩少年》最終的華彩時刻。

  本期節目共有18位少年完成了創意加演舞台,其中,田苗苗、湛嘉麗、張樂瑤、王玥、劉津言、田軒寧及馮晟率先上線,與在初舞台綜合排名靠前的6位選手一同進入“上線區”。在下期節目中,未上場的11位少年將會繼續進行創意加演舞台,《上線吧!華彩少年》,每周五晚八點檔,CCTV-1綜合頻道、央視頻、西瓜視頻同步播出,上線名單即將揭曉。

  記住鄉愁贊美家鄉,國風少年成長計劃獲關注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一種植根於民族文化土壤,傳承和播撒播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懷。《上線吧!華彩少年》節目組創造性地開啟“國風少年成長計劃”,與華彩少年們一同努力,用藝術創作去思考與表達,用創新演繹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為弘揚國風文化持續發力。

  近日,2020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西瓜視頻全網獨播。節目聯動西瓜視頻,打造的“華彩少年X家鄉”網絡推廣曲《誰不說俺家鄉好》,也將於1月30日上午10點在西瓜視頻上線。華彩少年們傾力獻聲,以“國風”、“戲曲”將鄉情之歌用不同方式呈現,把對家鄉的贊美和感情傳遞給當代年輕人,以青春的方式唱燃心中的家鄉。

  無論是節目內容制作上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努力探索,還是“國風少年成長計劃”勇於承擔文化傳播主體的職責和使命。《上線吧!華彩少年》獲得觀眾如潮好評,以及媒體持續熱議。《人民日報》用題為《理念更新,傳統文化“上新”》的專欄文章介紹《上線吧!華彩少年》,高度贊揚節目向觀眾展現了青春力量和傳統文化的相遇,“節目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向更多人傳遞我們的精神之美、價值之美,讓傳統文化和現代表達美美與共”﹔《人民政協報》刊載中國傳媒大學張國濤教授的署名文章:“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被代代傳承,關鍵就在於青少年群體的接受與認可,《上線吧!華彩少年》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青少年深度參與其中,讓青少年精神氣質得以升華、文化品位得以涵養的同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年一代中扎根發芽,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充分尊重,更是推動傳統文化代代傳承、流傳不息的不懈努力。”

(責編:燕帥、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