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我是建设者

一封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

2013年03月22日15:54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请大家来参加“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编者按

本报最近收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他在肯定我们新闻工作的同时,指出了当前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不良表现,并由此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新闻工作者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时代的记录者和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这一点本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新闻界有些同志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时常流露出“局外人”、“旁观者”意识,甚至“无冕之王”心态,有的还有“唱衰”的偏好,从而使某些新闻报道偏离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方向。可以说,我们新闻界目前存在的好多不良现象都与缺乏建设者意识相关联。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们今天刊发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并欢迎广大新闻工作者和社会人士就信中涉及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家共同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我们将开辟《“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专栏刊登大家的来稿。

来稿请传电子邮箱:715322692@qq.com

一封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我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省新闻事业带来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新闻战线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和优秀新闻精品,媒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受到全国新闻界的肯定和关注。

不过,我同时也看到,我省一些新闻媒体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媒体编辑记者对正面报道和建设成就宣传热情不高,认为缺乏新闻价值,但对负面新闻却兴趣十足,常常一拥而上;有的媒体对主旋律影视作品报道仅三言两语,对一些影视明星的风流韵事却连篇累牍;还有些媒体喜欢从互联网网站上“扒”新闻,导致经常出现虚假不实报道,严重影响新闻报道的公信力。

我还注意到,身边有的同行习惯以“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心态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或者以“无冕之王”的口吻指责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有的同行、特别是青年同行甚至以“打酱油的”自称神圣的新闻工作岗位,令一些老同志愕然不已。

我觉得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建设者中的一员,而绝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局外人。因此,遇到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忧乐、共患难,绝不能有“黄鹤楼上看翻船”的“看客”心态,也不应该有高居人民群众之上的“无冕之王”错觉。新闻媒体是社会现象的“放大镜”,是社会舆论的“扩音机”,新闻报道的毫厘偏差都可能对现实生活产生倍加效应。心态的失准很容易带来报道的失误。因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姿态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热情讴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民群众,科学对待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努力凝聚中国力量,共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然,我也知道,新闻媒体也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也要讲求经济效益,但不应以猎奇媚俗来迎合市场,以牺牲社会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这很可能是饮鸩止渴。其实,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往往与社会效益成正比,我们的报道如果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信任,从而产生公信力和品牌效应,最后就会带来市场的经济回报。而我们的报道只有具备建设性,才能被人民信任,才能形成公信力和品牌效应。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同志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新闻事业的未来。我不揣浅陋写来这封信,希望有更多的同志来思考这个问题,更希望新闻界的同行们用自己的实践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想法对吗?很希望得到你们的回答。

谨致

敬礼!

一个老新闻工作者2013年3月19日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