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界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至今已经4个多月了。活动对正能量传递的共识正在内化为媒体人的集体自觉。更为可贵的是,一些参与讨论者认为,开展“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还要向以监督促建设延伸。
生活辩证法告诉我们,无奇不有的现实世界中,既有真、善、美等阳光的一面,也有假、恶、丑等阴暗的一面。对“好人之善”进行全方位、重磅式的报道,把“好的东西”说足、说到位,引导和激发人们向善的力量,无疑是传递正能量的积极作为。而对生活中出现的假、恶、丑事物,通过新闻报道使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形成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力量,无疑也应当是权威媒体的应尽职责。
谁最害怕舆论监督?弄虚作假者怕之,暗箱操作者怕之,以权谋私者怕之,索贿受贿者怕之,官商勾结者怕之……对一些见不得阳光的行为,只有及时监督曝光,才能使民之所恶难以得逞。如饱受百姓诟病的“火箭提拔”干部徐韬、江中咏、常骏生等人,无一不是在舆论对其围观后或被免职,或被降职的。正是媒体客观、理性的监督,让普通百姓看到了社会正义的强大力量,看到了党和政府从严治吏的决心,这种舆论监督恰恰是百姓广泛认可的一种正能量。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事实上,百姓心中的“大不平”,即是不公正、不公平、不公开行为。而作为扬善挞恶的新闻媒体,必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剑”的角色,借助新闻报道对“恶人之恶”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力求达到好的监督效果。
近来,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一向被老百姓深恶痛绝,反“四风”离不开公众的监督,也离不开媒体的舆论监督。只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反“四风”中的作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收到实效。
马丁·路德·金说过,在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令人遗憾的是,少数新闻媒体为维护地方或部门的利益和所谓形象,对那些有碍社会进步、有害公平正义的丑恶言行,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听之不理,“我自岿然不动”。这种对“恶人之恶”放弃监督的自动缴械,无疑是对正能量传递的一种变相消解。更让人忧虑的是,百姓对媒体的信心也会因媒体的不作为而产生深刻裂痕,对媒体的信任也最终在媒体“选择性发声”面前土崩瓦解。
舆论监督不是负面报道,而是正面报道,这已为众多事实所证明。但需要提醒的是,舆论监督在扬善挞恶、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新闻报道的建设性,着力推动社会朝着科学、理性、有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