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海外华媒:同圆共享中国梦

赵永琦  杨子岩  王丕屹

2013年09月09日08: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海外媒体展台。
  本报记者 杨子岩摄

  9月6日至8日,由国务院侨办、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青岛开幕。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约450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会,以“中国梦——世界变局与华文媒体的新使命”为主题,与国内媒体及专家学者展开高层对话,探讨世界格局变化对华文媒体的影响,以及全球华文媒体如何携手圆梦。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论坛上说,“中国梦”不仅为每个中国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为广大海外侨胞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圆梦机遇。

  《新报》的突围

  在传媒论坛上,“报纸消亡论”、“人人都能做记者”的言论此起彼伏。

  年轻的《新报》社长王进科却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新报》是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最主要的华文周报,每期发行量5000多份。“他们都说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应对的错位。传统媒体的思路是我给你什么消息,但我的思路是怎么让客户找你来,你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服务。”基于这种“需求—服务”的理念,《新报》有着自己的发展路数。除了与国内的媒体合作,报道一些新闻资讯,王进科把自己的报纸更准确地定位为“生活资讯”类的报纸。

  “每年有很多中国人移民澳大利亚,一下飞机,最想要的就是生活资讯类的报纸。”王进科说。“而我们总能因时制宜地给别人需要的讯息。”

  华媒也要“升级版”

  在美国,《华盛顿邮报》这份敢把“总统”拉下马的报纸最终被亚马逊创始人收购,这是在美国《新闻周刊》网络化之后的又一起波澜。

  海外华媒在论坛中对此事的解读分为三派。纸媒坚信“内容为王”,网媒把守“技术为王”,有的运营媒体则独标“渠道为王”。

  “现在这种划分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单讲媒体的新媒体化、网络化都不全面,全媒体也不是平面媒体的电子版。但有一点,海外华文媒体要想在世界变局中有所作为,一定要走全媒体转型之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表示。

  这种观点已经成为海外华媒的一种共识,有先识之士早已尝试转型,并取得了成功。

  与王进科的“需求—服务”的思路相同,许多媒体在服务层面上走得很远。“华文媒体很多都是社区报,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需求是我们报纸的定位。”《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张大卫说。泰国《@曼谷》杂志以独家深度报道和提供曼谷娱乐、旅游、购物、美食为基础,形成一个崭新的媒体资读生活服务平台,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做到“发行量每期5万份,每月10万份,是泰国最大的纸媒。”社长郭蕊介绍。

  “中国梦”的机遇

  与一些成功的案例相比,也有一些传媒黯然退场。在论坛上,有些细心的代表发现,前些年见到的有些华媒已不见身影。但咬紧牙关挺过去的媒体将面临一个更大的“机遇”。

  虽然很年轻,《新报》的王进科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他之前与青岛方面进行过合作,在报纸上推出过“青岛之窗”,向南澳的华侨华人介绍青岛的情况及商机,在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双丰收。日本的《关西华文时报》2012年开始出版中国经济信息日语专刊,定期供给大阪商工会所等商界机构人士。《日本新华侨报》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合作推出日本月刊,采访日本政经界高层,并采取每期寄给所有国会议员的方式,在日本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优化内容、提升品牌形象,在当前变局下,华文媒体会迎来一个好的局面”。《英伦在线》主编曾飚很乐观。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