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纬绘 |
访问龚莉,我一下子就想起30年前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她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做编辑不久,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笑眯眯地听人说话,透着文雅和清纯。转眼30年过去,如今龚莉已成为大百科社社长,成为百科全书学的专家,知性、成熟、干练。
龚莉是78级大学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系。后又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她为能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而自豪。大百科全书历来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被公认为“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大百科全书在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狄德罗的法国百科全书,以及卢梭、伏尔泰等一批大学者组成的“百科全书派”,点燃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火炬,为法国大革命、为欧洲推翻封建专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是新中国的第一次,是万众瞩目的历史性工程,改革开放是时代的呼声,中国也正面临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此时的中国百科全书事业,同样对启迪民智、解放思想,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科学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龚莉为自己能成为3万余名专家、600多位编辑组成的浩浩“百科人”中的一员,深感忐忑与骄傲。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0多年。这个湘妹子的青春岁月、人生华章,都浸润于百科全书这一恢宏的事业中了。
2009年8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家领导人汇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出版工作时,龚莉已是大百科社这一巨大航船的“船长”。光荣从来都是与磨难紧密相联的。这位挺立船头的“船长”,正面临着重重考验,艰巨的重担落到了龚莉肩上。上任之时,大百科社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因编辑工程复杂、浩大,《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纂工作已进行10余年,人困马乏;另一方面转企改制直面市场,缺乏原始积累,离退休老同志众多,百科全书投资大、周期长,一时间,内外矛盾交织,经营陷入严重困境。
怎样突破困境?龚莉夜半无眠,辗转反侧。她想到父亲,父亲是个正派的共产党员,耿直刚正,廉洁清白,视天下事为己任;她想到大百科社前辈的信任、鼓励和期待,前辈们白手起家,在一张白纸上豪迈地铸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每想到这里,她心底的百科情就开始翻腾。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不列颠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光芒耀眼,有幸参与百科事业的中国学者应当有信心攀登这一高峰。也许正是这一情结,也许正是前辈们期待的目光,也许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龚莉选择了坚守。7年来,她和全社员工一起重振“大百科精神”,带领大百科社突破困境,重新创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在出版理念上,龚莉认为,世事纷扰之中,始终坚持企业的使命是根本。启迪民众、引领风气、权威标准、科学精神,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本质要求,也是大百科社的立社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偏离。同时,大百科社作为企业,必须尊重规律,从变革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捕捉机会,调整战略,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增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能力履行使命。
在产品结构上,全社形成共识,确立“4+1”出版战略,围绕百科全书进行聚焦和发散,形成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核心品牌的产品集群。《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问世后,随即编纂简明版、精粹本、普及版、数据库,首次完成综合性百科全书系列化;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已形成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学生工具书覆盖中小学各年级;以百科史学为标志的百科学术在业内和社会声名鹊起;百科知识类读物形成多个品牌书系;多款数字产品上线,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首批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近年来,大百科社多次荣获国家奖,仅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就获得6个奖项。
队伍建设是龚莉特别重视的问题。她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队伍。大百科社在编辑百科全书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个“大雁团队”理论,颇为精彩。龚莉说:在长途飞行中,雁群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之所以这样,第一,是为了让队伍飞行距离更远。头雁拍打翅膀,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可以借着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做百科,就需要这样的团队,有共同方向和群体意识的人们更容易取得成功;第二,头雁在飞行中体力消耗得很快,所以要经常更换。不断培养新人,给团队的其他人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第三,如果有的大雁在飞行中遇到危机而掉队,会有其它大雁一左一右协助它飞行。这便是对同伴的不抛弃,使共同追求理想的团队更有凝聚力。
谈到“大百科”,龚莉有很多理想、很多规划,我忍不住想,百科的事业,一定会让她甘心地投入进去,不论有多少阻碍、多少困惑。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10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