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老年题材电视剧,制片方和观众都会频频摇头,因为这一类型作品以往很难得到市场认可,似乎总是不受观众待见。不过,最近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却一反常态,在九月扎堆的家庭剧“混战”中逆势突围,稳坐黄金档电视剧收视前十名,更被观众力赞为口碑之作,真真地绽放了一把老年剧的“花样年华”。
在《妈妈的花样年华》中,导演余淳和知名演员宋丹丹又一次联手合作。此前,他们共同创作的《马文的战争》、《李春天的春天》、《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剧,都曾取得很好的成绩和口碑。不过,这次打造《妈妈的花样年华》,宋丹丹还多了一个头衔——剧本策划。导演余淳介绍说,剧中主角文英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太太,其身份和宋丹丹的母亲不谋而合,“宋丹丹对老年人的观察,怎么坐立行走,都是从她90多岁的老母亲那里学来的。”
这出电视剧的故事颇富戏剧性:罹患癌症晚期的老人列出愿望清单,打算就此度过自己最后的日子。但是,当这个故事铺陈开来时,主创们却选择了内敛而沉稳的演绎方式。比如,文英在得知病情后,没有呼天抢地,也没有痛哭流涕,而是呈现出一个坚强、固执又颇有教养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余淳透露,“不做苦情剧,是我们一开始就想好的。”而编剧李学兵则表示,这种人物的设定基于她日常的思考,“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是节制的,其中有可爱的羞涩,也有直面自己的深情。”剧中的老人也时常插科打诨,令人忍俊不禁。“笑中带泪,有悲痛也有欢笑”,是李学兵坚持的“痛苦的分寸”,也是余淳想要达到的境界:“肃穆中也有灵动,严肃而不失温暖”。
老年题材不易出彩,余淳和李学兵都提到,这是“冒着很大风险的选择”。余淳认为,目前电视荧屏上的家庭剧同质化现象严重,经常上演的是各种“婆媳大战”,他选择老年题材来切入,就是希望改变当前家庭剧鸡犬不宁的现状。李学兵也说,近年来卡通式的戏剧走红,相对于这些情节“洒狗血”的夸张作品,《妈妈的花样年华》商业价值曾不被看好,即使戏拍出来之后,不少圈内人也还是有疑虑。
不过,观众用遥控器证明,这样一部细水长流的冷门剧,也能凭借其“细节的真切和内心积蓄的感情力量”,成为九月荧屏上的一匹“黑马”。据《妈妈的花样年华》出品方介绍,该剧在省级卫视的二轮播出已确定,东方卫视预计把档期定在了九月底,辽宁卫视则将于10月18日播出该剧。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