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0日专电(记者廖翊)一册流散海外的《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30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入藏仪式。
此为《永乐大典》2272至2274卷“模”字韵的“湖”字一册。这是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倾力合作,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项目实现回归的。此册与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湖”字部分前、后各一册相缀,使“湖”字部分合璧,可谓民族文化盛事。
据了解,国家图书馆典藏这册《大典》后,将保存在恒温恒湿、设备完善的善本库中,并将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协助下将这册《大典》档案完整保存。在有关部门批准下,尽快开展这册《大典》的数字化和出版工作,
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历经百年,通过海外送还、政府拨交、藏家捐赠、员工访求等途径,此前共入藏了221册《永乐大典》。本册《永乐大典》发现和回归,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一项重要的珍贵古籍新发现,是流散海外的中华珍贵典籍以实体回归祖国的成功案例,也是国家各部门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这也使国图入藏的《永乐大典》达到222册。
配合此次入藏仪式,国图举办了《永乐大典》特展,共展出馆藏42册及刚刚入藏的1册《永乐大典》原件,文津阁《四库全书》中从《永乐大典》中辑佚的《旧五代史》原件及其不同时期的影印本等,旨在较为全面地介绍《永乐大典》价值。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载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约8000种古代典籍,以《洪武正韵》分类编排,形成多达11095册22877卷3.7亿字的鸿篇巨制。明嘉靖年间,为防不虞,曾摹录一套副本。《永乐大典》堪称辑佚之渊薮,明代以前亡佚的许多古籍借《永乐大典》可以恢复原貌。遗憾的是永乐年间写录的《永乐大典》正本早已渺无踪迹,而副本也陆续散失,从最初的11095册减至全球范围内仅存的400余册,不足全书的4%,保存在世界8个国家30个单位中。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