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位名叫Philip Meyer的作者写了一本书,名为《消失的报纸》。他在书中预言:按照目前发展态势,地球上最后一位读者阅读最后一份报纸,将发生在2040年4月。此语言之凿凿,颇有点唬人。不过话说回来,报纸虽然不一定真会消亡,更不一定正好在2040年消亡,但纸媒体逐渐走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报纸到底该从哪里突围,已经刻不容缓摆在报业老总们面前。
国内大多数报纸的应对之策无非两条,一是报纸改革。尽最大努力把报纸办得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以留住更多读者,挽回下滑颓势;二是网络转型。几乎每家报纸都办网站,再将报纸制成电子版贴在上面,亦算为纸媒留下一条退路。
传统媒体办一张电子报就算是成功突围了吗?当然不是。现成的例子,发生在报业大王默多克身上。前些年,此公曾招兵买马,花大力气办了一份正经八百的电子报《The Daily》,然而推出后消费者并不买账,硬着头皮撑了一阵,只好在亏损3000万美元后关门大吉。
默多克未能成功,别人也一定会失败吗?并不一定。前些天,机场转机,碰到复旦校友、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聊起报纸突围之路。力奋说,金融时报多年前已开始网络转型,专门办了一份收费阅读的电子报,因内容新鲜独到,目前付费读者已占原金融时报读者一半左右,电子报收入已占报社总收入近三分之一,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听力奋如此一说,既有些意外,也有点兴奋。既然金融时报可以如此转型,国内报纸为何不仿效而行呢?当然,如此转型,会碰到不少困难,因为金融时报电子报并非如国内那样,将报纸电子版照搬到网上,而是有一帮人全新采集,重新布局,独立编发,办一张全新的电子报。因为物有所值,所以读者甘愿付费。
办这样的电子报,投入之巨是可想而知的。国内同行,有哪家报纸老总能下如此决心呢?何况,国内办电子报,还会碰到另一难题,即法制环境。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我国在法律上几乎还是空白,不少网站全凭你抄我、我抄你而获取新闻。一旦某人从电子报获取相应新闻,立即无偿转发,不订电子报者,岂非一样受益,他又何必付费?而且,国内读者至今尚未培养起付费阅读电子媒体的习惯。
如此说来,报纸老总需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决心和环境。但我以为,关键还在决心。只要下决心扎扎实实去办一份高质量的电子报,什么环境啦、习惯啦,相信会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解决。而说到决心,国内纸媒的日子目前大抵都还过得去,不少报纸尚有相当力度的政策扶持,发行也有一定保护,从业者的待遇也并未差到哪里去。既然日子过得还凑合,何必冒险探新路?这,恐怕正是国内报纸未见大胆突围的根本原因。
无须否认,当今中国,手拿报纸读得津津有味的读者真还有不少。但有人作过调查,如今还在看报的人大都是50后、60后和70后。再过10、20年,当80后、90后成为社会阅读主体时,早已习惯电子阅读的他们,还会掏钱去买一份报纸吗?到时再来着急突围,恐怕就真有点太晚了。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