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媒体传播中网络舆论形成迅速,赞成一种观点的人迅速增多,成为优势观点,反对该观点的人会转向沉默或附和,形成语言暴力“一边倒”现象。本文通过材料收集、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结合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遭遇网络暴力的案例,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总结与建议。
【关键词】语言暴力 自媒体 沉默的螺旋
一、理论基础与实际状况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验证指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不赞同大多数意见的受众,常常对有关议题保持沉默,这一现象往往会使主导性意见增强。在大众媒介的宣传之下,并以社会其他的强制性手段作为威慑力,迫使受众随大流,认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和态度。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1]如果多数人都对国务院奥运首金的贺电持妄加批评指责的态度,那么支持宣传冠军的人也会渐渐选择沉默,没有人去探索事实,从而增强了语言暴力。
网络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发展了“沉默假设”的累积性这一特点,媒介的强大效果是从小到大的过程,自媒体传播的力量将媒介的强大效果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经过一天的微博转发,在近2万条评论里,许多网民未经验证,就开始愤怒的谴责。在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之后,许多人转发了“只关注金牌数量的国度,也许是最不关注民众体育的”这一类的评论。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提出国家、政府“唯金牌论”的观点,使人们不能冷静地思考“唯金牌论”的真实性,也无力反对这一观点。
二、调查结果分析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共计5.64亿,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3.09亿,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与此同时,由于自媒体传播产生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语言暴力“一边倒”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为得到第一手材料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在网上发放。统计表明:对于唯金牌论事件,有48%的人在网上进行过讨论,超过40%的人是因为看到别人讨论或看到相关信息才进行的讨论,其中约有3/4的人在讨论时不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只了解一些信息。可见,自媒体传播受其他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传播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考证,较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传播更加随意,缺乏对事件真实性的思考。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对网络暴力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语言暴力,在受到网络暴力之后会产生不良情绪,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回击,或者选择沉默。
三、自媒体传播中语言暴力“一边倒”现象起因
(一)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理性思考,更感性,个人主观情绪强。
自媒体又称之为“草根媒体”,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博客或者网站留言等发表自己的言论。发言者的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有限,知识面窄都可能形成语言暴力,再加上自媒体传播的主观性强,受情绪化感染大,容易缺乏理性思考。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整体趋于年轻化,学生和无业下岗人员构成的低收入群体成为网民的主体。这些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和打击后,更易采取无需成本的网络作为其抱怨和宣泄对现实社会不满情绪的渠道。[2]在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事件之后,紧接着就有人对金牌获得者进行造谣,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都出现了“只关注金牌数量的国度,也许是最不关注民众体育的”这类的评论,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衍生出“唯金牌论”的观点。
(二)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功能,传播自由度大
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互联网自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功能,网络匿名、自由的特点为网民提供了隐藏身份的机会。据了解,网易、新浪、腾讯等网站的评论都有“需要在登录后发表评论,请填写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等提示,但网站的注册名数不胜数,一人可注册多个用户,匿名使得人们在网上的行为格外大胆。许多网民在网上公开、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不担心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使得“跟风”的症状加重,原本需要考虑清楚再说的话,由于身份不被人知晓,转发、发表言论的思考时间大大减少。
(三)网络语言暴力形成后较难控制,“把关人”角色受到质疑
据调查,百度贴吧、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西祠胡同等20种网上发表言论除了含有屏蔽文字,都是即发即见的。但是,除了一些政府特别加强管理的权威网站之外,大多数的网站、论坛的版主都是没有受过专门舆论控制训练。“同样两名中国选手,易思玲得了金牌,喻丹得了铜牌,但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国务院发的贺电上没有喻丹的名字,CCTV连一个对准喻丹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当记者采访完易思玲、想起喻丹的时候,她已经悄然离开,在这个不懂得尊重的国度里,除了金牌本身,没有任何伟大。”这样一条并不符合事实的微博,在网上转发却已超过10万次。[3]针对这种不实的微博,网站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抵制,比如“微博小秘书”,但是成效甚微。“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守门、把关行为的主观性,网络媒体上守门人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媒体有很大缺失,致使失实信息大量传播却得不到有效遏制,加剧了网络暴力形成一边倒的趋势。
四、影响分析
(一)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无谓的困扰
网络语言暴力的直接受害者就是当事人。前几年爆发出的“人肉搜索”就是典型,近期也有大学教授吴法天与记者周燕微博“约架”事件、舒淇退出新浪微博事件,还有钓鱼岛事件中,康师傅在网上被说成日货遭到抵制,舆论一边倒的架势将当事人推到风口浪尖,必然会对当事人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奥运首金贺电遭批判后,其他银牌、铜牌得主与金牌得主的对比照在网上被晒出,网民在为他们不平的同时也打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给他们增加了压力。
(二)忽视事件的真实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自媒体传播中语言暴力“一边倒”时网民转发的事件背离现实,与实际状况有很大出入。网名在情绪化感染下,对问题没有理性的思考,容易忽视问题的真实可信度。从批判一个人到批判社会,不良情绪的滋生蔓延会影响社会的不稳定,让偏激的情绪很快蔓延开来,越来越偏离事实真相,破坏社会的和谐。国务院对奥运首金的贺电遭到网络暴力起源于一条并不符合事实的微博在网上被疯转至10万多次。网民由此事件造就出“唯金牌论”,把被扭曲的体育精神强加,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更加引起人们对政府的不满。
五、引导网络舆论,重建网络道德规范
自媒体传播中语言暴力“一边倒”现象不仅阻碍了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可见,网络道德规范的重建是刻不容缓的事。网络道德规范的重建主要是更好地规范人们的网络交往,增强人类的交往能力。[4]
(一)提高网民素质,增强自律意识
从个人层面,对于在自媒体中占主要角色的网民,需要提高网民素质,增强自律意识。教育程度是造成知沟的主要原因,发言者的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都容易造成网络舆论中语言暴力现象。因此,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缩小网民的知识差距,有助于减少因知识造成的社会压迫和不平等来源。同时,增强了网民看待问题时的理性思考,减少情绪化言论。此外,网民也需要增强自律意识,在网上发言时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合乎法律法规,注意到自己的言论对他人的影响,让每个消息的制造者、传播者都是信息的鉴定者。
(二)加强舆论管理,完善网络社会的法律法规
从社会层面,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管理,网络暴力传播的自由度大,反映的是信息监管不到位。控制这些信息的传播是为了网络社会的发展。加强对网站的管理,逐步推动网络实名制,帐号注册需要实名认证。成立专门的团队,对网络上的言论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技术手段“过滤"网络语言,及时清理那些反动的、格调不高的污言秽语,杜绝网络语言暴力的流通。适用于网络社会的法律法规需要继续完善,“把关人”的身份需要被重视。当发现自媒体传播中有不符合实际的情况,相关部门或个人应做出积极正面、符合实际的回应,遏制不实信息的传播。在法律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网络社会中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作者系: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
【参考资料】
1.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93页。
2.自媒体时代构建网络道德的必要性 —以舒淇退出新浪微博为例.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06期
3.庄庆鸿.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遭网络暴力.中国青年报,2012 07月31日 08 版
4.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