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0期

财经记者与数据素养

金兼斌

2013年10月23日14:36    来源:新闻与写作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提升财经记者的数据素养对于世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民众了解和判断相关行业和企业状况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数据素养的概念内涵,从数据意识、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和解读数据的能力、运用数据辅助决策的能力以及恰当且合乎伦理地使用数据等5个维度,对财经记者应该具备的数据素养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对提升财经记者数据素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据意识;数据素养;信息素养;财经报道;财经记者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对专业的财经资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使得过去20年间,专业化的财经报道有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启,三大证券报,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先后创刊;随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等一批新财经类报刊问世,以及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电视台、广播台财经类频道和栏目的纷纷建立,20年间,我国的财经报道立体格局逐渐成形,成为世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民众了解和判断相关行业和企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由于财经报道事关国计民生,具有影响企业和民众的购买、消费和投资决策的潜在可能,因此,社会和行业对财经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的要求和期待都很高。早在1912年,《华尔街日报》当时的掌舵者克洛伦斯·巴尤就这样对年轻编辑记者说:“你们不是一般报纸的记者,我们的读者是依据你们的报道而做(投资)决定的。因此你有责任访问任何人,每一个该访问的人”。①的确,公众和读者有理由和权利对此苛求。事实上,如果对近年来有关行业、企业等方面的财经报道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围绕报道的角度、方式、得出结论的逻辑、数据的正确性和时效性、信源的可信度等,有大量的争议性案例②。财经记者的专业素养问题一次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是什么样的?合格的财经记者应该具有哪些专业素质?笔者并未全面探讨财经记者的专业素养问题,而将重点放在探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财经记者的数据素养问题上。

一、数据素养的内涵

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是人们有效(effectively)且正当(ethically)地发现、评估和使用信息和数据的一种意识(awareness)和能力(ability)。在英文文献中,数据素养也常常被称为统计素养(statistical literacy)或量化素养(quantitative literacy),而在英国,有时则称之为数字素养(numeracy)。③

在不同语境下,数据素养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所指。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数据素养也常常被称为“数据信息素养(data information literacy)”,主要是指“研究者在科学数据的采集、组织和管理、处理和分析、共享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研究者在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发布过程中的道德与行为规范。”④在教育领域,包括一般公民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数据素养被认为是当今信息素养中的关键内涵。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所审议通过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信息素养包含以下一些要素:对所需信息的种类和程度有清晰的自觉;能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能利用信息达成某一特定目的,为学习工作服务;能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⑤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数据”概念的理解。数据不简单等同于数字或数量,即并不只有各种统计数据才是数据。从形式上说,数据包括各种数字、文字、影像视频形式的文本或信息甚至信号,因此可以是相当广义的指称。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确是各种数量化形式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数据素养这一概念常常和数字素养(numeracy)互用的缘故。当今欧美社会所倡导的民主社会的健全公民,应是既有人文素养又具有数字素养的。⑥

结合以上文献梳理,从对一个科学概念的界定看,我们认为,数据素养概念可以并且应该包括以下维度:

(1)数据意识(data awareness):对各种可能与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生活相关的数据敏感,具有关注和发现相关数据的意识和兴趣;

(2)数据获取能力(data collection):收集各种数据的能力,包括获取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的能力;

(3)分析和理解数据的能力(data comprehension/analysis):对各种形式的数据的理解、解读和整理、分析、解释的能力;

(4)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data-based decision-making):即一个人在日常决策中,是否有意识和能力通过经验性的实证“研究”来使自己的决策更可靠和科学,而不是仅仅依赖所谓的直觉;当用数据作为其佐证手段时,其对数据的呈现和展示是否恰当并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5)批判和反思精神(critical/reflective thinking):不盲目崇拜数据,对数据来源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对数据采集和运用于特定决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对数据的采集/使用/分享中所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以及对数据反映现实本身的局限性等,有清醒的意识和认识。

信息时代必然也是数据时代(age of numbers)。⑦可以说,现代社会是运行于数据之上的。即使是普通民众,其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大量的数字和各种数量化信息,并常常需要根据对相关数据(如菜价、服务收费等)即时作出决策,或者通过对有关数据(如空气污染、股市波动)的理解和解读,来了解和感受所生活的环境和经济状况。值得指出的是,按照上述概念的界定,数据素养并不必然和学历、职业成就、年龄等相关。许多高学历的人,可能本质上仍是缺乏或没有数据素养的(innumerate)。由于数据素养与科学素养一样,不仅关乎一个社会整体的理性和文明水平,也关乎民众日常生活的质量,因此,提升自己的数据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我们作为大数据(big data)时代公民的一种责任,也是我们追求更大程度的生活自由的一种保障(guarantor of liberty)。⑧

对于某些特定的职业群体,在其职业素养中,数据素养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显然,财经记者正是这样一个职业群体。

二、财经记者应具备的数据素养

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深刻转型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一方面各种重要经济活动频繁,各类经济事件高发;另一方面,这类经济活动或经济事件通常还伴随着人们对国家政治体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调控措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诸多议题的关注和探讨。人们对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情况、即时洞悉国家经济政策的需求,都空前强烈。而民众在这方面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各类财经新闻和相关内容的媒介消费行为而实现的。而我国目前业已建立起来的立体的财经报道体系中的财经类记者,则是相关财经新闻和财经信息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和最初传播者。

财经记者群体是由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群落组成的,其关注的领域细分,以及报道的方式(如以硬新闻为主还是以深度分析见长),相互之间可能差别很大。但总体而言,作为财经记者或相关内容的编辑,前述数据素养概念中的每一个维度,对其专业职责的履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1.敏锐的数据意识

一个具有数据素养的记者,应对各种数据,包括国家经济运行、行业发展乃至其特定企业的经营状况数据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无论是国家统计局或各个部委发布的常规性月度、年度经济运行数据,还是各类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经营情况,乃至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各类市场调查和舆情分析机构所发布的调查报告,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生产大量的具有潜在新闻价值的数据。很多时候,对经济可预见的前景的把握已经离记者手中可获得的公开数字只有一步之遥,但由于记者对这些数字缺乏应有的敏感,一个原本颇有价值和意义的选题或者报道角度就与记者失之交臂了。⑨一个财经记者对数据的敏感性,是与其长期的积累分不开的。一个记者脑中若没有积累大量的关于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常态信息作为判断的参考系数,则他是不可能对所接触的数据中的异动有敏锐嗅觉的。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