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9期

浅谈如何推动城市报纸的文化报道【2】

 潘 宁

2013年11月18日15:38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强化文化本土意识——主动出击

作为一份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必须能体现地方的文化韵味,报道的内容要与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相符合,报道方式也要符合所在地区读者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以上的几点,则需要我们的文化报道更积极、更主动地出击。笔者认为,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强化现有的文化标识,二是搜索挖掘文化新芽。

强化本土文化标识,又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本土读者的阅读和表达习惯。从迎合读者的阅读表达习惯来说,我们在采写文化报道的时候,无论是标题的设计还是行文语言,都要有意识的去运用一些本地人常用的习惯用语、俗语、典故等等。笔者在撰写报道时,就会经常将所见所闻、史实资料、人物独白、花絮杂议等内容,随着读者的阅读思路,看似随性的、片段式的穿插在报道中,力求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在轻松随意中,读得兴致盎然,这在潜移默化中,就是一种对文化习惯的标识。第二,要说到的就是散落在市井间的文化遗存和文化风貌。杭州有许多背街小巷、老墙门,还有那些即将失传的民间工艺等等,这些遗落于市井间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带着强烈的本土意识,去挽救和发掘。记者要学会用一种俯身探访的姿态,去关注和发现这些珍贵的资源。

当然,搜索和发现更多的、新的本土文化萌芽,更是城市文化报道的一份责任。虽然报纸所在地区的很多基层文化人,还不具有非常出色的文化成就,但他们却有着非常独到的贡献,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培育。还有一些是属于文化领域里小有成就,但是尚未被很多人关心和发现的,如果能将他们都搜索、挖掘出来,则又是一件为本地文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的事。杭州日报文化新闻的“文艺红人榜”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努力,例如《陈建国:爱做“文化梦”的生意人》、《非遗传人叶国珍玩命烧官窑》等专题报道,一方面让我们认识了那些平时并不为人所知的文化亲历者,一方面也通过他们向大众展示了许多曾经被大家忽略的文化珠玑。

拓展报道广度深度——捕捉风向

文化是有“风向”的。随着各大文化门类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密,城市人群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文化的先锋性和潮流性也愈来愈突显出来。作为采编人员,要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文化需求,要了解和分析某一文化现象背后的读者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的律动,捕捉文化的风向,做一个文化的“听风者”,才能在文化报道中“占尽先机”。

那么深度和广度到底要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第一,要发掘文化事项背后的关联性,第二要探寻文化潮流发展的趋势。笔者曾经专访台湾“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以《在杭州,“云门”舞者呵出的每一口气都绿色的》为题撰写了专访报道。然而记者并没有把全部的视角都锁定在“云门舞集”和林怀民的身上,而是更多地去发现他们和杭州之间那种仿佛“旧曾谙”的渊源。整篇报道看似一个人物专访,却在其间将深度和广度都做了充分的挖掘,立意和角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杭州日报文体副刊中心)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