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10期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升级途径【2】

张 剑

2013年11月19日10:45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增加栏目互动,力争潜在观众

传播学认为,受众既非消极被动的“靶子”,亦非呼风唤雨的“上帝”,传播是双向的,要研究受众的特点和类型。因此,民生电视新闻必须倡导平民化传播,在新闻传播中注重观众的接受心理。

1.“微”互动,讨论新闻话题

针对广大手机用户,民生栏目《百姓直通车》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提前发布新闻预告和往期节目视频,通过不断转发,吸引更多观众收视与知晓栏目品牌。

2.拍图片,参与新闻报道

图片报道是报纸、网络主要的新闻传播模式之一,而《百姓直通车》栏目独辟蹊径,自2009年开播起,就主打《读图时间》版块,图片来源全部是电视观众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的。这一版块推出4年多,每天播出4幅图片,让普通观众参与新闻报道,既传播了信息,也充分发挥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效果显著。

3.公众评,呈现多方观点

新媒体时代,要让观众领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评论广度和深度。民生栏目可借鉴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公众评论员的方式,通过视频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传递媒体温度,力拓服务功能

电视民生栏目必须设置一些服务于群众的版块,直接体现媒体的服务功能。

1.公益行动传递温情

电视媒体的新闻公益行动,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百姓直通车》针对考上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的寒门学子和吃不上营养餐的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分别成功实施了《牵手圆梦》和《爱心漂流瓶·关注贫困地区学生的小餐桌》两项公益新闻行动。我们通过前期记者调查、中期观众互动、后期真情圆梦,达到了传递温情、服务百姓的目的。

2.帮忙版块做实做深

帮忙类版块是当前不少电视民生栏目的主打项目,“说百姓事,解百姓忧”是我们《百姓直通车》的主旨。但是,寻求帮助的题材大都集中在寻人、邻里纠纷和讨薪等问题上,报道过于肤浅,难免让观众收视疲劳。

呼唤良知,弘扬正气是我们媒体的舆论导向,化解矛盾、释疑解惑、把握好度应是栏目追求的方向。我们在帮助解决问题之后,还延伸了媒体服务功能,提出如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的解决办法,使帮忙类报道有了一定的深度。

3.资讯服务实用丰富

县级电视台民生栏目应考虑设置服务类小专栏,为观众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用新闻信息。我们的《温馨提示》版块就播出了生活资讯、天气预报、采供血情况、停电停水通告、道路整修、购票攻略等内容,用柔软的“服务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作者单位:瑞安市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