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播车进行现场录制节目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视节目中。转播车切换台上的切换是实时的剪辑,和节目后期剪辑工作一样,剪辑艺术水平在切换台上的体现,对节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镜头画面的选取
现在的转播车一般都是四讯道或六讯道,面对众多的镜头画面,切换导演只有一双眼睛,如何在瞬间又快又准地捕捉到最好画面,切换导演需要较高水平,因为看似简单的选取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1.选择的画面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不同的画面表现影响着人们的收视心理,比如我们通常用短镜头的叠加表现快节奏,如果使用长镜头就显得拖沓、冗长,不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2.选择和使用的镜头要服务于节目的内容与主题。如切换有伴奏的歌曲演唱时,适当给伴奏区一些镜头,特别像钢琴伴奏中舞动的手指,达到声画同步,给观众以艺术享受。3.选择画面要与电视节目类型相吻合。如综艺节目中舞蹈的切换,观众欣赏的是优美的舞姿、变换的队形,切忌选择局部特写镜头,否则观众看到的是不连续的舞蹈,破坏了节目的完整性。而在新闻会议节目中,由于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宜选择固定画面或镜头,慎用过度的仰拍或俯拍。
二、切换点的选取
切换台上的切换点也就是剪辑中的剪辑点,对表现节目至关重要。切换点的选取准确与否,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遗憾的问题。比如节目换场时,即一个节目结束,切换观众掌声、情绪高涨的画面一定要准确,这样与节目结合时就能达到相映生辉的艺术效果;切早了或晚了,不但会破坏观众视觉上的连续性,还会错过其他好镜头。
切换点的选取同剪辑点一样,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这还不够,在录制节目中,发现不同类型节目的切换点的选取各有不同。如综艺晚会类节目,多以歌舞为主,其切换点多以音乐旋律、舞蹈节奏来选取。访谈类节目一般按访谈的内容或现场气氛来切换镜头。竞技体育类节目动感较强,应选择动感强烈的地方作为切换点。切换导演要掌握多种切换手段,这样切换的电视画面不仅准确,而且具有艺术效果。
三、剪辑技巧在切换台上的运用
常做节目的人总有这样的感觉,同一类节目,不同的人切换出来,效果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节目内容的理解不同,所选择的编排次序、剪辑技巧也不同,最终决定着节目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效果。关于这个理念,普多夫金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三个同样的镜头按两种顺序连接,结果表达的含义完全相反。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他的头;
C.同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
结果:观众感到那个人是个懦夫、胆小鬼。
换一种顺序:
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
B.一把手枪直指着他的头;
A.同一个人在笑。
结果:给观众的印象是这个人是一个勇敢的人。
如此这般,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让人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笔者曾参加《点石成金》节目录制,这是一档知识竞赛类节目,开场镜头通常是主持人——竞赛选手——现场观众掌声,观众感受到他们在节目中的位置(和出场顺序一致)。笔者通过改变镜头的次序:先出现场观众掌声——主持人——竞赛选手,现场观众有受重视的感觉,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再推出主持人的镜头,给电视观众造成悬念。由此可见,剪辑技巧的灵活运用,直接影响节目的可视性。
虽然剪辑艺术水平在切换台上的作用不可小觑,但也不可过多地夸大和依赖它,如果运用不当,不仅对表现节目内容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而有损整个节目的可视性。为此,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1.手段单一。一场节目从头到尾都采用同一剪辑手法,这种过于单一的表现方法,缺少艺术的震撼力。一般多出现在切换导演对节目特点把握不够,或者求稳不出错。这样的节目因形式单调会使观众产生疲乏厌倦的感觉,要使节目精彩还需后续的包装、精剪,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很是得不偿失。
2.声画“两张皮”。这是转播车录制节目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在后期剪辑中可以通过镜头画面调整进行补救,但在转播车上录制的节目一般是直播或现场录制无法弥补,出现声画“两张皮”,让观众迷茫,不知节目要表现什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可能是切换导演对节目内容不够熟悉,可能是导演与摄像配合默契不够,也可能是节目出现变动。
3.切换中的视觉跳动。画面之间的衔接要行云流水,这是切换导演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但在镜头切换的时候,如果遇到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变化,就会在观众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避免的办法,最好是采用过渡镜头,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中选取,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转播车切换台上的切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说掌握蒙太奇手法、熟悉镜头组接技巧,是每个切换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功,那么对切换节奏的控制、剪辑艺术水平的把握,更显切换导演的功力。
参考文献:
[1]严蕾.运筹帷幄 打造视屏盛宴.当代电视,2011—04.
[2]彼得?沃德.演播室与外景摄影.刘羽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07.
[3]郑琻.巧用多机位剪辑 拓展EFP应用.现代电视技术,2010—02.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