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4期

舞蹈节目的拍摄要点

张德荣

2013年12月16日13:30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舞蹈取源于生活,来自劳动,艺术应用十分广阔,具有很强的大众娱乐性,以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独有魅力,成为大型电视文艺演出的支柱性节目种类。本文旨在了解舞蹈节目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把握拍摄录制舞蹈节目的技艺手段,探索如何张扬带有个性的拍摄方式。

舞蹈摄录方式、特点与应用

电视节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录制,一是ENG系统,也就是单机系统,用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此法大多用来拍摄新闻节目。另一种方式是EFP系统,也就是电子现场制作,采用多台摄像机同步一次合成,俗称多机拍摄。本文讨论的电视录制方式特指EFP。

多机拍摄的电视信号以现场直播和录播的形式记录传送。现场直播是多机拍摄的主要成象方式,电视观众观看的画面和现场完全是实时的,不允许有任何重复和差错,这对电视导播、摄像和音视频及微波技术人员都有很高的要求。

EFP具有机位多,直观,快速,便捷,一次成形的优点,节目的还原性和真实性很强,艺术表现力丰富。目前常用的录制系统一般配备6—8个讯道,可以在拍摄现场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形成多元的拍摄角度,对舞蹈节目的演出空间进行立体表现。

观众在剧场观看舞蹈时,不论坐在哪一个位置,只能从自己所在的那个角度和层面去欣赏节目。有些舞蹈的特殊造型和动作虽然也能让正方向的观众看到,但不能从最佳角度俯视,而电视可以通过使用摇臂、探头等直接从高机位俯拍,感染力大增。

舞蹈节目录制程序

1.熟悉节目

电视接触到的舞蹈种类相当丰富,形式多样,面对芭蕾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社交舞蹈、古典舞蹈、军旅舞蹈、戏曲舞蹈、舞剧等不同风格的舞蹈种类,如何把握不同的拍摄表现方法,如何掌握单、双、三和群舞等人数不同的舞蹈的录制要点,取决于摄像人员的电视创作意识,来源于对舞蹈节目充分的熟悉和了解。

在录制之前,摄录人员应尽可能多看节目,与舞蹈编导沟通,对舞蹈的过程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对舞蹈情节的变化与发展、人物的交流与相互反应、领舞与群舞的关系、每一组动作和造型的长度等都要心中有数,从中找出镜头的创作空间,哪些地方可以推,哪些地方可以拉,哪些地方镜头可以进行特殊运动,哪些地方可以运用特技等。是否需要全部进行分镜头准备,视情况而定,但主要的关键部分要在镜头里表现出来。

2.布置机位

正确的机位布置决定了电视转播录制的成败。用多少个机位,架设在什么位置应根据晚会的性质来决定,如果是舞蹈专场,可考虑方便表现舞蹈节目,如果是综艺性晚会,可以考虑各类节目的兼容。舞蹈一般在晚会节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成为布机的基本依据。舞蹈场面和表演区比较大,演员数量也多,可以多用一些机位。如果舞蹈中呈前景式的造型较多,应当架设硬性轨道或软性轨道,便于移摄。舞台上的演区分布较广,特别是在后部演区和较高台阶上也安排了表演和造型的情况下,可以在舞台上的合适位置架设机器。机位的多少要从实际出发,以免相互穿帮影响拍摄。

机位的远近要考虑现场运作的方便,更要依据镜头配备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如果机位不能离得太近,而又需要拍摄大量的中近景甚至特写画面,就需运用长焦距远摄镜头。如在近距离需要表现较大的场面,或需要表现较为夸张的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可以使用合适的广角镜头。

3.节目拍摄

各个机位的摄像师在导播的指挥下,分别从自己的角度面向舞台摄取画面,所拍摄的镜头在景别上应当相互有所区别,导播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画面进行切换,从而完整地记录舞蹈的全过短。录制的过程也是二度创作的过程,导播根据先期的案头准备并结合实录的状态发出指令,每一机位的摄像适时观看机器上的反送画面,明确导播同步切换的实时画面是哪一个机位的信号。对于将要切换到的画面,导播可预先提示,及时告诉摄像将要出现的场景、动作、队形,以便及时获取所需的画面。也可让各机位的摄像师相互知道各自的准备画面。导播和摄像之间的合作是在统一集中下的双轨行为,摄像师在执行导播口令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画面的等待空间发挥创作主动性,摄取自己满意的画面,供导播选择,双方可以随时进行沟通,共同完成节目的录制。

舞蹈用肢体说话,以表情传言,把舞蹈的过程交待清楚是电视拍摄的要点。固定画面准确明晰,最适合表现舞蹈的基本场面和活动方式;运动画面更适合运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段来丰富舞蹈的艺术效果。如使用镜头的推拍,必须有它要交待的主题和需要表现的特殊情感;如使用拉拍,也一定有表现动作的引伸、情绪的舒展、演员活动范围的由小变大等目的;如果舞台上分出较多的表演区,呈交替展示,更应合理运用全景和局部镜头的不同关系来进行表达,以明确地解析舞蹈语汇。

拍摄群舞应当以全景为主要展现方式,在全景中可以视情况分为大全景、小全景或局部全景。如果一种队形和一个动作持续时间相对长一些,可以及时由全景切换到中景,在变换动作时应当提前回到全景,待全景中的舞蹈队形和动作变换之后再转换其他的镜头,这样可以让观众对舞蹈过程看得很明白。

拍摄独舞时应以全景为主要表现方式,既能使观众对演员的面部看得比较清楚,又能完全交待表演的舞蹈语言,更能传达给观众演员的神采和形体韵味。拍摄独舞要不失时机地在不影响动作变化的同时,适当从不同角度给一些中近景,在特别感人的关键处可以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演员的面部表情,假如是表现一张富有激情的脸,应当结合音乐的节奏,在关键处适当运动镜头,使感染力大增。特写还可多用在表现特殊情节和主题的局部,如手指,脚尖等部位。如杨丽萍的《雀之灵》,是以手指的孔雀造型开始的,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手指,再适时回到演员全景,在数十秒时间内反复多次对迭,就形成了这个舞蹈的录制特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