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6期

重塑媒体公信力

陈阳

2013年12月16日13:46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公众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媒体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因素。没有公信力的媒体终将失去生命力,被受众所鄙弃。近年来,从国外媒体到国内媒体,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或多或少面临着公信力下降的严重威胁。星岛环球网2008年9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受访者完全相信中国媒体的占5%,部分相信的占78%,完全不相信的占16%,其他占1%。[1]受众中的绝大多数选择“部分相信”,重塑提高公信力迫在眉睫。

一、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新闻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主要归因于新闻失真、失实。

1.媒体对新闻时效性的盲目追求

真实性与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需要一定的时间,若盲目追求时效就容易出现新闻失真。2009年11月6日,淮阴区发生过一件轰动一时的事件,卖豆饼的老太周翠兰因半路捡钱而遭遇官司。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多数媒体第一时间发稿对丢钱的一方高举起道德的大棒予以谴责,忽略了真相仍在调查这一事实。

自媒体时代,民众使用博客、微博、论坛、网络社区等载体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件。这些亲历性的、第一现场新闻事件被许多传统媒体认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题材,为了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往往不经过考证、核实将自媒体信息进行转载。这些难辨真伪的信息一传十,十传百,假新闻在一瞬间变成公众眼中的“真新闻”。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称:“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金庸去世的谣言最早在百度贴吧以“求证帖”的面目出现,后不断被网友转发,从当初的求证竟然变成了新闻。在金庸去世假新闻被证实的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负责人承认“编辑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盲目追求时效性把谣言、虚假信息变成了“新闻”,这种现象在媒体间时有发生。

2.媒体面对竞争的不当手段

近年来,媒体在市场大潮的推动下,为了增大发行量、提高收视率、多赚广告费,把经营活动渗透到新闻策划、报道、制作的全过程,从而滋生了失真新闻。2013年3月26日,多家媒体报道了90后女孩文芳蹲在路边给一名流浪老人喂饭的新闻,该喂饭女孩随后被冠以“深圳最美女孩”的头衔。然而,照片是摆拍出来的。这一由公关公司策划出的“最美女孩”照片的背后,是商业利益的欲望。媒体有意无意被绑架到一起失德的商业策划中,一旦被揭穿,媒体的公信力则会受到损害。

3.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不正之风对新闻记者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有的追求经济利益,搞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有的追求轰动效应,不择手段;有的随波逐流,哗众取宠,违反职业道德。2013年1月9日,《三湘都市报》刊登了《连续十次未打通救助电话 记者长沙救助站体验全程触目惊心——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报道该报记者假扮流浪者入站接受救助被围殴事件。随后众多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跟进。后经查明,“流浪”记者故意制造新闻,钓鱼采访,恶意炮制假新闻,让不明真相的受众信以为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必须秉承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否则既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损坏了媒体的形象。

二、杜绝虚假新闻,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

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损,直接导致受众的流失,社会影响力的下降,甚至危及媒体的存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虚新闻的产生,运用法律、规章、监督等机制和手段,建立起虚假新闻的“防火墙”,取信于受众,提升媒体公信力。

1.重构媒体的公信力,强化制度保障

减少、杜绝虚假、失真新闻,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应从制度层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保障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使媒体有说真话的底气,使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立必要的监督惩处机制,对于编撰假新闻的做法实行严格的处罚,提高失信的成本;健全监督机制,动用社会力量以及运用各种形式,及时揭露虚假新闻的骗局,形成虚假新闻人人喊打的合力,重塑媒体公信力。[2]

2.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媒体

媒体的产品是新闻报道,不应只是满足人们的信息、知识和文化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担当起社会的瞭望者、守望者的责任,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3]一篇虚假报道传播出去,将误导成千上万的受众。新闻媒体对此应有清晰的认识,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自毁根基,最终必定失去发展的基石。

3.做恪守职业道德的媒体人

媒体“把关人”每天面对海量信息,必须勤思、勤想,不断提升新闻业务水平,提高真假新闻甄别的能力。新闻工作者应敢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作者单位:淮安市广播电视台)

注释:

[1]毕研韬.打破媒介公信力神话.青年记者,2009(5).

[2]孙云合.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团结报,2006—06—27.

[3]方延明.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