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6期

深度报道:扬传统媒体之优长

赵亚光 刘万松

2013年12月16日15:39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摘要】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其低门槛、迅捷的传播速度、强大的互动性等优点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的优劣,以及当下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特点,得出结论:发挥专业优势,强化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观点整合;深度报道

一、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征

1.不同媒体的高密度交叉覆盖,使得受众对媒介和信息接受方式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成为过去,通过对媒体的行政把控以控制传播和舆论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

2.全民参与传播。智能手机、网络社交工具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各种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以往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特权被彻底打破。

3.人人都有“麦克风”。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微博等渠道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社会舆论场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新特点。

二、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深度报道,西方新闻界习惯称之为释义性新闻或分析性报道,其演绎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新闻调查、新闻评论、专题(系列)报道、长篇通讯,它们都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即:不满足于一般化平面地介绍某一新闻事实,而是侧重于新闻背景的详细交代,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入探究,相关问题的恰当分析,力求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和细节对本质性问题进行准确述评。

如果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的长短优劣,以及当下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特点进行理性分析,我们会发现,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应对挑战的重要路径:

1.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传媒学者提出“净菜”理论。物质匮乏时代,人们买菜时要求很低,能买到就行,脏点差点、甚至带点烂叶都没关系。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家庭主妇对菜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无公害,洗净、择好,甚至希望根据菜谱要求,将各种菜按比例配置妥当。这种深加工的“净菜”服务正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净菜”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如此。全媒体时代,传播和接受信息变得空前便捷,对于受众来说,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演变为泛滥、过剩。这时,“受众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因此新闻报道也应该由告知性向解释性转变。”[1]不仅要告知受众发生了什么,更要由表及里、由事件拓展到背景、由历史观照到未来,同时由单一事件延展到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关联到受众的利益。这就是深度报道的使命,而这,显然只有具备人才、专业、组织优势的传统媒体更有可能实现。

2007年,《华尔街日报》进行了该报百年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该报总编辑认为:“读者已经习惯从网络获取即时信息。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那些新闻已经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华尔街日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们大幅压缩了资讯,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既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采取的收缩防守,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主动进攻。

2.受众在众声喧哗中渴望听到专业、权威的声音。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谢泼德桌面”效应: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桌子,按不同方向摆放,从平面图上看去,却是两张不一样的桌子,这是因为桌边和桌腿提供的感知提示,影响了人们对桌子形状作出正确的三维解释。新媒体也是这样,它的开放性为百姓发表观点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于网民的角度不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发出的“声音”难免良莠不齐、深浅不一,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极端的情绪宣泄,有时网上声音尖锐对立,让人莫衷一是。这时,人们往往希望有专业人士对各种声音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发出具有时代高度的、权威的声音,供自己选择和借鉴。马克思说:“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2]长期以来,受众已经习惯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共传媒把公众的意志统一起来,发表意见,引导舆论。统一公众的意志、发出权威的声音,必须建立在对新闻事件深入剖析和解读的基础之上。

3.深度报道是新媒体之短、传统媒体之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固然有很多优势,比如全天候的实时性、参与的低门槛、强大的互动性、海量信息储存,但在对新闻事件深入探究,以满足受众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前景预测、观点评论等深需求方面,传统媒体有着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微博等新媒体的信息往往是个人体验式的、浅表的、碎片化的,这些信息不仅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缺乏权威性,而且由于信息发布者受到渠道和专业知识的制约,也很难获得新闻事件的更多内幕,并对其作出具有宏观视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解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媒体以专业人才和丰富的资源、流程化的运作机制为依托,有能力展示某一事件的全貌和细节,进行深入开掘,揭示它的前因后果,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并作出精确评判。从这个角度说,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区分、彰显其专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全媒体时代对深度报道的新要求

我国媒体的深度报道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有过很多引发全国热议并影响政府决策的经典之作。进入全媒体时代后,一些深度报道的缺陷逐渐显露,如稳重有余、时效不足,话题边缘化、难以在受众中形成共鸣。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及时适应全媒体环境下受众对深度报道的新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深度是有速度的深度。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过去,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蹲点十天半个月采访是常事,而现在,信息传播进入以秒计算的时代,记者可能还没到现场,就有人将事件的音视频上网了。在这样的态势下,媒体在强调深度的同时必须重视速度。到底是速度为先还是深度重要,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它需要媒体建立完善机制,根据具体情况,以不同方式优化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有一个深度报道专栏,栏目组设置了专门的制作团队,遇有突发事件还会及时调集采访力量增援,以确保报道时效。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中发生泄漏,引发了我国的抢盐风波。《关注》栏目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多路记者和编辑分头行动,当天节目中不仅有权威部门对谣言的回应、对谣言起源的分析,以及食盐库存充足、保证供应的直观展示,还搜集大量资料、列举了过去历次谣言引发的各种荒诞的抢购风波过程及结果,并请心理学专家解读这类谣言为什么会广泛传播、如何辨别,进而探讨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如何建立流言监控机制,以权威、科学、透明的信息引导舆论。这组深度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一个谣言的产生、爆发和破灭,权威性强,发人深思,由于播出及时,对受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制止谣言进一步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及时回应网络舆论的关切。美国著名主持人丹?拉瑟曾就深度报道提出过一个“后院篱笆原则”,他认为,主妇们每天傍晚倚着自家后院的篱笆墙相互交谈的话题就是媒体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全媒体环境下,这个原则或许应该改为“网络点击原则”,网上点击量大、转发频率高的事件往往是深度报道需要优先采访的选题,一则因为这类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二则因为网络空间常有这样的情形:某事一出,观点横行,事实反倒成了稀缺资源,在网络舆论裹胁下,受众无所适从,迫切希望权威媒体详述前因后果、作出深度解读。近年来,很多主流媒体都将网上热点作为选题重要内容。《人民日报》专门开辟了《求证》栏目,及时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梳理情绪、引导舆论。今年芦山地震发生后,有人拍到芦山的汶川地震重建房出现墙体开裂、脱皮等情况,很多网友据此认为震后重建房质量不过关,是“豆腐渣”工程。质疑当地政府偷工减料、滥用百姓爱心款的声音迅速在网上蔓延。实情到底怎样?《人民日报》5名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及时在《求证》栏目中推出深度报道,通过对各方当事人和权威专家的采访,一一回答了“墙体开裂脱皮是否属质量不合格”、“八级抗震房为何七级地震会开裂”等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最终令人信服地得出了“灾后重建房总体抗震效果较好”的结论。报道随即在网上快速传播,传统媒体和网络两个舆论场被打通,成功发挥了主流媒体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3.在众声喧哗中亮明自己的观点。自媒体的兴起给了公众一个发布信息、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网络信息的开放式和碎片化特点,使得网络新闻常常是片段事实,并容易引发网民不假思索的道德审判和舆论声讨,甚至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和网络暴力。此时,主流媒体必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持独立分析和判断,不被网上杂音所干扰。而做到这一点,惟一的法宝就是深入扎实的采访,分析评论中思想的深刻、逻辑的严谨。2008年轰动一时的杨佳袭警案发生后,网络上很少有对6位无辜警察的哀悼,相反有不少人为杀人者叫好,甚至把杨佳称为“大侠”。对此,央视制作了《杨佳袭警案全记录》,以确凿事实介绍了他袭警杀人的起因、过程、后果,还在《新闻1+1》栏目中深入分析了惨剧发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心理等层面解析了部分公众对此案令人讶异的反应。报道不仅向受众还原了真相,还引导大家对此案进行理性思考,凸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4.精确的议程设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告诉我们,媒体对相关问题有选择地给予重点关注,足以影响公共舆论。只要进行精确策划,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同样会对新媒体和网络舆论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并形成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媒体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不仅要寻找一般意义上的重要新闻,还应努力让某件事、某个新闻重要起来。2012年央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系列深度报道《我的父亲母亲》就是一次成功的议程设置。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已成为一个庞大群体,但社会对其知晓度和关注度都较低。央视通过精心策划,连续讲述了几个普通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庭的故事,介绍了这一疾病在我国发生的情况、患者的生存状态、患者家属遇到的困难和期盼,传授了成病原因、护理注意事项等知识,发起了为“老年痴呆”正名行动。这一话题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网民也热情参与进来,一个设置的新闻热点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两个舆论场形成,并形成了积极互动。在后来央视发起的防止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人走失的黄手环行动中,微博成为传递信息、组织实施的重要渠道。

5.给受众发表观点的充足空间。对新闻事件或现象及时且几乎不受制约地发表观点是新媒体一大优势,“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成为当今受众的一种习惯。诚然,传统媒体在报道中难以一一罗列每一位公众的观点,但深度报道可以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筛选、整合,网络意见也是整合的一个重要来源——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让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在碰撞与交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形成较为正确的意见,引导受众在观点碰撞中提升认识水平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舆论场,不仅给了公众发表意见的充足空间,又克服了网络舆论一盘散沙的缺陷。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在每天的深度报道中,不仅有对各方观点凝练的阐述,还时常利用全媒体演播平台,以网络或电话连线的方式,适时传播新闻当事人、相关专家、民间意见领袖的观点。观众可以通过微博、短信、微信等方式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节目,节目及时以滚动字幕的方式呈现,主持人会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见在节目结束前播报,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受众观点也成为报道的一大组成部分。

四、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演绎方式

深度报道的演绎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但在全媒体时代,根据受众接受信息的新特点,逐步形成了以下三种常规方式:

1.线性推进式。这是深度报道的传统方式,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都曾大量使用。这种报道方式根据新闻事实的逻辑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直至事实真相的内核,或在新闻故事的演绎中进行分析和总结。新时期,这种传统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以电视深度报道为例。很多栏目逐步改变了以往那种先介绍事实、主持人最后点评的单一模式,改以述评的方式,主持人在报道中或作出点评、或提出疑问、或引入思考,还时常邀请新闻评论员和权威专家介绍背景、发表观点,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新模式,增强了报道的张力和节奏感。

2.矩阵式。这种报道方式借鉴了网络的链接、整合功能,围绕某一新闻事件,通过多篇报道,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化地介绍事件的原因、背景和发展走势。使用较多的范式是: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相关链接+新闻评论。例如,对复旦研究生毒杀室友案的报道,很多媒体在介绍了具体案情之后,又链接了以往类似的校园悲剧,并调查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据此分析悲剧原因及如何应对,让受众在知晓这一事件的同时,对相关新闻和知识也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3.连续追踪式。连续性是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机构所特有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使得无论个体记者的去留,它都可以长期对某一特定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媒体拥有的强大的采访资源也可以支持它对某一新闻事件追根溯源,展示其前因后果。以阜阳“毒奶粉”案的报道为例。央视记者从阜阳发现“大头娃娃”开始,连续追踪了毒奶粉的来源、监管方面的漏洞、对相关责任人的查处、对这一事件的反思等,前后跨度长达一年多。这一系列报道为观众勾画了事件的全貌,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建议。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总台)

注释:

[1]李芳,张超.论深度报道的理念创新——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为例.当代传播,201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2:488.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