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记者专栏——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黄剑>>专栏稿件

《林李之见》(六)——安心 

黄剑

2013年12月30日15:5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黄剑:达摩的徒弟慧可,想拜师跪在达摩那里三天三夜,达摩问他想干什么,找我有什么想求的,他说我求师父给我安心,然后达摩就说那你把心拿出来,我给你安上。他一下子就想通了。

林杰:治病也是如此啊,老说要把"病"治好,那请你先把"病"这东西拿过来,我就帮你治疗啊。哈哈哈哈,其实呢,这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实际叫做"病"的东西。

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关注的潜意识。而当这种诉求未能及时被实现时,潜意识常以虚拟的受伤害做为标记。当这些虚拟的念头被固化成外相时,就可能以"病"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习惯上把自己不愿意接受或不愿意去体验的现象进行归类,把众多的相关的名相归纳成"病"而已。什么叫"病"?其实是你对某种现象的感知和解读,它的表现仅仅是你在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一组不舒服;或难以忍受的某种体验而已。

"病"通常分为两部分:症状和体征。症状呢就是你的主观能感觉到的难受;体征就是通过医生或者其他人可以观察到或触摸到的一些外在特征。病名往往都是抽象性的或概念性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对一组事物,或一类现象的推理和评判;有时它只是个代号,只是类似一个路标的符号;只是我们的"强立假名"。

我们所说的"治病",其实只是用某种方式改变了你的认知而已。所以我在做治疗的时候,我首先要把握的就是对方的期望值在哪里?他希望我用什么方式去帮助他?我能帮他到什么程度?那么事后,如果我能够达到他的满意度,我就成功了;如果我超越了他的期待值,他就感动了。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如果把这个标准改变了,那么所有的概念都改变了。曾经有一种说法:你用不同的尺子去测量海岸线,得到的数据会完全不一样。比如说现在身体上有种不舒服,在孙皓来看,她是无法耐受的,她就有可能认为生病了。而在我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就觉得它不是病;而在黄剑来看,也许它还是件挺很好玩的事呢,那他就更不会把他当成病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条件下,他对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你拿同一张片子给一百个医生看,可能会得到一百个不同的结论。并且,这一百个医生今天看这张片子和十年后再看这张片子,恐怕还是会有另外一百种结论,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如果有人给我强调要"明确诊断",我心里肯定会认为他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自欺欺人,大家都是在"盲人摸象"而已。假设桌面上有五个血压计,测出来的数值都不一样,你以哪个为标准呢?我们三个人都戴手表,它们在当下显示着不同的时间,以谁的手表为标准呢?假如你说这个人是胆囊炎,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诊断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胆囊炎?他的胆囊炎表现在哪里?炎症的程度又以什么为标准?它是结果还是过程呢?都没说清楚,只是下个胆囊炎的结论,就不能算"明确诊断"。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