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记者专栏——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黄剑>>专栏稿件

《林李之见》(五)——心法

黄剑

2013年12月30日16:0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林杰:若想学手法,我们可以先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因为手法无非是作用力与受体之间的传导与转换。

物理学指出“力”有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在我们学手法的时候增加一个要素:“持续时间”。当我们把这四个要素掌握好并真实体现出它的内涵时,就已经学会了手法了。

这四个要素综合的结果,其实是体现了一种浑圆的力。什么是浑圆的力呢?我们可以虚拟一个象打足气的蓝球一样完整的"力球",在球的内部,力的传导无断续处,无凹凸处。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触及它,都能感受到那种类似从球中心往四周充盈的冲击力。想想看,无论我们拍击球面的任何一个点,球内部的气体都能均匀地向球面释放所感应到的力。

手法操作的当时,要求我们身体所有的组织都参与了这个活动。我们的专注力,我们的神与意概不例外,都和身体一起融化为“球”的一部分,都在朝着我们所需传递的方向扩散,都活跃在以整体为主导的动态的应变当中。所谓“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即此意焉。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完整的力都体现出来呢?最大的要领就是我们的手尽可能地不要用力,手只是尽可能传递我们的体重及运动中的势能。我们都知道,“力”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也可以相互抵消。我们手上哪怕用多了一点点的力,那么肌肉就多了一份紧张感;那么,在传递当中的力就有一份被滞留在我们的肌肉里面,传达给对方的力就有了缺口,就不柔和,就不完整。并且呢,我们一紧张,作为受体的对方就会觉察到生硬,作为反应,他就不能完全放松,也就不能全然的接受我们的力。而我们手法操作的结果,就是利用我们的力,去诱导对方的反作用力,让对方协同我们一起完成一次力的转载。当我们的手上和身体都处于高度的放松状态时,这个虚拟的力就相对地完整,就相对顺畅地传递给对方;并能联合对方的力一起工作。比如你的体重有一百斤,对方体重也是一百斤,完整地传导你的体重,加上对方体重的反作用力后,联合作用力就有两百斤。这还不包括双方在运动中,势能所转化的力。你越放松,越不用力,双方互动的力就传递得越完整。所以浑圆第一个含义是指操作者的身体完全放松,很“外裏内撑”,完整地把一套力传给对方;第二含义是指运动中的双方,互相揉合,互相作用,形成的合二为一的动态的力。当然,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需求去调整力的方向,调整接触点和接触时间。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