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宋心蕊 燕帅)今天下午,由首都女记协、北京妇联和人民网主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价值取向”首都女记者演讲比赛决赛在人民网演播厅举行。以下是中国日报社杨万丽的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疗卫生新闻的跑口记者。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我见证过诞生和死亡,也倾听过许多悲伤和喜悦。报道疾病和它所牵动的人与情,一直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而我一直觉得我这份工作背后有一份深深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是什么?却又难以用只言片语表达清楚。
直到2013年1月,在一座小岛上,一群人给了我一份答案。在广东省台山市有一座小岛叫大青岛。大青岛绿意盎然、风景优美,但却很少有人造访。很久以前在广东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青岛上住着一群怪物,他们没手没脚,面部狰狞,然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得了一种传染病—麻风病。上个世纪中叶,麻风病曾在中国肆虐,在过去60多年时间里约有将近50万人曾患过麻风病。由于建国初期,医疗条件有限,很多患者四肢、手指和脚趾受到严重的感染致残、致畸,一些患者由于泪腺受到了感染,最后变成了盲人。
大青岛是广东最大的一座麻风岛,鼎盛时期那里曾经收治过2000多名的患者。到了2011年1月,岛上还剩下44位已经治愈的麻风病患者,他们平均年龄是75岁,是一群即将孤独的步入生命终点的老人。90岁的武运其(音)老人是岛上的麻风老之一,他13岁患上麻风,18岁被确诊以后,就被送到大青岛。在之后的60多年时间里,老年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家人。他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他想活着,活着见到自己的一对儿女。
2007年,国家对麻风村进行整治,对患者和病友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2011年的1月9日,岛上的44位老人第一次走出了大青岛,也是生平第一回他们看到了公交车、柏油路,还有小汽车,因为当年被送到大青岛的时候,他们的记忆中还只有自行车和泥泞的乡间小路而已。这44位老人被送到了一个离东莞市区开车只需要15分钟的小岛上,小岛和大陆只一条河相隔,划船需要5分钟的时间,武运其(音)老人觉得,他见孩子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2012年在媒体的帮助下,老人成功地找到自己一对年过六旬的儿女,他非常高兴,换上了新衣服,买上了糖果、水果,满心欢喜等着孩子们来看他。然而他等到的是孩子们不愿意来访的回复。老人并不是岛上唯一一个有亲不能见的老人。2013年1月岛上举办了一场寻亲会,最后只有10几位老人成功地见到了他们的孩子和家人,其余的要么早就和亲人失去联系,要么因为家人害怕和麻风佬扯上关系,单方面拒绝探访。
麻风病已经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到现在95%的已经治愈者已经不再具有传染性,然而这44位老人即将孤独地和疾病一同成为历史。我常常在想,疾病是历史,可是患者怎么能是呢?这44位老人,还有全国生活在600多个麻风村里的那些历史的见证者们,他们当初远离社会,是为了让疾病远离我们。我这个难得的访客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老人们坚持要为我表演一段广东传统戏,他们戴上一个木头的娃娃头套,欢欢喜喜地跳了一场,我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可是心里却很悲伤。因为我知道,这娃娃头下面是一张张爬满了伤痕,期待看到孩子的脸。他们舞蹈的手足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疾病的侵袭。
我常常在想,报道是为了什么。我报道了这44位老人的故事之后,很多读者给我来信说要去看看他们。我明白,一次报道不足以彻底改变一群人的命运,也无法永远地搬开横亘在伤病的父母和社会以及他们子女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是这故事里、故事外那些渴望亲情、渴望温情,又期待给予的心却成了我心中一份沉甸甸又暖融融的责任,这份责任一直督促我前进。
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我想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新闻的价值观是一个记者的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记者身上的最好体现。在我看来,新闻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的温度就像我当时紧紧地握住武云其(音)老人的那双手,这样的温度不仅来自于我,也来自于你,给予这个大社会里每一个有故事的小人生。谢谢大家。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