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6年5月上

构建发展数据新闻的辩证理念【4】

江作苏  陈妮
2016年06月23日11:10 | 来源:中国报业
小字号

保持数据警惕与新闻的公信力

1.大数据个性与传统新闻报道特点间的博弈

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著的《大数据时代》,指出要关注大数据时代的三个特点:不要随机抽样而要全部数据;乐于接受数据的繁杂而不追求精确性;不再探求因果关系转而关注相关关系。这与传统新闻报道理念中从个别现象着手,转化成普遍性理解的情况有所不同,大数据追求的是数据的整体性,单个数据的信息密度不一定高,因此多以数据统计形成普遍性规律的形式呈现。这使得数据新闻难以像传统新闻报道那样形成典型性报道,而更多适用于数据依赖度较高的表述类新闻。

新闻报道重视真实性,但大数据时代中,媒体一旦在数据选择、数据挖掘和信息发布中,哪怕出现微小的技术性失误,也会造成严重的报道偏差,严重影响媒体的公信力,而这对于以公信力为重要支撑的媒体组织是重创。

另外,传统新闻报道特别重视因果关系的分析,而数据新闻追求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在数据新闻中读到的更多是简单联系,而无法了解联系背后的复杂因素是如何作用的。虽然舍恩伯格强调通过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对事物产生预测性和做好事先准备,不必一定要了解事情背后的因果关系。这看似是一种思维的简化和进步,其实容易造成思维混乱。针对新闻报道来说,把具有复杂关系的内容用简约化的数据方式呈现出来,虽然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感知特点,但无法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长期处于简单吸收而不进行思辨的阅读习惯,会影响思维进化。

2.泛数字化带来的侵权可能

数据新闻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数据来源和数据运用。面对众多的数据来源,对于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是否合法?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情况的数据是否存在对个人隐私的侵害?这些都是在数据新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一方面,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可为数据运用提供制度性依托;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和底线意识,不至于在业界形成“技术高超,伦理混乱”的职业道德危局。

3.保持数据主权,坚持数字化新闻发展的国家道路

主权是一个国家代表人民在其疆域内所拥有的最高权力,处理国际和国内的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涉。主权包括政治主权、经济主权、军事主权、文化主权等,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主权也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环境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是否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和主导地位。但在大数据时代,这种竞争转移到了对数据的掌控上。数据主权成为各国在国际环境中的重要主权问题。

数据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政权管辖地域范围内个人、企业和相关组织所产生的数据拥有的最高权力。目前从全球国家竞争力上看,相较于发展中国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较多的数据资源和较为先进的数据技术,因此他们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要保持自身在传统主权领域中的地位和优势外,在当前形势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就必须重视对国家数据战略的建构,坚持中国自己的数据发展道路。中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其国家数据战略应注重数据安全的建构,促进数据技术发展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

就媒体而言,应以国家的宏观战略为指导,从大数据在我国发展进程的具体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媒体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探索和变革,坚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数据新闻发展道路,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让打着数字化新闻招牌侵蚀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传播畅行无阻。

(作者:江作苏,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陈妮,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