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7月下

梁衡的《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是如何写成的【2】

董 岩
2016年07月26日08:56 |
小字号

写到毛回到陕北,则用当地的这种民歌口语“他立马河边,面对滔滔黄水,透过阵阵风沙,看远处那沟沟坡坡、梁梁峁峁、塄塄畔畔上俯身拉犁,弯腰点豆,背柴放羊,原始耕作的农民,不禁有一点心酸。”[1]8而写到他内心的自责时,则用古典体“现在定都北京已十多年了,手握政权,却还不能一扫穷和困,给民饱与暖。可怜二十年前边区月,仍照今时放羊人。”[1]6借了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之意。

梁衡一直提倡,文章为美和思想而写。借鉴古诗词和民歌的写法,在其散文中并不少见。诗词与民歌的交叉运用,凝练明丽,传递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难言之情,营造了优美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散文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我”,必须是真人、真事、真情,有独立的美学价值,不能注解政治,套政治之壳。小说,则是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编故事,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散文与小说的混搭,使这篇政治推理散文生动而不枯燥,充满了理性的气质和戏剧性的张力,呈现出写实与魔幻的双重色彩。上下勾连的若干个故事环节与众多人物,现实与思想的交锋,历史细节与宏大叙事互相映衬,显现出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大事、大情、大理”的情怀与境界由此可见。

(三)虚构与真实的糅合

这是一篇在大胆的设想中出炉的、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的文章,虚构与真实的光环交相辉映,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骑马出发的时间在毛泽东早就设想好的1965年,他像战争时期那样,入住老乡家里,和人们聊着家常,随时随地地调查研究……故事的发展是如此自然,就像是刚刚发生、确有其事一样。

事实上,这仅是毛泽东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梁衡却将这一个并未成行的愿景写实了、写活了。靠什么呢?靠“实”——以实写虚,避虚就实,虚实相间。在第一部分,骑马的历史背景中,主要写了5个史料:1959年4月5日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骑马走江河的想法;1960年专列路过济南,他再次提及骑马的想法;1961年在广州提出用3到5年的时间骑马走江河;1962年、1972年再次提及此事。历史背景上,作者简述了1965年毛泽东骑马那一年的形势:原子弹爆炸、全国学大寨、学大庆、学雷锋、学焦裕禄,国力增强,民心向上……在此铺垫下,建立在真实素材基础上的虚构,多了几分真实,毛骑马走江河便确凿可信、自然而不突兀。

身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毛泽东身上有着一种豪迈、浪漫、自由的诗人气质,大开大合,不做常人之举。而《假如》弥漫着冷静的、反思的气息,而思绪又是浪漫的、自由的,这种浪漫的色彩,恰恰与人物毛泽东有着高度的契合。文中,毛走江河考察中国农业与其农民本性相结合,使虚构的内容有了真实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毛是农民的儿子,他和农民天然地血脉相通。他最初的秋收起义,十年的土地革命是为农民翻身。他穿草鞋,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大口吃茶叶叶子,拣食掉在桌子上的米粒,趴在水缸盖上指挥大战役,在延安时还和战士一块开荒,在西柏坡时还下田插秧。还包括江青看不惯的大口吃红烧肉、吃辣椒,他简直就是一个农民,一个读了书、当了领袖的农民。毛泽东一生的思维从没有离开过农民。”[1]3

文中毛泽东所到之地,总以真实的素材包括史料、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纵深感,另一方面也强化、放大了设想的真实性,令读者置身其中,信以为真。在毛泽东骑马到西北考察农业时,一连用了5个故事、6段回忆。人物和事提及陶鲁笳、赵紫阳、作者、护士长、东渡黄河等。“晋陕之间的这一段黄河,毛泽东曾经两次东渡。第一次是1936年由绥德过河东征抗日,留下了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第二次是由吴堡过河到临县,向西柏坡进发,定都北京。当时因木船太小,跟他多年的那匹老白马只好留在河西。他登上东岸,回望滔滔黄水,激动地讲了那句名言:‘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据他的护士长回忆,毛进城后至少9次谈起黄河,他说:‘这条河与我共过患难’‘每次看黄河回来心里就不好受’‘我们欠了黄河的情’‘我是个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人’”[1]5以大量的、真实的事实作铺垫,消除了不确定性,毛泽东骑马走江河便不再是漂浮不定、不留痕迹的空想,而是如风吹绿波,有迹可循的。

如果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将“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那么梁衡的《假如》则是以真实的、具体的历史和现实的事物和人去营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空间。而这个虚幻的空间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喜好,而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照。

二、酝酿、创作与积累

对于这篇特立独行、创作和发表难度都很大的文章,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它是如何产生的?老实说,换一个人就很难有这个结果。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巧合。为此作者专门请教了梁衡先生。

(一)四个山西人、四台大轿抬出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诞生,纯属偶得。用梁衡自己的话说,是四个山西人、四台大轿抬出的文章。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梁衡是山西人,巧合的是又有三个山西人帮忙。梁衡第一次了解到毛泽东“文革”前想骑马考察一事,还是2004年在《人民日报》副总编任上,看到陈晋在内部资料上提到了这件事。陈晋出生在山西,算是梁衡的老乡,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党史研究专家。梁衡当时就有创作一篇散文的冲动,但时在任上,每天看稿子、值夜班,一直无暇动手。直到四年之后,退休了,他又重新收集资料,找到陈晋本人交换意见。陈晋说,作家写这个题目,可能会天马行空、过于浪漫虚无;史学家写则会枯燥乏味、理性有余而文采不足,这个题目你作最合适。陈晋算是为此文破题的第一个山西人。但如何写呢,无论内容还是结构都是一个挑战,梁衡冥思苦想,始终未敢动笔,只能暂时搁置。

帮忙的第二个山西人是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丰。石、梁二人同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又同在山西代表团。2010年3月两会期间,石泰丰看到梁衡常在本子上勾勾画画,便问在写什么。梁衡便如实相告,说正在构思一篇《假如毛泽东去骑马》。石泰丰听后很激动,说“妙,写好了就在我们《学习时报》上发表。”《学习时报》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全党唯一专门为干部讲学习的报纸。完稿后,梁衡如约发给了石泰丰。2010年4月26日、5月10日、17日、24日,《学习时报》分四次连载首发了《假如》。

第三个出来促成此事的山西人是新闻出版署属下的《新华文摘》主编张耀铭。梁衡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张耀铭的老上级。张当时一眼看中刚发表的《假如》一文,立即拍板,在2010年15期《新华文摘》刊出。《新华文摘》是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最权威的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其选登文章代表了诸领域的前沿思想。

梁衡感慨地说,感谢自己的三个老乡,鼓励、支持、促成此事。这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眼光和觉悟。没有他们,就没有这篇像走钢丝一样走过来的《假如毛泽东去骑马》。这篇文章发表后,荣获中国散文学会2010年全国散文排行榜第一名。

(二)半个月的创作与6年的积累

2004年偶得的线索,沉淀了6年后文章才横空出世。比起《大无大有周恩来》20年的积累,《觅渡》8年的思考,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还算是短的。慢工出细活,这是苦吟派梁衡的特点。2004年前,他已写过有关毛泽东的一些文章,如《这思考的窑洞》《红毛线,蓝毛线》,积累了不少资料。对于毛已有独到的认识和了解,但他深知,这次仍要再花大量的时间搜集素材,找寻新思路。

梁衡常说,写作就是从无到有,要靠作家积累的材料和独到的思想。读中国人民大学时,他已养成手抄卡片的习惯。工作后他还专门做了一个半人高的卡片柜,像中药店的药柜,里面存放着大量的资料。此外,梁衡还喜壮游,一览天下之大观,二做实地调研,找寻第一手材料,捕捉灵感。《假如》一文中提到的地方,梁衡都去过,像庐山去了不下五次,贵州更是十几次,凡毛泽东走过的地方、住过的地方他都去过,这种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是灵感的源泉,对于创作尤为重要。2005年,梁衡去陕西访问农民思想家杨伟名的故居,找到了有关资料。2006年赴贵州,考察了彭德怀在六盘水三线建设的办公旧址,询问了不少细节,看到彭工作旧部破败不堪,他眼睛一湿,向陪同的地方干部说,能不能好好保护一下?修复一下?2007年梁衡退休后,又找到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学帮忙复印有关材料。直到后来陈梁二人见面,敲定此事。陈晋鼓励说,这个题材好货无人识,作家不会写,我们搞文献研究的写不出来,只有你来干。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