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7月下

梁衡的《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是如何写成的【4】

董 岩
2016年07月26日08:56 |
小字号

散文与小说的混搭,通篇散发着思想的反思和散文的美感,在思考中有荡气回肠的美感与惋惜,有对悲剧人物的崇敬,也有对毛泽东晚期错误的遗憾。“过节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节庆,是共和国的生日,60岁的生日啊!人们忘不了开国领袖。他老人家要是还在多好啊,这天安门城楼本来就是他当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虽然他老人家后期搞‘文化大革命’曾犯有大错,但前期对民族确有大功,所以人们总希望他还能一如前期那样的英明。这善良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那个美好时代的怀念,对未竟之业的遗憾。如果斗柄能够倒转,如果历史能够重写,如果那次骑马走两河能够成行,如果老人家在60年代能反思自己的错误,晚年不犯或少犯错误,这该多好。这一切当然都不可能,我们也知道这永不可能。但是后人想一想还不行吗?这样的假想,是对历史的复盘,也是对再后之人的提醒。”[1]15

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梁衡并不为尊者讳,其文有赞颂,也有批评。因此踩线,与一些荣誉失之交臂。但梁衡并没有因此而折衷、调和甚至放弃。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其思想更为自由独立,反思更为冷峻深刻。从《觅渡》《二死其身的彭德怀》《周恩来为何不翻脸》到《假如》,这种可贵的独立精神始终贯穿其中。

与以往梁衡关注于人物的人格与命运有所不同,《假如》关注的是领袖与国家命运,因而格局更大,反思的力度更深,反思的分寸更恰当。平心静气,从容不迫,深刻冷静,不厚此薄彼,既直言积极的因素,也不讳言反面的教训,触及了历史规律:“历史不能重复,但是可以思考,在思考中寻找教训,捕捉规律,再创造新的历史。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个学会在失败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1]15

一个民族应该把自己最令人痛心的教训当作一面镜子,时时擦拭,时时警醒,以防重蹈覆辙,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退休后的梁衡退而不休,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与国家民族命运之中。从这个角度讲,《假如》不是单纯的一部政治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他多年思考的结果;《假如》也不仅仅局限于毛泽东个人的性格与命运,而是投射到对整个民族、国家命运的反思。但反思历史的不只他一人,为何梁衡独见其新独见其深呢?还是与他所处位置有关,“一是站得高些,能看到全局;二是常处于矛盾的核心,能看到事情的本质;三是这个位置要求人要有一种责任心,如果你不自私、肯负责的话就会常处于一种忧国忧民的状态。这些对写作都有好处,它会使你一下子跳出小圈子,能直奔大事、大情、大理,作品的反响也会大些。”[2]200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奖演说辞《拉丁美洲的孤独》中曾这样表白:“以真正繁荣的理想,来改变貌似繁荣的现实。”梁衡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是一个向大众传递美和思想的、孤独的、乐观主义者。他的反思不是灰黯的,而是明亮的,他说“不要忘了,正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复兴。”

(三)情怀与境界

许多人喜欢梁衡的文章。《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说,“喜欢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因为文字美、结构好、立意高,更因为字里行间的那种凛然大义、磅礴大气、诚挚大爱、剖肝沥胆、刻骨铭心,饱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和人性的真挚,让人一读倾心,掩卷难忘。”还有人说,“梁衡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搞这么多年新闻工作,又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竟有这样的胆量,这样的真挚,写出这样的与政治与政策紧密相关的文章!而我辈如何?听指示,怕出事,不求出彩,但求无过,连稍敏感些的字眼都避免了。”

显然,这些得益于他作家之外的诸多身份、积累和感悟。

梁衡不独是一位作家。他自嘲自己是夹馅面包。他是记者、学者、官员,是一位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穿越自如的大家。丰富的实践、专深的研究、难以企及的政治高度,使其目光犀利而高远,总能透过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质。作为一个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梁衡的血脉里还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既有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也有满腔社稷情怀、忧患意识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季羡林先生曾说,“梁衡总能将满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尚无第二人。”[3]10

这样的境界与情怀注定了他对美和思想的不懈追求,对大事大情大理的执著坚守,注定了大开大合的文章风骨与壮阔胸襟。正如这篇《假如》,他是怀着放眼观世界的社会责任感,以想落天外的浪漫主义情怀写就的。为重新审视历史提供了新的角度。当人们在那如诗词般的长短句中唏嘘流连之时,也不禁反思那段历史,思考着国家命运与领袖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文学的力量,更是思想的力量,也是对作者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的积极回应。

注释:

①作文三章(节选),梁衡2006年3月31日作。

参考文献:

[1]梁衡.假如毛泽东去骑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梁衡.梁衡文集卷三,为文之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