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6月下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探究【3】

基于对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分析

郭致杰 王灿发
2016年08月08日09:56 |
小字号

三、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趋势及思考

(一)纪录片“中式教育”最后获胜的思考

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中式教育”获胜。那么,是否中国的教育就一定彻底地赢了呢?在毕业典礼上,李爱云作为“中式学校”校长发言,她认为:“我始终都没有认为我们考试赢了就是赢了,这是一个奇迹。”[4]

其实,几位中国老师通过这次实验,也对中英教育、文化差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感触。杨君老师看到了英式教育下的弱点:大多数英国学生吃不了苦,当在学习时,如果第一次没有学懂,他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去学第二次、第三次。但她也同样反思了中国教育,觉得中国教育下的小孩没有童年,且经常死读书、读死书,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赵薇老师始终认为造成英国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精力涣散、浮躁懒散的重要原因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中国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这才能够成为他们唯一或者说改变命运的出路。因此,赵薇老师对“快乐学习”持保留态度,她觉得如果总是给学生灌输学习很快乐的观念,那么很有可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感到不快乐而放弃学习了。

杨君老师经过认真思虑后认为: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并不存在谁更强的问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不行,单纯的“玩中学、学中玩”也不行。杨老师的这一段话很好地概括了我们应该对待中英教育的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引出了我们该有的态度,即应积极探寻融合的可能、角度、方法。

(二)中英教育文化的融合可能与体现

基于这个纪录片,我们可以简要概括出中国教育的特点为:传统、约束、权威。英式教育的特点为:务实、自由、平等。那么,是不是英式教育与中式教育之间只存在差异而没有融合呢?

其实不然。在《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文章《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里面看不到的》中写到,这部纪录片有四百多小时的素材并没有呈现。第一天上课,杨君老师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上课时,BBC的导演说:“记住,你就是说、写、讲。”用这样的方法上了第一次课后,课堂效果很糟,杨老师决定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讲解,这样的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与积极回应,课堂效果也变好了。但是,BBC的导演不同意她继续这样做,让学生继续以抄和写为主。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李爱云老师的课上。李爱云老师在上第一次社会课时,课堂纪律十分混乱。第二次上课,她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进来,李老师还鼓励他们主动把自己听到的、经历的故事分享出来。

以上这些没有播出的片段都体现了中国的老师们在教学方面并没有固守传统的“中国式填鸭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授课模式,也在授课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积极、关爱、平等、自由的思想。这些,既为融合创造了可能,在某一程度上,就已经是融合的体现了。

四、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明晰不同的文化维度,判断可以融合的“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传播,我们必须清楚地明晰中西的文化维度,熟知在不同的维度下,人们的差异在哪里?基于以上理论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中英在高低语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单向性时间与多向性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了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差异只能产生冲突,其实,明确差异也为促进融合提供了可能。因为,如果能找到“冲突点”,也就判断并找出了突破冲突的“融合点”。

例如,在对英国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应该首先向他们介绍中国为什么崇尚“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有哪些好处,“集体主义”有些积极的思想也可以为英国的人们带来什么有益的影响与作用?那么,相反,中国老师也应该尊重英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在面对学生时,应把他们视作独立平等的个体,而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身份和权威意识,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融合的点。

(二)坚持文化相对主义,把握进行融合的“度”

文化中心主义是把自己所属的文化作为文化的中心,以及评价其他文化的参照系和标准,用以衡量异文化价值观的优劣高下。那么,在跨文化传播中,为了消解文化中心主义,应该坚持“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价值标准,特定文化的成员也没有权利对异文化指手画脚。[1]

文化相对主义承认了多样文化、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它以一种尊重、平等、包容的心态看待与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和谐共处为目的。同时,文化相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了不同文化的国家要坚守好自己本国度、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维护好本国的文化安全。因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承载了本国国民对待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是关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筋骨血脉。

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点”都可以进行融合,还必须把握好融合的“度”。确定融合的“度”,必须是对文化维度有了深刻的分析、了解之后,从而基于已有意识形态、基本国情、稳定的价值观念作出的“取舍”及“选择”。

(三)媒体进行正向舆论引导,树立中国文化的正面形象

近年来,关于中西教育、文化差异、冲突的议题越来越多,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的新闻报道也不少,但大多只是从受到争议的具体案例出发,去极力辩解事件本身,而没有主动从正面进行积极地舆论引导,这也可以说是媒体在跨文化领域传播中一个角色的缺失。此外,大部分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大多从意识形态的层面进行分析,很少从文化维度的差异方面着手,这也将是今后进行舆论引导的突破点。

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如果媒体能够主动结合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维度的不同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重组与正面引导,积极树立起我国的正面文化形象。笔者相信,在未来,世界将更加真正地了解中国,中国也将会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俊妮.传播学纲要[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李海军.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3]Edward T.Hall and Mildred Reed Hall.The Hidden differences:Doing Business with the Japanese[M].New York:Anchor Books Editions,1987.

[4]李邑兰,张冉婷.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里看不到的[EB/OL].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5_09_10_333736_s.shtml,2015-9-10.

[5]王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解读[J].世纪桥,2012(1).

[6]徐明华.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以2000—201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J].新闻爱好者,2012(9).

[7]百度百科.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aM4ALTXr1apQ48mU5h_CIcxSO4cfqEmtDKloQENjf1i5HlRqrNlHILoLoryF2F8EjevidSH78NDiYBPRL5tEIRin_AxuHGS8ngrdny2Khe1UkO2zWBQPPRM9p9O7-fcn_RxU8IFpgwZpOnntBBx-t7fFO-x1L4b77-cQavcBgoxrW7BgT6WbZJAepZNwo1c.

[8]百度百科.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clGI77j3Ca-unxkIMxrj_iDK4qJC0JW5_16

paPUgbGLitNOGd97y96sAufGVKt1eTQdY_kMF4oRvD7Aeo4u0GY8OA6-YzNn9gD43OqRe

3g_RYY-Sg2HGkLSH0v-PFcCEc0DdZOx57j_6hE-XdLZawPBSbEdVeOdbEmUZd7NxdpAhU

lSBxDwUMLdAPOxZVputFEJLiPLO42trXiZLtq-qb5PaAbCeVxLKhYft95m8fa0l0nafUk

cRTfv7thCYcGHsf_1MH_c8t7N6HZIvNm7Uc2pdTpiFxrfgHy1d9w1Pi6HKhXWs2-63Ml1

qg0NqXqR8oc4io0ezmSP3ICSunnZGUih9vaMurqsRYGz14bO_IySnGYcPpde9zn-ECRrV

fxhOBznzyI6k3uq_KdpP0pG1rr7Tn9Qmz1uR11VDv-G4e.

(郭致杰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舆论学研究生;王灿发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学博士生导师)

来源:西部学刊

(责编:霍昀飞(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