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探索党报的媒体深度融合之路

2016年12月15日14:2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北京日报社网络新闻部常务副主任、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陈岩
北京日报社网络新闻部常务副主任、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陈岩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指导,人民网研究院主办,信用体系网协办的2016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今天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北京日报社网络新闻部常务副主任、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陈岩在分论坛上做主旨演讲。以下为全文内容:

尊敬的余总编,尊敬的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感谢人民网给我们京报网一个机会,把自己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做一个交流。京报网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官方网站,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一共有十报三刊一社和两个网站,今天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认识。

我汇报的题目是探索党报的媒体深度融合之路。

第一个内容,媒体融合的动力,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大家都知道,我们党报的使命和职责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我们作为一个传播舆论的工具,服务的对象就是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我现在想,其实党报真正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想把党的中心政策、方针、路线最有效地传递给最广泛的人群,这就是咱们要做的。现在的内容,咱们的生产是咱们的优势。另外一方面把自己的内容怎么传递到最广泛的人群当中去,这是和现在很多新媒体不一样的,他们更多是做一些垂直化的东西,而咱们是在做要铺这个面的工作。但是党报媒体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广告收入的不理想,原因不是内容生产不行,而是对用户的把控失去了。所以,怎么来认清用户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掌握这些用户,才会是党报网站更好的出口。

20年前读报是为了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所以党报锁定的读者,就相当于锁定了你绝大多数的用户,这对用户这一端,几乎党报媒体不用考虑,只要把报纸发行出去了,就锁定了几乎百分之百的用户,你只要把内容做好就可以了。现在用户发生了变化,如果还按传统的渠道做内容,相同的内容现在已经很难再把它有效传递到每一个用户里面了,而只是传递到部分读者之中了。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用户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知道用户发生了哪些变化,才能有的放矢做你内容更有效的传播,我更多认为还是技术手段发生了变化,导致用户更加多元。

20年来一共有两次相对比较大的技术革命导致了用户生态发生了变化。第一次是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信息渠道,就是互联网开始入户了,包括我曾经赶上的中国联通当时在做128K、512K这种ADSL入户还非常低的网速的时间实现了互联网入户这个技术,其实互联网技术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在美国诞生了,正是因为没有进入到百姓家里,所以没有信息渠道,只有渠道铺建好才具备第一个因素。

第二是PC的普及、电脑的普及,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是486,后来毕业以后都有奔腾,现在都是睿智,很难想象家里再没有电脑的时代,给每个人获取信息的终端,就是电脑普及了,给你创造了这个条件。

第三是信息技术的推进,一部分就是搜索引擎,还有咱们交互留言等等。我记得当时杭州19楼、天涯论坛都出现了。这三个技术,这三种因素作为一个齿轮相互咬合,才真正促进了把一部分读者转移到了,变成了网民,转移到互联网上。在这个时间,已经让报纸的读者有一部分转变成了网民,或者它既是读者也是网民,这时候用户发生了一部分的分流。

第二次革命是最近这四五年的变化,就是信息渠道已经出现了,WIFI普及了,在这个演播厅里,很多人借助WIFI获取信息,没有人再拿一个笔记本到处再跑,拿一个移动端,智能设备,不管是PAD还是手机来获取信息,这是WIFI提供了,信息渠道从无线网络到有线网络的过渡。然后是智能设备的普及,新的技术出现了社交网站,比如腾讯、移动的QQ,再一个是移动支付,还有就是信息是LBS,是用户信息定位,你拿好手机,就锁定了你的位置,就像冯小刚当时拍的《手机》这部电影,多年前就预测到手机用户已经在望京的大西洋新城几号楼几几的门洞里面一样的。

这三个齿轮再次拧合在一起,就造成了原来的读者和网民又分流出一部分,作为了移动用户。这就是技术已经引发了我们现在整个用户群体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的报纸,我们的网站,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依然还在做我们的传统发行。其实相当于我们的用户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

通过刚才两次的技术变革的分析,我可以比较清晰地梳理出来,在技术变革引领用户发生的变化,而用户发生多元的变化,才能引发媒体作为最后一个链条上,你要开始做你的深度融合的部分了。技术变革,几方面,一是传输的渠道,一个是要硬件的支持,再有相关的更方便的配合这两个因素产生的互动性的软件。正是因为这三个因素引发的技术革命,才让用户发生了变化。用户完全是被动的,大家在潜移默化,可以说蒙在鼓里的状态,就被技术把你的行为引导了。现在有多少人在晚上睡觉之前是在床上拿着手机看信息的,五年前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生活方式,现在技术不停影响和渗透你的生活方式,这是用户被技术左右了,就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

再下一个环节,就是咱们作为媒体,原来是报纸,现在睡觉之前可能不再拿出报纸来看了,你再这样传递恐怕没有效果,所以要做网站,有的人可能坐在电脑屏幕之前,现在很多人在睡觉之前用手机在朋友圈里刷,需要把新媒体纳入进来做整个媒体的融合,因为技术引发用户发生了变化,才让媒体整个宣传发生了变化。这应该能梳理出一个生态链,就是技术革命引发用户的自主选择,再形成多元的阅读方式。媒体为了追随和迎合受众的多元,才开始多媒介融合。用户多元也是导致媒体融合出现内在联系紧密而外在形式的差异化明显的一个根源,这是我刚才想和大家汇报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技术革命是引领用户生态的变化,而用户生态变化又引发了媒体融合的变化。但是媒体融合已经不能像原来一样,同一个稿子在报纸上发,在电子版上发,在手机端的电子版上发,相同一个稿件如果报此原文去发送的话可能没有用户去看,要做到融合媒体的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稿件内容线索是非常紧密的,但是外在形式完全差异化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说一下媒体融合的未来,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串联走向并联,是相同资讯的不同表达。在媒体融合的初期,报纸做网站,像我们自己京报网有自己的感受,以报为主,网站作为配合,通过图文见长的方式来实现网站内容的更新。但是,现在新的技术已经发展了,音频、视频,包括H5等很多新的技术都已经出现了。在这个时间,是不是还用传统的报纸编辑、传统的生产流程,能否HOLD住网站的变化,能否驾驭网站和新媒体的新变化,这都是值得探索的。

当然,如果来研究报网融合未来的发展,能不能深度融合,怎么深度融合,我觉得还是要再关注一下技术的发展,有几个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一是VR和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这个我想说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很多大片里可以看到,是在日益三维空间里可以显示内容,大家可以通过触摸和点击的方式就来获取信息。将来,报纸就不是放在桌子上的纸,也不是呈现在手机上的页面了,而是你可能就需要它直接显示在空气中,显示在任何一个三维空间中。将来大家再读人民日报通过谷歌眼镜或者VR眼镜或者投影仪在空气中就能实现阅读一个版面,链接它的内容,而且能推送它最新的东西。所以,如果真正这种技术能够实现以后,这么美妙的用户体验是否还只是在上面罗列一篇篇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者配上部分图片就够了呢?还是需要有更多的美妙的音乐,精彩的画面、丰富的图文,还有各种链接和各种留言,这是技术形态发生变化以后,内容应该是更加丰富和多元了,而不应该像这种模式了。

举个最简单的交互的例子,大家访问视频网站的时候,现在都有一个弹幕的技术,你开开以后,每个用户的发言从屏幕上面一行一行飞过去。我在电影院看过一次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非常安静,没有任何人说话,大家专心集中看片子的过程中。但是回来跑到视频网站,爱奇艺什么的,你再把弹幕一打开,几千个人在上面发布弹幕,内容关注点已经很低了,相当于大家已经开了一个论坛,直接在电影院里可以讨论每一个人。我当时记得特别清楚,大家讨论这里面演技最差的就是范冰冰,这个主角,她当时根本没有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她就是一个花瓶等等N多的讨论。已经引发一种吐槽,引发了共鸣,形成一呼百应的集聚效应。同样一个片子在电影院播放和在视频网站播放,因为技术手段的变化,已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舆论场。

第二,无人机的技术。现在草根都是用手机拍摄,虽然是UGC或者大众新闻拍摄者,都是基于从一个二维空间或者地球表面,下一步可以做到空中拍摄立体起来,我们网站也在做这种实验。这是用三维空间来做展示,小巧便携,操作也简单。不仅是360度的还原,以前360度是全覆盖,360是在平面上做覆盖,很难做立体化的,比如一个小区,做房地产销售,原来印成画册,现在想做近景,做VR,还可以通过无人机的技术,了解小区周边绿化的情况、水系的情况,都可以了解清楚。结合我们自己新闻内容怎么结合呢?比如警法新闻,案件现场的还原。通过无人机的技术、通过VR可能让你实现的比当时在这里犯罪的罪犯更了解周围每一块砖、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通道的情况。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很清楚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前一段出现过老虎吃人的案例,当时大家公布的一些信息就是照片,后来啊又公布了监控摄像头的一个固定视角,但是这里有盲区,它就拍的那条路上,那个女事主从车上下来以后就消失了。最后老虎怎么真正实现的过程,并没有出现。我就想知道,如果咱们通过在现场还原的方式,通过360环拍,配合一个VR的技术,虚拟眼镜,完全可以身临其境地去现场体验,你站在那个里面,你就可以体验到这个女事主,她的丈夫、她的妈妈,包括巡逻车上的安保人员和老虎的位置关系,你自己站在那个位置上体验一下,到底离这个老虎有多远,安保人员有没有时间跑过去救你。完全把你置身在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这可能是一种新闻更新的表达方式,像VR,包括无人机技术再呈现出来的,这个可能是将来报纸媒体生产以图文见长方式所不能实现的。

还有一个,应该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用户行为预测。不仅是过去,包括像京东、淘宝是根据你过去行为来推断你下一步想要做的哪些行为,它要收集足够多的样本,我觉得样本将来收集足够多、足够技术,技术再往前,人工智能再往前推进一步的话,可以推断你这个人的气质、性格甚至情感,更多人性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用户。对人的行为预测会越来越精准。比如说一个很理性的人,每个月消费一个电话卡50块钱,现在能做到下个月到这个时间再推送一个哪哪特价50块钱的电话卡,但是理性的人也有可能人生遇到坎坷,也有可能遇到生闷气的时候,你用历史数据难以识别他的需求的,精准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该能感知,他在微博里发了一条很气愤的话或者和单位产生矛盾的一个帖子,通过这方面的了解就能了解一个很理性的人现在可能处在不理性的状态,你可能给他推送更多微信版的心灵鸡汤更适合他,通过技术的手段可以让你做到比他自己更了解他自己。

就当前的技术不断发展,我觉得用户肯定会越来越细化,不管是它的需求或者获取渠道也会越来越个性化。报纸是大众媒体,新媒体则日趋垂直化,网站属于两者兼而有之。通过这种方式,三个媒体形态都是不一致的,所以它的新闻选择的确定、发布的时间、更新的速度,包括互动的设计,都应该不尽相同。作为党报网站,甚至党报这种传统媒体,就应该迎合这种变革,把自己的新闻产品通过多种的表达形式、多种渠道来运营,力争全面覆盖用户的生态空间,让它处处能看到你、听到你、触摸到你、感知到你,这应该是媒体融合的一个未来。

最后,谈一下发展中谋求的方向,其实是一些困难吧。我觉得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永远是一个困难,这里我就不再详细赘述了,更多应该是怎么来实现资源的最有效的配置。将来大家用户一定不仅仅是读者了,而是用户。不同的用户要想讲清一件事,要采取的方法、手段和策略都是不同的。50后、60后、70后、80后,每个人阅读新闻的方式、习惯,想获取的信息都是不同的。报纸的读者、网民、手机用户也是不同的。现在我们的网站、微信、APP以图文为主,现在现阶段传统纸媒编辑,至少我们现在的报社,包括可能大家比较了解长安街知事这个微信公众号,现阶段还使用的是传统纸媒传统编辑附庸到APP的内容生产中来。但是下一步是不是只做到记者共用,但是编辑应该各自独立了,因为面向的用户和群体不一样,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再往下一步,是否只是新闻线索共享,后端完全独立地采访和编辑呢?这个我觉得还要根据未来的发展再来决定,大家还可以再做尝试。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样,一个统一的调度指挥平台是必须的,然后才应该通过垂直化的、专业化的细分的采编队伍,来对不同的用户实行服务。也就是刚才说的,用相同的资讯,却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咱们对用户群体的完全覆盖。谢谢大家。

(责编:赵光霞、燕帅)

推荐阅读

迎第十七个记者节 看优秀新闻人炼成记
   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日前正式揭晓,在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中国最高新闻奖项获得者,通过数据和事迹,为您揭秘优秀新闻人修炼之路。
【详细】迎第十七个记者节 看优秀新闻人炼成记    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日前正式揭晓,在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中国最高新闻奖项获得者,通过数据和事迹,为您揭秘优秀新闻人修炼之路。 【详细】

戳破"10万+"泡沫 自媒体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这个平均每100个网民就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10万+”的光环再加上一波高过一波的估值,自媒体在资本和市场的热捧下水涨船高。
【详细】戳破"10万+"泡沫 自媒体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这个平均每100个网民就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10万+”的光环再加上一波高过一波的估值,自媒体在资本和市场的热捧下水涨船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