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4期

医学传播多重性背景下信息框架三个转变研究

文 绪
2017年04月27日15:3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本文对医学传播多重性的特征定义、包含的主要基本内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梳理归纳,并提出当前医学传播的信息框架出现了三个转变:表述方式由“专业化解读”转向“故事型讲述”、舆论导向由“疾病治疗型”转向“健康维护型”、路径结构由“单一窄化型”转向“综合多元型”,通过对三个转变的分析,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建议,为破解医患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医学;医疗;健康;疾病;转变

一、医学信息框架转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各种专业医疗技术设备的开发和“互联网+”模式的普及,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和一些行业、专业领域上的话语语境正在逐渐被“医学化”,且不再仅仅服从于医学专家和健康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更扩展到网络意见领袖,广大网民都可以根据自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对专业医学和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提出质疑和讨论,进而影响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和专业研究机构和部门的关注。

“被医学化”的领域包括诸如空气雾霾、食品安全、人工受精、美体整容、减肥塑身、运动健身、怀孕生产、生活方式、养生保健、环境保护、全球变暖、动植物保护等,所涉猎的范围已经不在于局限与发生特定的身体不适或者罹患各种疾病时候所发生的医疗特定领域的交流和共享,甚至还扩展到国际政治关系方面,比如把恐怖主义比喻成人类社会的癌症,这样的描述在国际政治学研究文献和时事新闻报道中已经被经常性的运用。被逐渐“医学化”了的信息传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界限,还意味着与之相关的知识交叉和不同经验之间的衔接,这就意味着医学的信息框架在概念和内容上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由各种艰深的专业词汇构成语义场,也不再是仅局限于医学行业内部讨论和解决各类问题,而是逐渐的融入了其他行业和学科的知识,使得医学发展无论是其概念还是内容上多重性、多样化特点开始显现。

概念上的多重性意味着“健康”这个词汇本身所表达和呈现出来的指向不再是针对某一个方面,而是关联到其他更为复杂、多元的层次,其性质和状态从单一走向复合,内容上的多重性意味着除了传统上有关身体器官或者某个功能发生的病变型的疾病的信息之外,非器质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病情和健康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和文化、政治、法律和伦理相关联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意识;医学的一般性科普宣传与教育;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与不断发展的生命周期相关的健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的联系;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医学传播形式;以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建设为关注点的各类节目等方面都成为整个健康问题和医学领域当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和研究方向[1]。基于这个背景下对信息框架中出现的三个具体方面的转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医学医疗行业如何进行创新做了粗浅的分析,本文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不应该再拘泥于医学专业内部去看待和分析面临的一切问题,而是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借鉴和结合其他行业和学科有益的经验,去治疗疾病、维护健康,对患者来说,要让他们意识到,很多非医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的一部分,自己也可以为自己提供有效的建议,医务工作者不再是为自身的健康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务和治疗的唯一因素,同时,也为缓解当前敏感且脆弱的医患关系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二、表述方式由“专业解读型”转向“故事讲述型”

在传统意义上有关病情探讨的过程中,专业性的医学语言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承认的共识,也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是唯一有用的交流。对医务工作者而言,运用专业语言显示其职业化治疗风格,娴熟的技能,对患者而言,尽管不完全熟悉和了解专业化语言的真正内涵,但是对他们来说,懵懂与困惑恰恰反证了医生的权威和可以被信赖。而随着患者对医学专业词汇用语、医疗设备用途了解的程度加大、由自由民主意识带来的对“个人权益和权利”维护的重视,有更多的患者、网民和新闻媒体强调专业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应该改变把医学治疗神秘化的做法,要放低姿态,以通俗易懂、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情味的语言分析和解答患者在疾病治疗、健康问题的切身利益和重大关切。同时,还应该把患者的意见和想法作为治疗和开药的参考依据,这在某种程度显示,艰深晦涩的医学用语越来越不再是权威的代名词和挡箭牌,找到医患之间彼此都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表述方式”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专业词汇上大量的使用和渲染经常会无意识,或者人为的制造理解的困难。可能对于很多医务工作者来说,每天接待大量的病人和其他的科研、会议等方面的任务,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但是从更好的传递医务工作者的想法和有效缓解医患关系来说,他们花费在“表述方式”层面转向思考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也是具有明显效果的,笔者认为表述方式由“专业解读型”转向“故事讲述型”发生转向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赢得患者理解的最佳传播形式

医务工作者要多运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述医疗、家庭以及各种人际关系背景下的各种问题,比如疾病的痛苦、病情症状叙述、亲属的反应、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讲故事的方式或者讲故事的风格也会对最终如何治疗疾病具有更好的效果。转变原有的沟通语言非常必要,如果说过去,患者们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被动的接受,甚至是逆来顺受,但是现在,当很多人被健康问题困扰时,他们虽然会继续努力地去理解医生的结论,但是也同样会摈弃,甚至抗拒临床医生特别提供的那种“权威式,但晦涩难懂的医疗科学”的语言,他们希望“重新得到创作和讲述自己独特故事的权力”,他们是患病的,有故事的人,而不再是自身疾病的牺牲者”[2]。因为通常来说,患者来到医院对医生说:“我病了”的时候,其实隐含的意思是:“你能治疗我所经历的不幸吗?”,这是因为我们谈论疾病并不仅仅局限于隐藏在健康问题里面的生理问题,它更具开放性,具有多种方式并易于改变”[3],只不过在传统的医患关系当中,患者在健康决策和健康主张方面的参与程度严重不足,就疾病或者健康问题的讨论,患者有很多想到但是没有说出来的故事,而医生们通常也不会主动去理解和挖掘这些被隐去的情节,在“隐去“的内容中有那些思想和情感得到了交流,那些没有表达出来都被双方所忽略了。医务工作者应该意识到,他们自身或者他们的亲朋好友,都有可能罹患各种疾病并承受内心的煎熬,或者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不幸,就像来找他们看病的患者群体一样,如果能够更积极的换位思考,与患者一起感同身受,真诚坦率地共同面对这些“隐去”的情节,那对彼此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具有低成本、针对性强的传播优势

多数情况下,患者们都是很容易满足的,医务工作者如果能多抽出一点时间和患者们共同营造“故事情境”一起感同身受,哪怕几句能够说具有人情味的话,那患者们都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振奋,也许就是这简短的一个故事,几句温暖的话语,就会在带来治疗与安慰、精神上的成熟、自我改变、大彻大悟,放弃旧有的想法,选择新颖的方式、获得生活的真谛……用讲故事角度去了解遇到的医疗问题,其影响力几乎可以说是难以置信的。传统上,医务工作者所受到的训练是要求他们从患者那里“获取”病史,完成“数据采集”,给出治疗意见就完成了工作,在当前,如果把这个过程转变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各自向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情况会变得不同”[4]。这种不同的含义在于:故事性讲述实际上是培养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独立自主的治疗疾病,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节省了患者上医院看病的时间,也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负担和压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让患者从自身生活中进行反思,思考“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让他们明白到,如果想彻底治愈疾病,或者做到身体健康,必须要超越医学治疗本身的视角去思考疾病和健康问题,单纯的依靠药物或者设备无法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问题,要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如生理、心理、精神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去分析、解释、沟通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健康公民形象。

3.促进患者“自主意识”和医生“专业意识”的融合

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交流过程中,患者们严重缺乏自主表达的空间和条件,他们会把罹患疾病、忍受病痛或其他被形容的“不舒服”的那种强烈的不适感埋在心底,即使感到孤立和羞耻也不愿意说出来,而“故事化叙述”的表述方式鼓励患者去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自身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而不是全盘接受医务工作者单方面的意见。

当前舆论氛围的变化使得对类似事件的报道及包容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以非正式的,或者正式的方式在各类养生保健节目,医患群体互动节目、亲身经历访谈、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上直接谈论过去无法说出的不适感,一些患者口述自己患病前后的感慨和珍惜生活和生命的言语证明了一种社会意识和健康观念的进步——人们开始把自己当做幸存者而不是受害者,以更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的态度去应对出现的状况[5]。因为避而不谈,躲躲闪闪、矢口否认只会让自己逐渐被隔离、被边缘化,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被剥夺了公民权利[6]。

当患者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意识和技能不再重要,恰恰相反,当医患双方都能够积极的构建“故事化”叙事情境的时候,医务工作者会重获专业技能上的自信和社会支持的力量。患者也会通过人际传播和媒体的信息传播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他们更加了解自我,确认他们的情感,并使得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故事来帮助告诉更多的人——不仅要有医疗,还要有属于自己的理论、故事、公民身份[7]。因此,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在沟通表述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形成一个新的共识:医患关系是否能够缓解,实现合作并治疗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多大程度上能将他们的故事融合在一起[8]。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