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5期

机器人“入驻”新闻业的现状及背后的冷思考【2】

王晶晶
2017年06月05日08:0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写作机器人”运行机制的冷思考

“写作机器人”的产生及发展对新闻业各方面的革新我们有目共睹。但机器人归根结底只是机器而不是人,其所依赖的大数据技术有其天生的缺陷,如大数据抽取出的冰冷的数字导致形成的新闻报道只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在撰写深度追踪报道、人物事迹等需要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或通讯中展现出明显的弱势。

(一) 模式的“零花样”

现如今的机器人写作技术其实并非想象中神秘,只是按照计算机软件中固定的生成模版,将数据库中的所需信息抽取出,再填充到模版中。整个流程下来便是一篇新闻报道,而且是无任何花样可言的流水线、批量生产。这种方法看似“机智”,省却大量时间,但是读者阅读过太多千篇一律的内容便会产生审美疲劳,更何况这些报道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让人食之无味,相比较新闻工作者丰富、幽默的表达方式来说,机器人生产的新闻略显单一。

(二)机器的“零敏感”

拥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机器人归根到底就是由程序软件所控制的机器,并不具有人类的感觉器官,因此不具备新闻敏感。尽管美联社曾表示现如今机器人在写作时转化单一的冰冷语气[3],但这并不代表机器人从此取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位,因为至少在判断某个发生的事实是否属于新闻事件这一基本能力上,机器人技术仍需较大的提升。

(三)数据的“零温度”

新闻源于生活,最终又归于生活,而生活是有温度的,新闻亦如此。而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温暖来自新闻工作者对普通受众的感情积累,是真正反映民众内心的声音和呼唤,也让受众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切,实现与受众在感情上的交流。而机器人写手只是从数据库中挑选出冰冷的数据和形容词,拼凑在一起,因此在判断人类感情方面尚需改进。

(四)隐私的“零保护”[1]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加大了隐私被侵犯的风险,这也是人们的担忧所在。“写作机器人”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数据收集生产的新闻,其对隐私当然有一定的隐患。再者,当前网络监管并不十分到位,“写作机器人”在采集和使用数据时不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财经、体育赛事等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报道中是情有可原的。大数据技术运行的流程单一且枯燥,要对庞大的数据进行搜集和抽取,新闻工作者未免显得有些无助。相反,这恰恰是计算机所具备的基本技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如美联社所认为,记者应将精力放在擅长的领域,而不是在数据处理方面和机器人较真[4]。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