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西方新闻框架理论的本真【2】
——兼论新闻框架的内涵与组构
二、“镜子理论”是新闻框架的基础
一些新闻框架研究者反对新闻镜子理论,认为“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重构’或是‘建构’”。④与此相反,另一些新闻框架研究者认为,新闻框架是以记者手中的“镜子”为基础的,这面镜子照到哪里,记者就会把照入的现象选择、安排和组织进新闻中。使用“镜子”旨在说明新闻报道必须忠于事实,真实地反映社会和事件。美国广播记者的先锋爱德华·R.莫罗(Edward R.Morrow)曾说:“新闻必须在国家和整个世界背后支起一面镜子”“镜面必须平整,支撑它的手也必须平稳”[13]。媒介批评者常常用镜子理论质疑记者是否以“客观”的姿态反映现实,如果不是,他们又在多大程度上纵容了某些“歪曲的信息”溜进了新闻。[14]
固然,记者手中的镜子要受记者头脑的支配,也受许多外界因素比如政府官员的影响,但它要求记者对事实——不管是哪些事实,至少要忠实地照录下来,而不是进行主观地建构。丹尼尔·哈林(Daniel Hallin)谈及“客观报道”体现出的“镜子”特征,曾这样写道:“这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一方面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对事件的中立报道,另一方面又依靠政府官员来描述和解释那些事件,显然这种新闻最终有可能成为一面并不反映现实的镜子,而是反映政府官员希望公众看到的‘现实’的镜子,但它毕竟照录了某些事实。”[15]
不管记者的“镜子”记录了哪些事实,新闻框架必须是对社会真实的反映,再现客观事实交错存在的结构,让新闻叙事符合生活实际的架构。这是新闻框架元理论唯一正确的内涵。现在流行的新闻框架理论并不是正统理论,依据这种理论建构新闻,不是对新闻的科学报道方式,而是几个世纪以来被正直的新闻工作者坚决反对的新闻造假行为。
背离镜子理论的“新闻建构”,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新闻界普遍存在,甚至被认为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⑤指出:“新闻框架使超出直接经验的世界看上去变得自然,对于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正在发生,什么至关重要,都有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新闻原则。”[16]吉特林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运用高夫曼的框架分析理论透视美国新闻报道的媒介批评家。他提醒人们,在媒体川流不息的新闻中,新闻框架不断用来掩饰社会进程和秩序,民众的愤怒和政治集团的紧张关系也常被掩盖或被转向。他提请人们注意,美国新左派和其他社会运动的思想框架经常被媒体严重扭曲和表面化。
同吉特林持有相同观点、以研究媒体与战争关系著称的媒介批评家丹尼尔·哈林(Daniel C.Hallin),通过新闻框架分析发现了美国媒体掩盖美国入侵越南、制造战争谎言的伎俩。他指出,美国许多电视新闻一直按照冷战框架组织报道,对越南战争的报道导向是,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美国正义与苏联邪恶的较量。美国媒体在前8年中是政府立场的支持者,新闻框架很少把华盛顿的失误列入新闻议程,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也很少出现在新闻中,大多是一闪而过。[17]哈林在《媒体,越战和政治支持:对立媒体论的批判》一文中,通过研究越南战争的电视报道,用大量数据批驳了有人提出的媒体自始至终反对越南战争的论断。他认为,恰恰相反,媒体的新闻框架大都是盛赞越南战争获得节节胜利,支持政府的越战政策。这种新闻框架对现实的建构,是十足的虚构现实。美国亚利桑纳州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在回忆河内的5年半战俘生涯时写道:“当时最想念的不是舒适的生活、可口的饭菜、自由,甚至家人和朋友,我最想念的是信息——未经审查和歪曲的、丰富的信息。”当新闻信息流受阻,等于黑暗降临,人们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焦虑增加,似乎世界变得过于寂静,孤独感会油然而生。[18]后来流行的美国的新闻框架理论,正是为媒体掩盖内幕、歪曲现实制造理论根据。
三、新闻框架的内涵与组构
最后谈谈本文对新闻框架的基本观点。首先,任何新闻都有框架,这不是指新闻文本的结构,也不带有架构的意思。Frame实际是“框限”的含义,即记者依据一个“框子”选择事实、确定意义,但又要符合社会的实际。受众视阅新闻只能从这个框子里看到“一帧”生活画面,受到媒体的框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安排称作框架。我们在网上查阅新闻框架的英文解释,多有一个画框(或镜框)的插图标注在旁边,正在于提示使用Frame这一词汇的本意。严格说,新闻框架不应按照某种模子或事先预想的报道宗旨来确定,而是媒体运用反映生活的镜子发现新闻事实,按照面对事实的内在意义组构框架,把当前重要的事实凸显出来。
然而,记者对许多社会现象预先形成了刻板印象,又有意识形态的约束,当他发现某个事件或事实时,很容易掉进事先框架的老套,按照头脑中固有的模子来反映现实。正确的新闻框架理论就是要指导记者不要按照事先的报道宗旨组构新闻框架,而是考察面对的事实确定报道宗旨,依据当前的事实个性确定新闻框架。在新闻工作中,不存在适用一切新闻的报道宗旨,也不存在适用一切客观事实的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的组构程序与方式具有综合性。第一,要从多种渠道考量和选择事实,找到组构新闻框架的最好原料。广泛接触新闻源,全面考察社会状况,抓取影响公众生活或代表社会发展苗头的事件,将其放在新闻的显要位置,新闻框架才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记者扩大采访空间,把握同类事件涌现的数量,确定它(们)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要选择最重大、影响面最广的事实加以报道,把同类事实与相反事实简略地纳入新闻叙事,呈现社会事实的主次或互动关系。如果仅是个别事件,无论是正面事实还是负面事实,都表明社会出现某种先兆,报道其发生的背景、环境和条件,在社会整体结构中揭示某种趋势的出现。
记者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不仅从权威人士那里获取事实,而且要重视来自地位卑微群体的信息。正如阿兰·贝尔(Bell,A.)所说:“新闻工作者也许喜欢说信源随处可见,但实际上他们选择信息的范围狭窄,很大程度上新闻是权威信源告知的内容,处于劣势地位的信源则往往被忽略。”[19]所有新闻事实都有双重来源,它既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变动的反映;又是组织化的产物,出自新闻机构对它的理解和处理。只有掌握广泛、丰富的社会信息,在不被人们注意的动态中可能发现社会的某种变动,形成正确的报道宗旨和新闻框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